一种油罐用切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4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油罐用切水器,包括切水器本体,切水器本体由顶盖和罐体组成,且顶盖与罐体可拆卸连接,顶盖上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与油罐连通,罐体上连接有出水管,罐体内设置有浮筒,且浮筒与穿过顶盖的拉杆连接,罐体底部连接有排污管,其中罐体上还连接有蒸汽进气管和蒸汽出气管,沿罐体的内壁设置有盘管,且盘管一端与蒸汽进气管连通,盘管另一端与蒸汽出气管连通。通过在罐体上设置蒸汽进气管和蒸汽出气管,并且与设于罐体内的盘管连接,将高热的蒸汽导入罐体内提高从油罐输入至切水器中水油混合物的温度,从而提高其流动性,间接提高水油分离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罐用切水器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是一种油罐用切水器。
技术介绍
切水器是根据石化行业储罐脱水的需要,研制设计的新一代产品,切水器由筒体,进、出水口阀等结构组成。利用不同油品介质与水的密度差产生浮力并采用杠杆原理,依靠浮筒在油水介质中的浮力差,使浮筒上下运动,实现控制排水阀开启和关闭,从而达到自动运行。公开号为CN20653525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切水器,其通过固定栓等结构使得浮球或者浮筒在切水器内不会晃动,由于其未设置加热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原油分为轻质油和重质油,通常原油凝固点以下会大幅度降低原油的流动性,在进行切水分离时由于温度下降也会降低分离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油罐用切水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罐用切水器包括切水器本体,切水器本体由顶盖和罐体组成,且顶盖与罐体可拆卸连接,顶盖上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与油罐连通,罐体上连接有出水管,罐体内设置有浮筒,且浮筒与穿过顶盖的拉杆连接,罐体底部连接有排污管,其中罐体上还连接有蒸汽进气管和蒸汽出气管,沿罐体的内壁设置有盘管,且盘管一端与蒸汽进气管连通,盘管另一端与蒸汽出气管连通。可选的,拉杆位于切水器本体外的一端连接有拉杆手柄。进一步的,罐体上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于罐体下部,且进水管插入罐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腔,密封腔顶部连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上插有与密封腔连通的轨道管,轨道管的开口端朝向浮筒,浮筒顶部连接有回油管,回油管穿过顶盖与油罐连接。可选的,罐体内壁涂覆有疏油层。可选的,浮筒和密封腔的竖直投影位于盘管内。可选的,蒸汽进气管位于蒸汽出气管的上方。进一步的,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通过在罐体上设置蒸汽进气管和蒸汽出气管,并且与设于罐体内的盘管连接,将高热的蒸汽导入罐体内提高从油罐输入至切水器中水油混合物的温度,从而提高其流动性,间接提高水油分离速度。2、解决了现有切水器由于其未设置加热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原油分为轻质油和重质油,通常原油凝固点以下会大幅度降低原油的流动性,在进行切水分离时由于温度下降也会降低分离速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油罐和切水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切水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切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切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三种切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油罐、2为切水器本体、3为进液管、4为第一控制阀、5为支撑座、6为压力计、7为出水管、8为第二控制阀、9为罐体、10为顶盖、11为排污管、12为第三控制阀、13为浮筒、14为盘管、15为蒸汽出气管、16为蒸汽进气管、17为进水管、18为第四控制阀、19为密封腔、20为密封圈、21为轨道管、22为回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油罐用切水器包括切水器本体2,切水器本体2由顶盖10和罐体9组成,且顶盖10与罐体9可拆卸连接,顶盖10上连接有进液管3,进液管3与油罐1连通,罐体9上连接有出水管7,罐体9内设置有浮筒13,且浮筒13与穿过顶盖10的拉杆连接,罐体9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1,其中罐体9上还连接有蒸汽进气管16和蒸汽出气管15,沿罐体9的内壁设置有盘管14,且盘管14一端与蒸汽进气管16连通,盘管14另一端与蒸汽出气管15连通。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罐体上设置蒸汽进气管和蒸汽出气管,并且与设于罐体内的盘管连接,将高热的蒸汽导入罐体内提高从油罐输入至切水器中水油混合物的温度,从而提高其流动性,间接提高水油分离速度。解决了现有切水器由于其未设置加热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原油分为轻质油和重质油,通常原油凝固点以下会大幅度降低原油的流动性,在进行切水分离时由于温度下降也会降低分离速度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提高整个罐体的稳定性,在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座5,为了获取罐体内部压力数据,在顶盖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压力计6,同时在进行进液管输入液体时相应的管道也会开启协同稳定罐体内的压力,并且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依托现有的切水器结构,增加了水蒸汽进气和出气管,为了实现切水器必要的功能其中必然设置有与浮筒连接用于控制控制阀开启的杠杆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方案时针对杠杆控制部分可以参考现有公开的文献自行设计。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因此切水器内的液体会进行分层,从而水可以从位于罐体下部的出水管排出,罐体内的废物则从排污管进行排出。同时,如图5所示,拉杆位于切水器本体2外的一端连接有拉杆手柄。罐体9上连接有进水管17,进水管17位于罐体9下部,且进水管17插入罐体9内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腔19,密封腔19顶部连接有密封圈20,且密封圈20上插有与密封腔19连通的轨道管21,轨道管21的开口端朝向浮筒13,浮筒13顶部连接有回油管22,回油管22穿过顶盖10与油罐1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部分场景中需要将浮筒内积攒的油类物质再次导入油罐中时,通过从进水管中注入水,然后经由密封腔并从轨道管中喷出,由于轨道管的开口端朝向浮筒,将浮筒内积攒的油类物质挤压至回油管中,同时由于在密封腔上设置有密封圈,在进水管未开启时,密封圈能够阻挡罐体内的液体进入密封腔中。本实施例中,罐体9内壁涂覆有疏油层。浮筒13和密封腔19的竖直投影位于盘管14内。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内壁设置疏油层能够有效降低油类物质吸附在罐体内壁的几率。本实施例中,蒸汽进气管16位于蒸汽出气管15的上方。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得蒸汽进入罐体的方向与水油混合液进入罐体的方向一致,同时将浮筒和密封腔的竖直投影设于盘管内,这样盘管内通入的蒸汽能够对浮筒内的油类物质进行加热,从而避免其温度降低带来的流动性降低的问题发生。本实施例中,进液管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出水管7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排污管11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2,进水管17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18。设于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多个控制阀,使得能够对各个管道进行相应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罐用切水器,包括切水器本体(2),所述切水器本体(2)由顶盖(10)和罐体(9)组成,且顶盖(10)与罐体(9)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10)上连接有进液管(3),所述进液管(3)与油罐(1)连通,所述罐体(9)上连接有出水管(7),罐体(9)内设置有浮筒(13),且浮筒(13)与穿过顶盖(10)的拉杆连接,罐体(9)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9)上还连接有蒸汽进气管(16)和蒸汽出气管(15),沿罐体(9)的内壁设置有盘管(14),且盘管(14)一端与蒸汽进气管(16)连通,盘管(14)另一端与蒸汽出气管(1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罐用切水器,包括切水器本体(2),所述切水器本体(2)由顶盖(10)和罐体(9)组成,且顶盖(10)与罐体(9)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10)上连接有进液管(3),所述进液管(3)与油罐(1)连通,所述罐体(9)上连接有出水管(7),罐体(9)内设置有浮筒(13),且浮筒(13)与穿过顶盖(10)的拉杆连接,罐体(9)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9)上还连接有蒸汽进气管(16)和蒸汽出气管(15),沿罐体(9)的内壁设置有盘管(14),且盘管(14)一端与蒸汽进气管(16)连通,盘管(14)另一端与蒸汽出气管(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用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位于切水器本体(2)外的一端连接有拉杆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罐用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9)上连接有进水管(17),所述进水管(17)位于罐体(9)下部,且进水管(17)插入罐体(9)内的一端设置有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泽天石化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