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海滨专利>正文

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737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彩钢复合板岩棉条翻转重组装置,包括输送台、转移输送机组、翻转机构、重组输送机、前挡机构和包夹重组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岩棉彩钢复合板岩棉板裁条重组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步骤衔接不流畅、加工不连续而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也解决了传统的重组岩棉板依赖发泡剂填充粘合存在的抗侧拉强度不高而影响彩钢复合板板材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材加工制造
,具体提出了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防火彩钢复合板是指具有防火功能的由两片彩钢板和位于两片彩钢板之间经过粘接剂(发泡剂)粘合的芯材构成的一种复合板材,根据芯材的不同,具体可分为泡沫彩钢复合板、玻璃纤维棉彩钢复合板、阻燃蜂窝板彩钢复合板以及岩棉彩钢复合板等,其中岩棉彩钢复合板的芯材为岩棉板。岩棉板以玄武石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后,由高速离心设备制成无机纤维,同时均匀混加一定比例的粘合剂烘烤成大板,岩棉为无机材料的非燃烧体,因此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在进行岩棉彩钢复合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岩棉板的加工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岩棉彩钢复合板整体强度和防火性能的重要因素,当完成岩棉大板的压制烘烤成型后,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岩棉大板的岩棉丝是横向的,即为横纹岩棉板,横纹岩棉板的抗拉拔性能差,为了提高岩棉彩钢复合板复合后的抗拉拔力,通常会进一步对加工成型的岩棉大板进行切条翻转重组,即通过切条机将岩棉大板按照彩钢复合板芯材的厚度的标准将分切成若干等宽的岩棉条,并对每个分切后的岩棉条翻转90°,通过翻转使得岩棉丝从原来的横向排列变成竖向排列,在完成翻转后,再将若干根岩棉条对齐重组拼接成新的完整的岩棉板,在该重组的岩棉板两侧板面通常覆盖砂浆水泥布,并通过发泡剂发泡粘合成完整的板体结构;在传统的对于岩棉板的翻转重组加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对岩棉大板进行切条后,需要将切条后的岩棉条进行批量翻转,然后再对岩棉条进行拼接重组,在重组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人工进行纠偏实现岩棉条侧边对齐,另外在整个翻转重组过程中加工步骤的衔接过渡不流畅、不连续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加工制造效率;2)拼接重组的岩棉板的岩棉条之间拼接的紧密度不高,基本依赖发泡剂进行填充粘合,因此整个重组后的岩棉板的抗侧拉强度不高,最终将影响到生产的彩钢复合板的强度。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彩钢复合板岩棉条翻转重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岩棉纤维压制加工成横纹结构的初制岩棉板,并按照所需长度进一步裁切成相应长度的初制岩棉板;S2、根据所需加工成型的彩钢复合板的岩棉芯材厚度,将步骤S1中压制而成的初制岩棉板裁切成宽度与该厚度相等的岩棉条,并通过彩钢复合板岩棉条翻转重组装置自动将裁切后的岩棉条翻转90°,并对若干个翻转后的岩棉条进行对齐胶合固定;S3、在通过步骤S2胶合固定后的岩棉板的两侧板面上覆盖砂浆水泥布,并在砂浆水泥布与岩棉板板面之间喷涂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随后通过发泡定型加工成重组岩棉板;S4、将重组岩棉板放置在下彩钢卷料和上彩钢卷料之间,在加工成型后的下彩钢卷料复合成型面上均匀喷涂粘接胶,在加工成型后的上彩钢卷料的复合成型面上均匀喷涂粘接胶,随后完成涂胶后的上彩钢卷料、下彩钢卷料和重组岩棉板压紧复合成彩钢复合板;S5、根据所需的防火彩钢复合板的长度尺寸对步骤S4复合成型的大块彩钢复合板进行裁切,从而获得相应尺寸的防火彩钢复合板;采用上述步骤S1-S5的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进行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彩钢复合板岩棉条翻转重组装置,包括输送台、转移输送机组、翻转机构、重组输送机、前挡机构和包夹重组机构;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台面区和空框区;所述转移输送机组设置在所述台面区,所述翻转机构和所述重组输送机均设置在所述空框区,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转移输送机组和所述重组输送机之间,所述前挡机构设置在所述空框区,所述前挡机构和所述翻转机构分布在所述重组输送机输送方向的两侧位置;所述空框区设置有两个所述包夹重组机构,两个所述包夹重组机构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重组输送机的两侧,且镜像对称方向垂直于所述重组输送机的输送方向;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空框区用于将岩棉条从所述转移输送机组向所述重组输送机翻转输送的翻转架和装配在所述翻转架上用于对岩棉条涂刷粘接胶的涂胶机构;所述翻转架的转轴方向垂直于所述重组输送机的输送方向。优选的,所述翻转架包括正方形框体结构的方框架,在所述方框架的每个矩形面上均垂直设置有翻转托板,所述翻转托板与所在矩形面上沿所述方框架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边线齐平设置,四个所述翻转托板围绕所述方框架的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当所述方框架旋转至其中两个矩形面呈竖直状态时,其中一个靠近所述台面区的矩形面上的所述翻转托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台面区的台面齐平,另一个远离所述台面区的矩形面上的所述翻转托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重组输送机的输送面齐平;所述方框架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旋转端头,所述翻转架通过两个所述旋转端头转动设置在所述空框区。优选的,所述涂胶机构包括进胶管、驱动电机和四个涂胶辊;所述方框架的四个矩形面上均设置有长矩形状的避位孔,所述避位孔的长边沿所述方框架的转动中心轴方向设置;所述进胶管从所述方框架旋转中心轴处贯穿设置,所述进胶管固定在两个所述旋转端头之间,且所述进胶管的注胶口一端穿过该端的所述旋转端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旋转端头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四个所述涂胶辊均位于所述方框架内且均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旋转端头之间,四个所述涂胶辊一一对应设置在四个所述避位孔处,所述涂胶辊从所在位置的所述避位孔处露出;所述涂胶辊轴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优选的,所述包夹重组机构包括导向架、胶合夹紧气缸、一号行程架、对齐气缸、二号行程架、下压气缸和重组角框;所述导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空框区的外侧壁上,所述一号行程架沿所述重组输送机的输送方向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架上,所述胶合夹紧气缸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架的侧壁上,且所述胶合夹紧气缸的输出方向沿所述重组输送机的输送方向,所述一号行程架外侧壁上至少装配有一个所述对齐气缸,所述对齐气缸的输出方向沿水平方向且垂直于所述一号行程架的滑动方向,所述二号行程架安装在至少一个的所述对齐气缸的输出端,所述二号行程架的顶端竖直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下压气缸;所述重组角框位于所述重组输送机的上方,所述重组角框包括靠近所述翻转机构的胶合夹紧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胶合夹紧板顶端的下压板和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压板底端面的对齐侧夹板,所述胶合夹紧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重组输送机的输送方向,所述下压板的长边方向沿所述重组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下压板的顶端与至少一个的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对齐侧夹板的长边方向与所述下压板的长边同向且长度相等,所述对齐侧夹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胶合夹紧板上靠近所述空框区侧壁的竖直侧壁上。优选的,所述前挡机构包括驱动气缸、齿条和翻转挡板;所述空框区在位于所述重组输送机两侧的前侧壁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利用岩棉纤维压制加工成横纹结构的初制岩棉板,并按照所需长度进一步裁切成相应长度的初制岩棉板;/nS2、根据所需加工成型的彩钢复合板的岩棉芯材厚度,将步骤S1中压制而成的初制岩棉板裁切成宽度与该厚度相等的岩棉条,并通过彩钢复合板岩棉条翻转重组装置自动将裁切后的岩棉条翻转90°,并对若干个翻转后的岩棉条进行对齐胶合固定;/nS3、在通过步骤S2胶合固定后的岩棉板的两侧板面上覆盖砂浆水泥布,并在砂浆水泥布与岩棉板板面之间喷涂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随后通过发泡定型加工成重组岩棉板;/nS4、将重组岩棉板放置在下彩钢卷料和上彩钢卷料之间,在加工成型后的下彩钢卷料复合成型面上均匀喷涂粘接胶,在加工成型后的上彩钢卷料的复合成型面上均匀喷涂粘接胶,随后完成涂胶后的上彩钢卷料、下彩钢卷料和重组岩棉板压紧复合成彩钢复合板;/nS5、根据所需的防火彩钢复合板的长度尺寸对步骤S4复合成型的大块彩钢复合板进行裁切,从而获得相应尺寸的防火彩钢复合板;/n采用上述步骤S1-S5的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进行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彩钢复合板岩棉条翻转重组装置,包括输送台(1)、转移输送机组(2)、翻转机构(3)、重组输送机(4)、前挡机构(5)和包夹重组机构(6);所述输送台(1)上设置有台面区(11)和空框区(12);所述转移输送机组(2)设置在所述台面区(11),所述翻转机构(3)和所述重组输送机(4)均设置在所述空框区(12),所述翻转机构(3)位于所述转移输送机组(2)和所述重组输送机(4)之间,所述前挡机构(5)设置在所述空框区(12),所述前挡机构(5)和所述翻转机构(3)分布在所述重组输送机(4)输送方向的两侧位置;所述空框区(12)设置有两个所述包夹重组机构(6),两个所述包夹重组机构(6)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重组输送机(4)的两侧,且镜像对称方向垂直于所述重组输送机(4)的输送方向;/n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空框区(12)用于将岩棉条从所述转移输送机组(2)向所述重组输送机(4)翻转输送的翻转架(31)和装配在所述翻转架(31)上用于对岩棉条涂刷粘接胶的涂胶机构(32);所述翻转架(31)的转轴方向垂直于所述重组输送机(4)的输送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岩棉纤维压制加工成横纹结构的初制岩棉板,并按照所需长度进一步裁切成相应长度的初制岩棉板;
S2、根据所需加工成型的彩钢复合板的岩棉芯材厚度,将步骤S1中压制而成的初制岩棉板裁切成宽度与该厚度相等的岩棉条,并通过彩钢复合板岩棉条翻转重组装置自动将裁切后的岩棉条翻转90°,并对若干个翻转后的岩棉条进行对齐胶合固定;
S3、在通过步骤S2胶合固定后的岩棉板的两侧板面上覆盖砂浆水泥布,并在砂浆水泥布与岩棉板板面之间喷涂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随后通过发泡定型加工成重组岩棉板;
S4、将重组岩棉板放置在下彩钢卷料和上彩钢卷料之间,在加工成型后的下彩钢卷料复合成型面上均匀喷涂粘接胶,在加工成型后的上彩钢卷料的复合成型面上均匀喷涂粘接胶,随后完成涂胶后的上彩钢卷料、下彩钢卷料和重组岩棉板压紧复合成彩钢复合板;
S5、根据所需的防火彩钢复合板的长度尺寸对步骤S4复合成型的大块彩钢复合板进行裁切,从而获得相应尺寸的防火彩钢复合板;
采用上述步骤S1-S5的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进行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彩钢复合板岩棉条翻转重组装置,包括输送台(1)、转移输送机组(2)、翻转机构(3)、重组输送机(4)、前挡机构(5)和包夹重组机构(6);所述输送台(1)上设置有台面区(11)和空框区(12);所述转移输送机组(2)设置在所述台面区(11),所述翻转机构(3)和所述重组输送机(4)均设置在所述空框区(12),所述翻转机构(3)位于所述转移输送机组(2)和所述重组输送机(4)之间,所述前挡机构(5)设置在所述空框区(12),所述前挡机构(5)和所述翻转机构(3)分布在所述重组输送机(4)输送方向的两侧位置;所述空框区(12)设置有两个所述包夹重组机构(6),两个所述包夹重组机构(6)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重组输送机(4)的两侧,且镜像对称方向垂直于所述重组输送机(4)的输送方向;
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空框区(12)用于将岩棉条从所述转移输送机组(2)向所述重组输送机(4)翻转输送的翻转架(31)和装配在所述翻转架(31)上用于对岩棉条涂刷粘接胶的涂胶机构(32);所述翻转架(31)的转轴方向垂直于所述重组输送机(4)的输送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31)包括正方形框体结构的方框架(311),在所述方框架(311)的每个矩形面上均垂直设置有翻转托板(312),所述翻转托板(312)与所在矩形面上沿所述方框架(311)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边线齐平设置,四个所述翻转托板(312)围绕所述方框架(311)的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当所述方框架(311)旋转至其中两个矩形面呈竖直状态时,其中一个靠近所述台面区(11)的矩形面上的所述翻转托板(312)的上端面与所述台面区(11)的台面齐平,另一个远离所述台面区(11)的矩形面上的所述翻转托板(312)的上端面与所述重组输送机(4)的输送面齐平;所述方框架(31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旋转端头(313),所述翻转架(31)通过两个所述旋转端头(313)转动设置在所述空框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火彩钢复合板制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构(32)包括进胶管(321)、驱动电机(322)和四个涂胶辊(323);所述方框架(311)的四个矩形面上均设置有长矩形状的避位孔(3111),所述避位孔(3111)的长边沿所述方框架(311)的转动中心轴方向设置;所述进胶管(321)从所述方框架(311)旋转中心轴处贯穿设置,所述进胶管(321)固定在两个所述旋转端头(313)之间,且所述进胶管(321)的注胶口一端穿过该端的所述旋转端头(313),所述驱动电机(322)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旋转端头(313)内,所述驱动电机(32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3221),四个所述涂胶辊(323)均位于所述方框架(311)内且均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旋转端头(313)之间,四个所述涂胶辊(323)一一对应设置在四个所述避位孔(3111)处,所述涂胶辊(323)从所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朱海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