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02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包括箱体、与箱体顶部固定的加料斗、安装于箱体内的研磨组件以及与箱体侧壁靠近箱体底部的位置固定并连通的出料管,研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箱体底壁上的转动杆、固定套设于转动杆上的转动齿以及安装于箱体内并与转动齿配合的定齿,定齿底部设有下料开口,箱体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定齿与转动齿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以及用于驱使转动杆转动的下驱动组件。本方案中,需要得到不同细度的产品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调节组件即可对调节定齿与转动齿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直至加工所得的产品细度稳定且满足生产需求时,停止对定齿与转动齿之间距离的调节工作,有利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细度需求加工相应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
本专利技术涉及奶制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
技术介绍
胶体磨具有设计紧凑、密封良好、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装修简单、经久耐用、适应范围广、生产效益高等特点,广泛用于研磨设备、均质设备、剪切设备、乳化设备、分散设备、混合设备、搅拌设备等机器中。胶体磨也是奶制品加工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由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转齿与相配的定齿作相对的高速旋转,其中一个高速旋转,另一个静止,被加工物料通过本身的重量或外部压力加压产生向下的螺旋冲击力,透过定、转齿之间的间隙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频振动、高速旋涡等物理作用,使物料被有效地乳化、分散、均质和粉碎,达到物料超细粉碎及乳化的效果。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446427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胶体磨磨齿,包括第一定齿、转动齿,第一定齿的外侧面套设有圆柱形的壳体,第一定齿的内表面套设有呈管状的转动齿,转动齿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固定座,且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密封盖,第二固定座下表面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下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盖,且转动杆贯穿密封盖的一端延伸至密封盖下表面的下方,第二固定座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下料口,且下料口的内侧面与第二固定座的外环面之间均匀设有四个下料管,且壳体下端的一侧开设有排料口,且排料口处设有排料嘴。但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不同产品的细度要求不同,上述胶体磨安装完成后,第一定齿与转动齿之间的距离难以调节,不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需求加工相应的产品。r>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定齿与转动齿之间的距离难以调节的问题,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需求加工相应的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包括箱体、与箱体顶部固定并连通的加料斗、安装于箱体内的研磨组件以及与箱体侧壁靠近箱体底部的位置固定并连通的出料管,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箱体底壁上的转动杆、固定套设于转动杆上的转动齿以及安装于箱体内并与转动齿配合的定齿,所述定齿底部设有下料开口,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定齿与转动齿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以及用于驱使转动杆转动的下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胶体磨加工奶制品时,工作人员只需由加料斗向箱体内添加原料,并通过下驱动组件驱使转动杆转动,当原料流动至定齿与转动齿之间时,定齿与转动齿配合并对原料进行研磨加工,加工完成后的产品从箱体底部的出料管排出。需要得到不同细度的产品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调节组件即可对调节定齿与转动齿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直至加工所得的产品细度稳定且满足生产需求时,停止对定齿与转动齿之间距离的调节工作,有利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细度需求加工相应的产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箱体顶部并与箱体转动连接的螺纹杆、与箱体内顶壁固定的导向杆、共同安装于螺纹杆与导向杆上的活动环以及与活动环底面固定的连接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活动环并与活动环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贯穿活动环并与活动环滑移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与定齿顶部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调节组件对定齿与转动齿之间距离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螺纹杆,由于螺纹杆与活动环螺纹连接,导向杆与活动环滑移连接,以此使得活动环沿竖直方向升降,在连接杆的连接作用下,定齿得以升降,从而使得定齿与转动齿之间的距离得以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与螺纹杆上共同安装有用于驱使螺纹杆转动的上驱动组件,所述上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箱体顶部的转动轴、与转动轴上端固定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上表面固定的固定轴以及与螺纹杆上端固定并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的难度,工作人员只需握住固定轴并使得主动齿轮绕转动轴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转动,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活动环以及定齿的高度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上端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固定轴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从动齿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安装缺口两侧的侧壁均转动连接的L形定位杆以及套设于固定轴上并与固定轴转动连接的套管,所述L形定位杆两侧的侧面均与套管内壁贴合,所述套管侧壁上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宽度与安装缺口的宽度相等,所述从动齿轮上表面开设有与L形定位杆卡接配合的环形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齿与转动齿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为增强定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只需转动套管,使得套管上的豁口与固定轴上的安装缺口对应,此时,工作人员需将L形定位杆转动90度,直至L形定位杆与从动齿轮上的环形凹槽卡接配合,随后,工作人员需转动套管,使得豁口与安装缺口错位,L形定位杆对从动齿轮起到了良好的定位作用,增强了螺纹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活动环和定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利于奶制品加工工作的进行,并提高了奶制品细度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齿靠近转动杆轴线一侧的表面开设有外阶梯槽,所述转动齿远离转动杆轴线一侧的表面开设有内阶梯槽,所述内阶梯槽与外阶梯槽配合,且所述外阶梯槽的高度自上而下递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阶梯槽与外阶梯槽配合,且外阶梯槽的高度自上而下递减,以此使得原料下流的速度得以降低,延长了原料与转动齿以及定齿表面的接触时长,有利于转动齿与定齿配合并充分研磨原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齿顶部为倾斜面,所述定齿顶部倾斜面的高度自箱体内壁朝向转动轴一侧递减,所述转动齿顶部为向上突起的锥形曲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原料滞留于定齿顶部与转动齿顶部的概率,有利于原料顺利进入定齿与转动齿之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壁与定齿底部下料开口对应的位置上固定有摄像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由下料开口流出的物料情况,当下料速度几乎为零时,判断为原料堵塞,此时,工作人员可及时通过调节组件对定齿与转动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原料堵塞得以疏通,有利于工作人员继续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齿底面为向下凸起的锥形曲面,所述箱体内壁固定有透明保护罩,所述摄像头位于透明保护罩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后的原料易从下料开口直接落入箱体底部,降低了定齿底面粘结较多物料的概率,减小了工作人员清理的难度。透明保护罩对摄像头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物料遮挡摄像头的概率,有利于工作人员知晓下料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下端与导向杆下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积大于螺纹杆的横截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对活动环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活动环从螺纹杆下端滑脱的概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上固定有出料电磁阀,所述出料电磁阀与箱体之间的出料管上安装有检测再加工组件,所述检测再加工组件包括与出料管固定并连通的检测管、固定于检测管上的检测电磁阀、与出料管固定并连通的回流管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包括箱体(2)、与箱体(2)顶部固定并连通的加料斗(21)、安装于箱体(2)内的研磨组件(3)以及与箱体(2)侧壁靠近箱体(2)底部的位置固定并连通的出料管(22),其特征是: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转动安装于箱体(2)底壁上的转动杆(31)、固定套设于转动杆(31)上的转动齿(32)以及安装于箱体(2)内并与转动齿(32)配合的定齿(33),所述定齿(33)底部设有下料开口(331),所述箱体(2)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定齿(33)与转动齿(32)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4)以及用于驱使转动杆(31)转动的下驱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包括箱体(2)、与箱体(2)顶部固定并连通的加料斗(21)、安装于箱体(2)内的研磨组件(3)以及与箱体(2)侧壁靠近箱体(2)底部的位置固定并连通的出料管(22),其特征是: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转动安装于箱体(2)底壁上的转动杆(31)、固定套设于转动杆(31)上的转动齿(32)以及安装于箱体(2)内并与转动齿(32)配合的定齿(33),所述定齿(33)底部设有下料开口(331),所述箱体(2)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定齿(33)与转动齿(32)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4)以及用于驱使转动杆(31)转动的下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其特征是: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贯穿设置于箱体(2)顶部并与箱体(2)转动连接的螺纹杆(41)、与箱体(2)内顶壁固定的导向杆(42)、共同安装于螺纹杆(41)与导向杆(42)上的活动环(43)以及与活动环(43)底面固定的连接杆(44),所述螺纹杆(41)贯穿活动环(43)并与活动环(43)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42)贯穿活动环(43)并与活动环(43)滑移连接,所述连接杆(44)下端与定齿(33)顶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其特征是:所述箱体(2)与螺纹杆(41)上共同安装有用于驱使螺纹杆(41)转动的上驱动组件(6),所述上驱动组件(6)包括转动安装于箱体(2)顶部的转动轴(61)、与转动轴(61)上端固定的主动齿轮(62)、与主动齿轮(62)上表面固定的固定轴(63)以及与螺纹杆(41)上端固定并与主动齿轮(62)啮合的从动齿轮(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轴(63)上端开设有安装缺口(631),所述固定轴(63)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从动齿轮(64)的定位组件(10),所述定位组件(10)包括与安装缺口(631)两侧的侧壁均转动连接的L形定位杆(101)以及套设于固定轴(63)上并与固定轴(63)转动连接的套管(102),所述L形定位杆(101)两侧的侧面均与套管(10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亚奥特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