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2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特点是上衣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上防护内衬以提高上衣的阻燃和对毒气的防护性能,上衣的中部设置有拉链,上衣的上端设置有衣领,上衣的两侧分别通过肩接套密封连接有衣袖,衣袖的下端袖口处固定连接有袖锁口,上衣可通过袖锁口与阻燃手套密封连接,下裤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下防护内衬以提高下裤的阻燃性以及对毒气的防护,下裤的膝盖处设置有护膝,下裤的下端裤口处固定连接有裤锁口,下裤通过裤锁口与阻燃靴密封连接。本案整体质量轻,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阻燃性与吸水性,通过肩接套使得肩关节处死角密封,提高了原防化服的抗拉伸性,防止防化服拉伸损坏,提高安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化服,具体涉及一种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属于防化设备

技术介绍
防化服是消防员进入储存有腐蚀性物品或化学危险品的火灾事故现场的必备用具,在有毒、有害气体或事故现场也同样适用,也是为了寻找火源或事故点,快速抢救遇难人员,进行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时必须穿着的防护服装。防化服能够避免消防员直接接触酸碱等危险化学物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在消防员穿着后进入火灾、有毒、有害气体的事故现场中,由于现有的各类防化服的拉伸度与密封度不高,在消防员进行大幅度动作时容易造成防护服肩接处的损坏,因此无法与外界完全隔离,从而给防化服穿着人员带来危险。所以,有必要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传统防化服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用以提高穿着密封性,同时对防化服易破损处的肩关节进行死角密封,提高防化服使用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包括上衣与下裤,所述上衣通过衔接腰带与所述下裤上设置的裤腰相连接,其特点是:所述上衣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上防护内衬,所述上衣的中部设置有拉链,所述上衣的上端设置有衣领,所述上衣的两侧分别通过肩接套密封连接有衣袖,所述衣袖的下端袖口处固定连接有袖锁口,所述下裤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下防护内衬,所述下裤的膝盖处设置有护膝,所述下裤的下端裤口处固定连接有裤锁口。进一步地,上述的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其中:所述上衣与下裤均由防静电层、压敏胶条、阻燃层及干燥内层复合塑成,所述防静电层通过压敏胶条粘合于阻燃层上,所述阻燃层通过压敏胶条粘合于干燥内层上,所述防静电层、阻燃层及干燥内层的边缘处再通过密封编织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的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其中:所述肩接套由抗磨层、抗拉伸层、编织层及防水隔热层双层复合塑成,一层所述抗磨层粘合于抗拉伸层上,一层所述抗拉伸层通过编织层连接于防水隔热层的一侧,所述防水隔热层的另一侧通过编织层与另一层抗拉伸层相连接,另一层所述抗拉伸层粘合有另一层抗磨层。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其中:所述上防护内衬的中部设置有背护板。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其中:所述下防护内衬的内侧压合有双层边。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其中:在所述上衣的外表面设置有温度表盘。如此,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首先拉开拉链,使得使用者通过拉链的开口穿戴防化服的上衣,在穿戴上衣后,再将下裤穿戴好后,通过衔接腰带将上衣与下裤腰部密封连接,通过肩接套将上衣与衣袖密封连接,由于肩接套安装于上衣的肩关节处,对此关节处进行死角密封。在使用者大幅度运动时,可有效提高防化服的抗拉伸性,防止防化服衣料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后,整体防化服质量轻,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阻燃性与吸水性,通过肩接套使得肩关节处的死角密封,提高了原衣料的抗拉伸性,能够防止防化服拉伸损坏,提高使用安全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衣、下裤的防护内衬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肩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上衣,2-拉链,3-温度表盘,4-衣领,5-衣袖,6-肩接套,61-抗磨层,62-抗拉伸层,63-编织层,64-防水隔热层,7-袖锁口,8-衔接腰带,9-下裤,10-裤腰,11-护膝,12-裤锁口,13-上防护内衬,14-背护板,15-下防护内衬,16-双层边,17-防静电层,18-压敏胶条,19-阻燃层,20-干燥内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其中涉及到的上衣1、拉链2、温度表盘3、衣领4、衣袖5、下裤9、裤腰10、护膝11等部件,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普遍认知的常用者,本案对其并无特殊要求。如图1所示,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包括表层经防化处理的上衣1与下裤9,上衣1通过衔接腰带8与下裤9上设置的裤腰10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上衣1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上防护内衬13,通过下防护内衬15可提高上衣1的阻燃、毒气的防护度,上衣1的中部设置有拉链2,上衣1的上端设置有衣领4,上衣1的两侧分别通过肩接套6密封连接有衣袖5,衣袖5的下端袖口处固定连接有袖锁口7,上衣1可通过袖锁口7与阻燃手套密封连接,下裤9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下防护内衬15,通过下防护内衬15可提高下裤9的阻燃、毒气的防护度,下裤9的膝盖处设置有护膝11,下裤9的下端裤口处固定连接有裤锁口12,下裤9可通过裤锁口12与阻燃靴密封连接。如图3所示,优选地,以上结构当中:上衣1与下裤9均由防静电层17、压敏胶条18、阻燃层19及干燥内层20复合塑成,防静电层17通过压敏胶条18粘合于阻燃层19上,阻燃层19通过压敏胶条18粘合于干燥内层20上,防静电层17、阻燃层19及干燥内层20的边缘处再通过密封编织连接,上衣1与下裤9的塑成结构不仅质量轻便,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阻燃性与吸水性,利用其良好的吸水性能够及时吸附汗水,提高防化服的穿着舒适度。如图4所示,优选地,以上结构当中:肩接套6由抗磨层61、抗拉伸层62、编织层63及防水隔热层64双层复合塑成,一层抗磨层61粘合于抗拉伸层62上,一层抗拉伸层62通过编织层63连接于防水隔热层64的一侧,防水隔热层64的另一侧通过编织层63与另一层抗拉伸层62相连接,另一层抗拉伸层62粘合有另一层抗磨层61,由耐磨与抗拉伸双层面料结构形成的肩接套6,有助于肩袖处的死角密封,提高抗拉伸性能,有效防止衣料损坏,避免给防化服穿着人员带来危险。更具体地,上防护内衬13的中部设置有背护板14,能够增加上衣1背部的厚度,有效保护背部不受伤害;下防护内衬15的内侧压合有双层边16,能够有效对下防护内衬15与下裤9的内侧封边,增强下裤9的牢固度;上衣1的外表面设置有温度表盘3,通过温度表盘3可实时监测温度,以便在救援过程中能够及时采用相对应的应急措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当中,设置肩接套6是技术关键,图4当中重点展示的是肩接套6的具体复合结构涉及的相关材质,对于上衣1与下裤9,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进行常规制得即可,本案对其服饰选择及穿着使用等方面并无特殊要求。当然,防化服还须和防毒面具、阻燃靴、阻燃手套及救援器械等一同佩戴使用,因其与本案专利技术点关系不大,故一并略过。如此,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首先拉开拉链2,使得使用者通过拉链2的开口穿戴防化服的上衣1,在穿戴上衣1后,再将下裤9穿戴好后,通过衔接腰带8将上衣1与下裤9腰部密封连接,通过肩接套6将上衣1与衣袖5密封连接,由于肩接套6安装于上衣1的肩关节处,对此关节处进行死角密封。在使用者大幅度运动时,可有效提高防化服的抗拉伸性,防止防化服衣料的损坏。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包括表层经防化处理的上衣(1)与下裤(9),所述上衣(1)通过衔接腰带(8)与所述下裤(9)上设置的裤腰(1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1)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上防护内衬(13),所述上衣(1)的中部设置有拉链(2),所述上衣(1)的上端设置有衣领(4),所述上衣(1)的两侧分别通过肩接套(6)密封连接有衣袖(5),所述衣袖(5)的下端袖口处固定连接有袖锁口(7),所述下裤(9)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下防护内衬(15),所述下裤(9)的膝盖处设置有护膝(11),所述下裤(9)的下端裤口处固定连接有裤锁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包括表层经防化处理的上衣(1)与下裤(9),所述上衣(1)通过衔接腰带(8)与所述下裤(9)上设置的裤腰(1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1)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上防护内衬(13),所述上衣(1)的中部设置有拉链(2),所述上衣(1)的上端设置有衣领(4),所述上衣(1)的两侧分别通过肩接套(6)密封连接有衣袖(5),所述衣袖(5)的下端袖口处固定连接有袖锁口(7),所述下裤(9)的内层编织连接有下防护内衬(15),所述下裤(9)的膝盖处设置有护膝(11),所述下裤(9)的下端裤口处固定连接有裤锁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死角密封的轻质防化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1)与下裤(9)均由防静电层(17)、压敏胶条(18)、阻燃层(19)及干燥内层(20)复合塑成,所述防静电层(17)通过压敏胶条(18)粘合于阻燃层(19)上,所述阻燃层(19)通过压敏胶条(18)粘合于干燥内层(20)上,所述防静电层(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远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祥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