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3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该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包括前衣部与后衣部,前衣部与后衣部组合形成救生衣主体,救生衣主力的两侧形成肩部伸出口,下端形成腰臀口,腰臀口的端面连接有绑腿带,前衣部的内部设有充气组件,前衣部的表面设有拉环,救生衣的肩部设有浮起组件,浮起组件包括膨胀囊与连接部,膨胀囊位于后衣部内部,膨胀囊与充气组件相连,连接部设于前衣部内部,连接部包括连接囊与固定套,连接囊与膨胀囊相连通,固定套套设于连接囊外部,固定套的内壁设有阻隔齿,连接囊包括恒定部与膨胀部,膨胀部的表面设有硬块;该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并不存在用于固定的卡扣部分,穿着时方便快捷,提高落水人员的救援效率。人员的救援效率。人员的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上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

技术介绍

[0002]救生衣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一般使用年限为5

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一般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软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其中,充气式救生衣分自动充气式或被动充气式,其中气胀式救生衣极为自动充气式救生衣的一种,充气救生衣是通过用力拉动充气装置上的拉绳,使拉杆转至不小于90度,刺针刺破高压储气钢瓶中的膜片,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冲入气囊,气体膨胀后产生浮力,从而达到救生的目的。充气救生衣主要由密封充气式背心气囊、微型高压气瓶和快速充气阀等组成,在有掉入水中可能性的工作中经常使用;现有的救生衣在进行穿戴时,常通过卡扣固定在人体,但是人员在落水时,会出现慌乱现象,在水中容易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此时落水人员不一定能够轻易的解开卡扣,进而落水人员并不能及时的将救生衣穿上,耽误救援时间,换句话说,用于将救生衣固定在人体的卡扣,有时候也对及时救援产生了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包括前衣部与后衣部,前衣部由两块独立的双层布料构成,前衣部与后衣部组合形成救生衣主体,救生衣主力的两侧形成肩部伸出口,下端形成腰臀口,腰臀口的端面连接有绑腿带,前衣部的内部设有充气组件,前衣部的表面设有拉环,拉环与充气组件连接,控制充气组件工作,救生衣的肩部设有浮起组件,浮起组件包括膨胀囊与连接部,膨胀囊位于后衣部内部,膨胀囊与充气组件相连,连接部设于前衣部内部,连接部包括连接囊与固定套,连接囊与膨胀囊相连通,固定套套设于连接囊外部,固定套的内壁设有阻隔齿,连接囊包括恒定部与膨胀部,膨胀部的表面设有硬块,连接囊充气,膨胀部膨胀,带动硬块朝外侧移动,阻隔齿挡住硬块,连接囊无法与固定套脱离,后衣部将前衣部钩住。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绑腿带与腰臀口可拆卸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充气组件包括高压储气瓶,高压储气瓶的瓶口处设有开关部,开关部与拉环相连,开关部的另一端通过导气管与膨胀囊相连。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膨胀囊部分区域穿过布料,位于肩部表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固定套沿着肩部的倾斜方向设置有多个,阻隔齿也设有多个,多个阻隔齿沿着固定套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硬块包括等多个相互铰接的硬制条,硬制条的一
端固定于膨胀部的表面,硬制条的另一侧与恒定部的表面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前衣部与后衣部的布料边缘均设有充气套管,充气套管均与导气管相互连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前衣部与后衣部的其余空置区域均设有浮力材料。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前衣部内部的浮力材料为固定浮起块,后衣部内部的浮力材料为气囊件,气囊件与导气管相连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前衣部与后衣部均为防穿刺布料制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浮起组件,当高压储气瓶往膨胀囊内部充气时,气体通过膨胀囊进入至连接囊内部,连接囊表面的膨胀部充气膨胀,充气的膨胀部鼓起插入至多个阻隔齿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膨胀部膨胀过程中,会带动硬制条在恒定部的表面滑动,当膨胀部膨胀至最大时,膨胀部靠近膨胀囊的一侧表面均覆盖有硬制条,进而阻隔齿将硬制条卡住,避免了连接囊与固定套的分离,即当高压储气瓶开充气之后,前衣部与后衣部之间会形成卡住状态,前衣部与后衣部之间无法分离,其中,因固定套沿着肩部的倾斜方向设置有多个,前衣部的整个肩部都与后衣部之间连接,使得前衣部无法被拉开,整个救生衣主体套在人体的颈部,辅助人体从水浮起,通过将肩部卡住,使得落水人员在穿着救生衣时,并不需要通过卡扣将救生衣的前部卡出,提高了落水人员的穿着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衣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浮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充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A处放大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囊与固定套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前衣部;2、后衣部;3、浮力材料;4、拉环;5、肩部伸出口;6、充气套管;7、浮起组件;71、膨胀囊;72、连接部;73、连接囊;731、恒定部;732、膨胀部;74、固定套;75、阻隔齿;76、硬块;761、硬制条;8、绑腿带;9、充气组件;91、高压储气瓶;92、开关部;93、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包括前衣部1与后衣部2,前衣部1由两块独立的双层布料构成,前衣部1与后衣部2组合形成救生衣主体,救生衣主力的两侧形成肩部伸出口5,下端形成腰臀口,腰臀口的端面连接有绑腿带8,前衣部1的内部设有充
气组件9,前衣部1的表面设有拉环4,拉环4与充气组件9连接,控制充气组件9工作,救生衣的肩部设有浮起组件7,浮起组件7包括膨胀囊71与连接部72,膨胀囊71位于后衣部2内部,膨胀囊71与充气组件9相连,连接部72设于前衣部1内部,连接部72包括连接囊73与固定套74,连接囊73与膨胀囊71相连通,固定套74套设于连接囊73外部,固定套74的内壁设有阻隔齿75,连接囊73包括恒定部731与膨胀部732,膨胀部732的表面设有硬块76,连接囊73充气,膨胀部732膨胀,带动硬块76朝外侧移动,阻隔齿75挡住硬块76,连接囊73无法与固定套74脱离,后衣部2将前衣部1钩住。
[0028]绑腿带8与腰臀口可拆卸连接。
[0029]其中,水面之上的人员在穿着该救生衣时,通过绑腿带8将救生衣本体绑在使用人员的腿部,能够很好的避免救生衣与人体脱离,当需要将救生衣扔给落水仍愿时,将绑腿带8拆除,直接抛给落水人员,更加方便落水人员进行救生衣的穿着。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绑腿带8与腰臀口之间通过卡扣或者拉链连接。
[0031]充气组件9包括高压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衣部(1)与后衣部(2),所述前衣部(1)由两块独立的双层布料构成,所述前衣部(1)与后衣部(2)组合形成救生衣主体,救生衣主力的两侧形成肩部伸出口(5),下端形成腰臀口,所述腰臀口的端面连接有绑腿带(8),所述前衣部(1)的内部设有充气组件(9),所述前衣部(1)的表面设有拉环(4),所述拉环(4)与充气组件(9)连接,控制充气组件(9)工作,所述救生衣的肩部设有浮起组件(7),所述浮起组件(7)包括膨胀囊(71)与连接部(72),所述膨胀囊(71)位于后衣部(2)内部,所述膨胀囊(71)与充气组件(9)相连,所述连接部(72)设于前衣部(1)内部,所述连接部(72)包括连接囊(73)与固定套(74),所述连接囊(73)与膨胀囊(71)相连通,所述固定套(74)套设于连接囊(73)外部,所述固定套(74)的内壁设有阻隔齿(75),所述连接囊(73)包括恒定部(731)与膨胀部(732),所述膨胀部(732)的表面设有硬块(76),所述连接囊(73)充气,膨胀部(732)膨胀,带动硬块(76)朝外侧移动,阻隔齿(75)挡住硬块(76),连接囊(73)无法与固定套(74)脱离,后衣部(2)将前衣部(1)钩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绑腿带(8)与腰臀口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穿戴的气胀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9)包括高压储气瓶(91),所述高压储气瓶(91)的瓶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远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祥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