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56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包括机架、箱体、行走轮、二级减速齿轮箱、牵引架、支撑架、链条张紧轮支架、拨秆装置、拔秆装置、压紧装置、角度调节挡板、传动系统,拨秆装置包括拨禾杆、齿形皮带、皮带轮和角度调节挡板,拔秆装置包括上下一对拔秆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拨秆装置完成棉秆输送与喂入,从而拔秆装置实现棉秆起拔,压紧装置实现上下拔秆辊间距的自适应调节,使棉秆与拔秆辊之间始终处于压实状态,保证棉秆被顺利起拔,解决了倾斜倒伏棉秆起拔、整株棉秆起拔、机具作业需对行的问题,具有作业稳定可靠、起拔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棉秆整株起拔机械,特别涉及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
技术介绍
棉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其中新疆是中国棉花的主要种植区,据国家棉花信息网调查显示,2019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达3810.75万亩,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76%,产量达500.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4.9%,棉花在采摘时可产生大量副产物,棉秆就是最主要的棉花副产物,棉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可作喂养家禽的饲料,也可用于造纸、制板、食用菌培养、环保材料、化学制品、秸秆碳及建筑材料等,棉秆机械回收技术的加强,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而目前新疆大部分地区还是采用棉秆粉碎还田或手工拔除然后焚烧的方式处理棉秆,致使棉秆资源利用率低下。棉秆收获机构是棉秆机械收获技术的关键,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棉秆收获机构根据其收获原理和方法可分为铲切式、滚切式和提拔式3种。前两种会使根部留在棉田中,易传播病虫害,不利于下年的耕种。提拔式棉秆收获机虽能避免棉秆根部残留,但其作业要求较高,需对行、起拔效果欠佳,对倾斜倒伏棉秆易造成漏拔。针对现有机械棉秆起拔技术不能很好解决棉秆起拔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作业效果佳、无需对行、可将倒伏倾斜棉秆起拔、整株棉秆起拔的棉秆起拔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该机具在拖拉机后侧被牵引,作业时,拨秆装置中的拨禾杆在接触到棉秆后,将棉秆按其运动轨迹向后折弯棉秆,并在底端喂入到拔秆装置对辊中完成棉秆起拔,能解决倾斜倒伏棉秆起拔、整株棉秆起拔、机具作业需严格对行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作业稳定等优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包括机架、箱体、行走轮、二级减速齿轮箱、牵引架、支撑架、链条张紧轮支架、拨秆装置、拔秆装置、压紧装置、角度调节挡板、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牵引架设在机具最前侧,二级减速齿轮箱设在机架上侧,支撑架设在二级减速齿轮箱下侧,箱体设在机具后侧,行走轮设在箱体下侧,拨秆装置设在牵引架后侧,拔秆装置设在拨秆装置后侧,压紧装置设在拔秆装置中的上拔秆辊上侧,传动系统设在机具右侧,所述拨秆装置由拨禾杆、齿形皮带、皮带轮、角度调节挡板组成,拨禾杆设在齿形皮带上,皮带轮设在与传动系统中的传动轴上,角度调节挡板设在拨秆装置内侧,所述的拔秆装置由上下对辊组成,上拔秆辊设在与传动系统相接的传动轴上,下拔秆辊设在上拔秆辊下侧,所述传动系统由链条、链轮组成,链轮设在各装置的主运动轴上。上述的拨秆装置由皮带轮、拨禾杆、齿形皮带、角度调节挡板构成,拨秆装置呈三角形,拨禾杆均匀分布在齿形皮带上固定,齿形皮带与皮带轮上的挡铁啮合,拨秆装置内部安装有角度调节挡板,在机架上有三个卡槽,挡板底端固定,通过变换卡槽来实现角度变换。上述的拔秆装置由一对相向旋转的对辊组成,与拨秆装置后侧衔接。上述的拔秆装置中的上拔秆辊安装了压紧装置,固定在箱体右侧薄板上。上述的箱体位于机具后侧,可配套棉秆打捆或粉碎设备进行棉秆起拔收获作业。上述的传动系统由链传动组成,传动系统中的动力输入链轮为二级减速齿轮箱输出轴上的链轮,其中内侧为拨秆装置动力输入链轮,外侧为拔秆装置动力输入链轮,通过链条分别连接安装在各装置主运动轴上的主动链轮,拔秆装置前的运动轴上安装三排链轮,内侧链轮直接与拔秆装置中上拔秆辊主运动轴上的主动链轮相连,外侧链轮与拔秆装置中下拔秆辊主运动轴上的主动链轮以及安装在机架后端的空转链轮相连。本技术解决了倾斜倒伏棉秆起拔、整株棉秆起拔、机具作业需严格对行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作业稳定,对棉花种植模式无严格要求等优点,满足棉秆起拔的作业要求。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该机具作业前通过牵引架在拖拉机后侧实现牵引挂结,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传递给二级减速齿轮箱,经齿轮箱减速后传递给链传动机构,齿轮箱输出轴连接的两个链轮为动力输入链轮,两链轮分别传动给拨秆装置和拔秆装置主运动轴上的主动链轮,拨秆装置旋转作业将直立棉秆和倒伏棉秆向后折弯并喂入拔秆装置对辊中,拔秆装置上下拔秆辊相对旋转,且上拔秆辊安装了压紧装置,使棉秆与对辊之间始终处于压紧状态,由此将棉秆拔出,滑至箱体平铺于地表。调节拨秆装置中的角度调节挡板可使棉秆有不同的喂入角度,可以适应不同地域高度不同的棉秆拨秆与喂入要求,调节传动系统中的动力输入链轮可改变拨秆装置及拔秆装置转速,可以适应不同的棉秆所需的起拔要求。该实用解决了倾斜倒伏棉秆起拔、整株棉秆起拔、机具作业需严格对行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作业稳定,对棉花种植模式无严格要求等优点,满足棉秆起拔的作业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拨秆装置及拔秆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拨秆装置的齿形皮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中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二级齿轮减速箱,2为二级减速齿轮箱输出轴,3为皮带轮,4为拨秆装置,5为拨秆装置的主动链轮,6为浮动卡槽,7为压紧弹簧,8为机架,9为机具箱体,10为行走轮,11为空转链轮,12为压紧装置,13为下拔秆辊主动链轮,14为上拔秆辊主动链轮,15为三排链轮,16为传动系统,17为下拔秆辊,18为角度调节挡板,19为机具支撑架,20为链条张紧支架,21为机具牵引架,22为弹簧固定板,23为压紧装置支撑杆,24为上拔秆辊,25为压紧装置安装轴承,26为齿形皮带,27为拨禾杆,28为拨秆装置动力输入链轮,29为链条,30为拔秆装置动力输入链轮,31为拔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图1-5均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8、箱体9、行走轮10、二级减速齿轮箱1、牵引架21、支撑架19、链条张紧轮支架20、拨秆装置4、拔秆装置31、压紧装置12、角度调节挡板18、传动系统16,其特征在于牵引架21设在机具最前侧,二级减速齿轮箱1设在机架8上侧,支撑架19设在二级减速齿轮箱1下侧,箱体9设在机具后侧,行走轮10设在箱体9下侧,拨秆装置4设在牵引架21后侧,拔秆装置31设在拨秆装置4后侧,压紧装置12设在拔秆装置31中的上拔秆辊24上侧,传动系统16设在机具右侧,所述拨秆装置4由拨禾杆27、齿形皮带26、皮带轮3、角度调节挡板组成18,拨禾杆27设在齿形皮带26上,皮带轮3设在与传动系统16中的传动轴上,角度调节挡板18设在拨秆装置4内侧,所述的拔秆装置31由上下对辊组成,上拔秆辊24设在与传动系统16相接的传动轴上,下拔秆辊17设在上拔秆辊24下侧,所述传动系统16由链条29、链轮组成,链轮设在各装置的主运动轴上。实施例2:图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不同在于拨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箱体、行走轮、二级减速齿轮箱、牵引架、支撑架、链条张紧轮支架、拨秆装置、拔秆装置、压紧装置、角度调节挡板、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牵引架设在机具最前侧,二级减速齿轮箱设在机架上侧,支撑架设在二级减速齿轮箱下侧,箱体设在机具后侧,行走轮设在箱体下侧,拨秆装置设在牵引架后侧,拔秆装置设在拨秆装置后侧,压紧装置设在拔秆装置中的上拔秆辊上侧,传动系统设在机具右侧,所述拨秆装置由拨禾杆、齿形皮带、皮带轮、角度调节挡板组成,拨禾杆设在齿形皮带上,皮带轮设在与二级减速齿轮箱输出轴上,角度调节挡板设在拨秆装置内侧,所述的拔秆装置由一对对辊组成,上拔秆辊设在与上拔秆辊主动链轮上,下拔秆辊设在与上拔秆辊成一定角度的下侧,所述传动系统由链条、链轮组成,各链轮分别设在各装置的主运动轴上,解决了倾斜倒伏棉秆起拔、整株棉秆起拔、机具作业需严格对行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作业稳定等优点,能满足棉秆起拔的要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箱体、行走轮、二级减速齿轮箱、牵引架、支撑架、链条张紧轮支架、拨秆装置、拔秆装置、压紧装置、角度调节挡板、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牵引架设在机具最前侧,二级减速齿轮箱设在机架上侧,支撑架设在二级减速齿轮箱下侧,箱体设在机具后侧,行走轮设在箱体下侧,拨秆装置设在牵引架后侧,拔秆装置设在拨秆装置后侧,压紧装置设在拔秆装置中的上拔秆辊上侧,传动系统设在机具右侧,所述拨秆装置由拨禾杆、齿形皮带、皮带轮、角度调节挡板组成,拨禾杆设在齿形皮带上,皮带轮设在与二级减速齿轮箱输出轴上,角度调节挡板设在拨秆装置内侧,所述的拔秆装置由一对对辊组成,上拔秆辊设在与上拔秆辊主动链轮上,下拔秆辊设在与上拔秆辊成一定角度的下侧,所述传动系统由链条、链轮组成,各链轮分别设在各装置的主运动轴上,解决了倾斜倒伏棉秆起拔、整株棉秆起拔、机具作业需严格对行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作业稳定等优点,能满足棉秆起拔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辊式棉秆起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拨秆装置由皮带轮、拨禾杆、齿形皮带、角度调节挡板构成,拨秆装置呈三角形,拨禾杆均匀分布在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喜郜周明芮照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