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13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属于电缆修复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在电缆修复过程中,现有电缆修复装置无法进行电气连接,对电气信号进行监测,并且存在加入添加剂的困难,没有过压保护功能的问题。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包括第一工作通道和第二工作通道,所述第一工作通道与第二工作通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工作通道内设置有加料管、释压管和电气连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能已经成为生产、发展以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电能运用离不开相应的电能传输,而配电电缆是电能传输过程中最重要设备之一。配电电缆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主要周围环境、运行条件以及敷设方式的影响,如果其存在问题,就会影响配电电缆的载流量,从而出现输电瓶颈,影响电能的正常运用。在电力运行的整个系统当中,配电电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哪一级的配电网当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及作用。配电系统当中配电电缆的质量是否过关将会直接与电力输送是否能够保证高质量以及高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配电电缆都是由若干根或者若干组导线进行绞合而成的,各个导线之间均处于绝缘状态,外部包有高度的绝缘覆盖层,在整个电力运行的系统当中主要是起到传送电力以及分配电力的作用。早期的电缆大部分电缆集中在中心城区,更换老化电缆将产生巨大的工程量以及巨额费用。因此,将局部有缺陷的地方修复,从而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将会节约巨大的财力物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电缆修复装置结构简单,在修复过程中无法进行电气连接,无法监测被修复电缆线性的电气阻抗或绝缘阻抗,需要通过线芯施加加热信号时存在困难。2、现有的电缆修复装置无法进行添加剂的加入,只用于修复液的压力注入,应用时如果需要临时加入添加剂等其他成分优化试剂成分时,无法实现。3、现有的电缆修复装置没有过压保护功能,在电缆修复过程中,注入电缆修复化学液体到电缆中时,电缆本体如果出现堵塞或其他情况,可能因压力持续存在导致电缆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极限值,从而导致电缆绝缘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缆修复装置,能够进行电气连接,对电气信号进行监测,还能够随时注入其它添加剂对电缆起到更好的修复作用,具有释压通道,防止被修复电缆内压力过大对修复效果造成影响乃至对电缆本体造成损坏。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通道和第二工作通道,所述第一工作通道与第二工作通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工作通道位于第一工作通道中部,所述第二工作通道内设置有加料管、释压管和电气连接件,所述加料管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的一侧,加料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工作通道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内,所述释压管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的另一侧,释压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内,所述电气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顶部,所述电气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工作通道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内。所述电气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头,连接轴和导电块,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位于第二工作通道顶部外侧,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导电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为弹簧。所述加料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释压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工作通道内设有传感器。所述第一工作通道内设有过滤层。所述第一工作通道外侧壁上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工作通道为直线管、“L”形管或“U”形管。所述电气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头,第三接头、连接轴和导电块,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和第三接头的一端位于第二工作通道顶部外侧,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和第三接头的另一端均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导电块的一端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在第二工作通道内设有加料管、释压管和电气连接件,能够进行电加热和电气测试,还能够随时向第一工作通道中加入添加剂提升电缆修复效果,还具有释压功能,保证本技术内的压力过高影响电缆修复效果或使被修复电缆遭到损坏。2、本技术的电气连接件采用了第一接头,第一接头能够进行电气连接和振动信号测量。3、本技术采用弹簧作为电气连接件的连接轴,在使用过程中,连接轴的长度能够进行调整,保证能够触碰到不同规格的电缆并对其进行检测。4、本技术的加料管内采用了第一单向阀,保证添加剂从加料管中进入到第一工作通道内的同时,防止第一工作通道内的添加剂或修复试剂从加料管中流出到本技术外。5、本技术的释压管采用了第二单向阀,保证本技术能够通过释压管释放第一工作通道内的压力,并防止外部的气体或液体通过释压管进入到第一工作通道内。6、本技术采用了第二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第一工作通道内的压力。7、本技术采用了过滤层,能够对电缆修复液进行初步过滤,防止电缆修复液存在的杂质颗粒物进入到被修复电缆中影响电缆修复效果。8、本技术采用了第二接头,通过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配合组成电信号施加的正负电极。9、本技术的第一工作通道采用直线管、“L”形管或“U”形管,能够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采用。10、本技术的电气连接件采用了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第一接头用能够进行电气连接,第三接头能够进行振动信号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缆修复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D-D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工作通道、11过滤层、12第二接头、13第三接头、2第二工作通道、21加料管、211第一单向阀、22释压管、221第二单向阀、23电气连接件、231第一接头、232连接轴、233导电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包括第一工作通道1和第二工作通道2,所述第一工作通道1与第二工作通道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工作通道2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中部,所述第二工作通道2内设置有加料管21、释压管22和电气连接件23,所述加料管21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的一侧,加料管2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工作通道1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所述释压管22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的另一侧,释压管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所述电气连接件23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顶部,所述电气连接件2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工作通道1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通道1和第二工作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通道(1)和第二工作通道(2),所述第一工作通道(1)与第二工作通道(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工作通道(2)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中部,所述第二工作通道(2)内设置有加料管(21)、释压管(22)和电气连接件(23),所述加料管(21)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的一侧,加料管(2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工作通道(1)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所述释压管(22)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的另一侧,释压管(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所述电气连接件(23)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顶部,所述电气连接件(2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工作通道(1)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通道(1)和第二工作通道(2),所述第一工作通道(1)与第二工作通道(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工作通道(2)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中部,所述第二工作通道(2)内设置有加料管(21)、释压管(22)和电气连接件(23),所述加料管(21)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的一侧,加料管(2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工作通道(1)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所述释压管(22)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的另一侧,释压管(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所述电气连接件(23)的一端穿过第二工作通道(2)顶部,所述电气连接件(2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工作通道(1)侧壁位于第一工作通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件(23)包括第一接头(231),连接轴(232)和导电块(233),所述第一接头(231)的一端位于第二工作通道(2)顶部外侧,所述第一接头(231)的另一端与连接轴(232)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232)的另一端与导电块(233)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32)为弹簧。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渺科严永文陈吉贵罗贵简学云赵升有王燕萍杨子力陈恒刘振海段贵智付贤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