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0771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多场景技术模拟风光和交直流负荷的不确定性,生成源荷距离联合场景;以光伏最大接入容量以及经济品质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配网潮流平衡约束以及不平衡约束作为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光伏接入容量最优化模型;通过安全性指标、充裕性指标以及经济性指标作为评估指标,构建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估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综合考虑系统的各种需求,并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从多个角度实现对配电网极限承载力的全面综合评估,提高主动配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改善区域电网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综合承载力评估,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面对传统能源日益供需失衡、全球碳排放不断增加的严峻局势,世界各国都在不约而同地进行能源革命,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迅猛发展,据南方电网预测,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在2030年与2060年将分别超过25%和60%,新能源势必将长期保持快速发展趋势。近年来,山东、河南、湖北、湖南、辽宁、广东等多地陆续发文,加强分布式光伏接入管控,暂缓或叫停新增分布式光伏备案工作。主要原因一是当前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无序混乱;二是各地电网接入承载能力已经严重不足。因此,随着多元源荷接入配电网,需建立能够反映多元源荷接入下配电网承载能力的客观评估指标体系,从而较为客观地评估主动配电网的承载能力。

2、规模化分布式电源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潮流特征,导致节点电压波动、电压越限,功率倒送等问题,配变、线路等设备消纳能力逐渐不足,分布式光伏发展也受到制约。研究分布式接入配电网相应的评估方法及消纳能力提升措施,对分布式电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布式资源点多、量小、面广,聚合后总量大。目前,基本没有实现可观、可测、可控、可调。随着大规模分布式资源开发,对电网运行逐渐产生较大不利影响。需要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变被动为主动,促进有序协同发展。为解决配电网承载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综合承载力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解决配电网承载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包括:根据多场景技术模拟风光和交直流负荷的不确定性,生成源荷距离联合场景;

5、基于所述联合场景,以光伏最大接入容量以及经济品质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配网潮流平衡约束以及不平衡约束作为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光伏接入容量最优化模型;

6、基于所述配电网光伏接入容量最优化模型,通过安全性指标、充裕性指标以及经济性指标作为评估指标,构建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估体系。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多场景模拟包括:

8、模拟风电功率、光伏功率以及交直流负荷随机性的不确定性,构建功率预测模型,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进行多场景生成,表示为:

9、

10、其中,表示日内场景s在t时段的功率预测值,表示基于历史功率预测所得的t时段前一天的功率预测值,ξj表示预测误差的百分比阈值,rj.t表示符合特定分布的随机数,γ为随机分布的修正因子,j可以表示风电机组、光伏机组或交直流负荷;

11、光伏和交直流负荷功率预测误差以及风电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分别表示为:

12、

13、

14、其中,μ和σ分别表示正态分布的期望和方差,α和β分别为beta分布的形状和尺度参数,nd为归一化因子。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场景生成包括:

16、将所述概率分布等分为n个概率区间,在各概率区间内生成随机数pi作为采样点,对概率分布函数f(xi)=pi进行逆变换,得到采样点的样本值xi;

17、通过同步回代法进行场景缩减,获得风电、光伏和交直流负荷的典型场景数分别为nwt、npv、nlac以及nldc,最终的组合典型场景数为ns,对应的组合典型场景概率分别表示为:

18、ns=nwtnpvnlacnldc

19、λs=λwtλpv/λlacλldc,s=1,2,…,ns

20、其中,λwt、λpv、λlac以及λldc分别表示风电、光伏、交流负荷场景以及直流负荷场景的相应概率。

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目标函数包括,

22、以可配置节点的分布式光伏的接入量之和最大建立光伏接入量目标函数,表示为:

23、

24、其中,pg,i为第i个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n为节点数;

25、根据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成本和收益,建立经济品质目标函数,表示为:

26、f2=max(b1+b2+b3-c1-c2-c3)

27、其中,c1表示年值化投资成本,c2表示年运行维护成本,c3为购电成本,b1表示分布式光伏年发电收益,b2表示分布式光伏政府补贴收益,b3表示余电上网收益;

28、通过权重系数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表示为:

29、f=w1r1max+w2r2max

30、其中,w1、w2分别表示归一化后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量目标和经济品质目标的权重系数,r1max、r2max分别表示归一化后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量目标和经济品质目标的收益性指标。

3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不平衡约束包括节点电压约束、支路功率约束以及分布式光伏单点接入量约束;

32、所述节点电压约束表示为:

33、vmin≤|vi,k|≤vmax

34、其中,vmin和vmax不少各节点电压上下限;

35、所述支路功率约束表示为:

36、smin≤sl≤smax

37、其中,sl为第l条线路的传输功率,smax和smin为各支路功率上下限;

38、所述分布式光伏单点接入量约束表示为:

39、0≤pg,i≤pmax

40、其中,pmax表示单点光伏接入量限值。

4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全性指标包括电压偏移率、电压合格率、反向负载率;

42、所述电压偏移率cvei表示为:

43、

44、其中,ut,i,t表示t时刻馈线上电压实际值,ut,i,rated表示馈线上的电压额定值;

45、所述电压合格率cvqr表示为:

46、

47、其中,nv表示10kv馈线下待评价区域中电压合格的节点数,n表示整个馈线下的总节点数;

48、所述馈线反向负载率cpqr表示为:

49、

50、其中,ptdg表示馈线下待评价区域中t时刻分布式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场景模拟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场景生成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平衡约束包括节点电压约束、支路功率约束以及分布式光伏单点接入量约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性指标包括电压偏移率、电压合格率、反向负载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8.一种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综合承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场景模拟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场景生成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源荷距离联合场景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平衡约束包括节点电压约束、支路功率约束以及分布式光伏单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峻恺翟苏巍莫熙李文云李银银李维恒朱余启杜凡张馨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