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的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92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的教学装置,属于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与升降平台产生倾斜角度,工作面上固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杆和和第二伸缩杆,工作面上设有模拟装置和模型装置;模拟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支架模型和施压装置;模型装置包括夹持装置和第二液压支架模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教学效果好,一种教学装置能模拟不同的开采方法和多种不同的失稳状态,还能模拟不同的煤层倾角,操作方便,观察直观,适用于所有模拟不同煤层倾角的教学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的教学装置
本技术属于教学用具
,涉及一种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地教学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的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教学模型在教学领域是不可或缺的用具,使用教学模型进行授课,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原理和工作过程,尤其是在工况复杂的煤层开采领域中,单纯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授课要求。现有技术中,各煤矿高等院校大都利用大型地下三维仿真工作面、巷道布置模型或多元数值仿真技术进行教学,大型地下三维仿真工作面真实还原了工作面的布置,但仅能将某一煤层倾角的工作面巷道布置表现清楚,无法同时模拟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工作面巷道布置及液压支架模型失稳时的多种姿态,并且大型三维地下仿真采煤系统建造复杂,造价高,不适用于教学,巷道布置模型与大型三维地下仿真采煤系统一样,均是只能模拟一种煤层倾角,实用性能差;多元数值仿真技术不能根据需要实时控制煤层倾角、工作面伪斜角度及液压支架失稳姿态,具有一定局限性,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的教学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与升降平台产生倾斜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上固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能伸缩的第一伸缩杆和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工作面上可拆卸地设有多个用于模拟不同开采方法的模拟装置和可拆卸地设有多个用于观察不同失稳状态的模型装置;/n所述模拟装置包括设于工作面上的第一液压支架模型和设于第一伸缩杆上用于为第一液压支架模型施加压力的施压装置;/n所述模型装置包括设于第二伸缩杆上能调节角度的夹持装置和固设于夹持装置上的第二液压支架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的教学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与升降平台产生倾斜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上固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能伸缩的第一伸缩杆和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工作面上可拆卸地设有多个用于模拟不同开采方法的模拟装置和可拆卸地设有多个用于观察不同失稳状态的模型装置;
所述模拟装置包括设于工作面上的第一液压支架模型和设于第一伸缩杆上用于为第一液压支架模型施加压力的施压装置;
所述模型装置包括设于第二伸缩杆上能调节角度的夹持装置和固设于夹持装置上的第二液压支架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的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支架模型和第二液压支架模型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顶板,并形成一端开口的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支架模型稳定性的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装置包括固设于第一伸缩杆上的滑块、固设于滑块上的千斤顶、设于千斤顶上的万向头和设于万向头上与第一液压支架模型的顶板接触的传压板,所述千斤顶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在不同煤层倾角下测试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永平孙明明杨玉冰王同汤业鹏胡博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