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62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包括用以承托待测蓄电池的耐腐蚀托盘;所述耐腐蚀托盘的上表面设有积液槽和置于所述积液槽内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电连接有告警指示件。该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利用耐腐蚀托盘及其上的积液槽暂时收集蓄电池泄漏的电解液,利用设于积液槽内的检测器实时监测漏液状态,并结合连接于检测器的告警指示件及时向操作人员发出告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维护漏液的蓄电池并清理与该蓄电池对应的耐腐蚀托盘和检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设备。蓄电池可用于供给发动机用电,在发动机供电不足或者未启动时为车内用电器如音响系统、照明系统等提供电源,当发动机开始正常供电之后,蓄电池则会收集并储存电能,以备日后使用。蓄电池内设有电解液,电解液通常采用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蓄电池一旦漏液,泄漏的电解液容易不仅会对设备和操作人员造成腐蚀伤害,还会污染环境。综上所述,如何解决蓄电池的漏液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可以及时回收蓄电池泄漏的电解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包括用以承托待测蓄电池的耐腐蚀托盘;所述耐腐蚀托盘的上表面设有积液槽和置于所述积液槽内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电连接有告警指示件。优选地,所述积液槽包括用以对准待测蓄电池的底面外周的第一积液槽和设于所述耐腐蚀托盘的中心的第二积液槽;所述第一积液槽和所述第二积液槽连通;所述检测器置于所述第二积液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二积液槽的槽底面低于所述第一积液槽的槽底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积液槽和所述第二积液槽之间设有多条导流槽。优选地,所述检测器具体为未接触蓄电池的电解液时电阻无穷大、接触电解液时电阻降低的传感器。优选地,所述耐腐蚀托盘的上表面设有引线槽;所述传感器的引线自所述引线槽穿设且向外引出。优选地,还包括告警电路;所述告警电路包括所述传感器、试验按钮、晶闸管、继电器和告警解除按钮;所述传感器和所述试验按钮并联;所述告警解除按钮连接于所述晶闸管的阳极,所述传感器和所述试验按钮连接于所述晶闸管的门极,所述继电器连接于所述晶闸管的阴极;所述告警指示件连接有与所述继电器互锁的第一常开继电开关。优选地,所述继电器通过互锁的第二常开继电开关连接于遥信触点。优选地,所述耐腐蚀托盘的数目为多个;任一所述耐腐蚀托盘内设有所述检测器;全部所述检测器并联。优选地,所述耐腐蚀托盘的数目为多个;任一所述耐腐蚀托盘内设有所述检测器;全部所述检测器均连接于单片机且通过所述单片机一一对应分配编号;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在任一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漏液信号时显示所述编号。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包括耐腐蚀托盘、检测器和告警指示件;耐腐蚀托盘用于承托待测蓄电池,其上表面设于积液槽,检测器至于积液槽内;检测器与告警指示件电连接。该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采用耐腐蚀托盘承托蓄电池,耐腐蚀托盘内设有积液槽,用于临时收集蓄电池泄漏的电解液,避免泄漏的电解液随意流动;积液槽内设有检测器,用于实时监测蓄电池是否出现漏液现象,以便及时向操作人员发出告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维护漏液的蓄电池并清理对应的耐腐蚀托盘和检测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耐腐蚀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告警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告警电路在指示灯、蜂鸣器和第一常开继电开关处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告警电路在第二常开继电开关和遥信触点处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单片机、指示灯、蜂鸣器、试验按钮和多个检测器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耐腐蚀托盘、2-第一积液槽、3-第二积液槽、4-导流槽、5-引线槽、6-指示灯、7-蜂鸣器、8-传感器、9-试验按钮、10-晶闸管、11-继电器、12-告警解除按钮、13-第二常开继电开关、14-单片机、15-显示器、16-电源开关、17-第一常开继电开关、18-遥信触点、19-电源接点、20-检测器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耐腐蚀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告警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告警电路在指示灯、蜂鸣器和第一常开继电开关处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告警电路在第二常开继电开关和遥信触点处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单片机、指示灯、蜂鸣器、试验按钮和多个检测器的连接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包括设有积液槽的耐腐蚀托盘1、置于积液槽内的检测器和与检测器连接的告警指示件。该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的耐腐蚀托盘1用于承托于待测蓄电池的下方,待测蓄电池漏液时,待测蓄电池内部泄漏的电解液会向下流动并进入积液槽内。检测器置于前述积液槽内,且与告警指示件连接。当待测蓄电池没有出现漏液现象时,积液槽内无电解液,检测器向告警指示件传递第一信号;当待测蓄电池出现漏液现象时,积液槽内积聚电解液,检测器向告警指示件传递第二信号。其中,检测器向告警指示件传递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具体形式,可结合检测器的功能原理设置。例如,检测器为传感器8等电子零件时,检测器向告警指示件传递的信号为电信号,包括且不限于电压信号、电阻信号。针对积液槽,可根据待测蓄电池的具体形状尺寸设置。以长方体状的待测蓄电池为例,耐腐蚀托盘1设置为矩形板状;积液槽设于耐腐蚀托盘1的上表面,且积液槽在耐腐蚀托盘1上的形状尺寸与待测蓄电池的底面的形状尺寸相适应,通常,积液槽所围成的区域的形状与待测蓄电池的底面的形状相同,而积液槽所围成的区域的尺寸略大于待测蓄电池的底面的尺寸,以确保自待测蓄电池向下流动的电解液均能够积聚于积液槽内。针对耐腐蚀托盘1,具体可采用聚四氟乙稀托盘。聚四氟乙稀这一材料具有耐高温、耐寒、抗酸、抗碱等特性,可在-180~260℃长期使用。检测器在积液槽内可固定安装,也可置于积液槽和待测蓄电池的底面之间,在自重作用下实现安装。检测器在积液槽内的位置可结合待测蓄电池的漏液情况设置,例如,待测蓄电池泄漏的电解液多沿待测蓄电池的周侧表面向下流动时,检测器可设置于与待测蓄电池的底面外周对准的部分积液槽内。若待测蓄电池泄漏的电解液不仅沿待测蓄电池的周侧表面向下流动,还可能自待测蓄电池的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承托待测蓄电池的耐腐蚀托盘(1);所述耐腐蚀托盘(1)的上表面设有积液槽和置于所述积液槽内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电连接有告警指示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承托待测蓄电池的耐腐蚀托盘(1);所述耐腐蚀托盘(1)的上表面设有积液槽和置于所述积液槽内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电连接有告警指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槽包括用以对准待测蓄电池的底面外周的第一积液槽(2)和设于所述耐腐蚀托盘(1)的中心的第二积液槽(3);所述第一积液槽(2)和所述第二积液槽(3)连通;所述检测器置于所述第二积液槽(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积液槽(3)的槽底面低于所述第一积液槽(2)的槽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积液槽(2)和所述第二积液槽(3)之间设有多条导流槽(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具体为未接触蓄电池的电解液时电阻无穷大、接触电解液时电阻降低的传感器(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托盘(1)的上表面设有引线槽(5);所述传感器(8)的引线自所述引线槽(5)穿设且向外引出。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德斌刘人恺明亮常小波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泊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