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及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84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试验件及试验方法。该方法将一段电缆的多根电缆线芯绝缘层剥离,裸露出线芯导体;然后将每根电缆线芯分别穿入对应的带孔套管,使带孔套管完全覆盖每根电缆线芯裸露出的线芯导体;将热缩套管套在该段剥离后的电缆外部并进行热缩操作,使热缩套管紧密附着在所述电缆上;将处理后的电缆置于相当于产品所使用的温度、压力及湿度的设备中进行试验,验证电缆的可用性及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验证原理简单,将热缩套管按照要求热缩固定在一定规格的电缆上进行相关试验即可,通过试验保证热缩套管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及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检测密封性试验技术,具体涉及核电站用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试验件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乃至国外核电站寿期为40年或60年,核电站中使用的电缆使用寿命要求等同于核电站寿期,并且可应对于各种事故环境。电缆芯线所处的湿度环境直接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电缆芯线由外护套进行包覆,外护套可有效隔绝环境湿度对电缆芯线的影响,但在电缆两端,为了进行电缆端接,需剥除电缆外护套,环境湿气往往通过电缆端头进入电缆芯线,影响电缆寿命。目前电缆通过长期运行期间的状态监测,确定电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情况,尚无有效确定电缆端头密封性的检测手段。若可确定电缆端头的密封性,将有效提高电缆运行的寿命。对于事故后使用的多芯电缆,当采用中间接头方式连接时,以往项目均采用一个指套对应一个芯线的方式,但如此连接方式会大量占用安装空间,新的核电堆型,要求采用一个指套包裹多个线芯,在这种方式下,需提供一种验证此种中间接头密封性的方式。热缩套管作为电缆附件,更应该保证电缆使用的安全性。在电缆使用过程中因热缩套管密封性差而使水分或具有腐蚀性的物质进入电缆外护套与线芯绝缘层之间会导致以下后果:(1)电缆散热能力降低,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导致电缆火灾;(2)电缆线芯绝缘层因被腐蚀破损造成电缆短路或是电缆火灾;(3)电缆的使用寿命缩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使用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热缩套管,在安全方面和经济方面都是不可忽视的。现如今在国内外热缩套管验证试验领域仍没有任何针对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进行验证的试验以及对应单一标准,只是依托于电缆相关浸水试验来验证热缩套管的电气性能,从而侧面地验证了热缩套管的密封性。在上述浸水试验中是在电缆做了多级热缩(包括线芯热缩及外层绝缘热缩)保护后进行的试验,不具备单级热缩(外层绝缘热缩)保护下热缩套管密封性的验证。所以,制定一种有效验证热缩套管密封性能的试验,对现在及未来热缩套管在使用安全的可靠性上是必要的,对热缩套管使用范围的扩大也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试验件及试验方法,来验证核级热缩套管在恶劣环境下是否能保证其密封效果,并能确保电缆能够适应更多的使用环境,最后通过相关规定的试验进一步印证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能是否满足核电站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包括一段多芯电缆,所述多芯电缆的多根电缆线芯绝缘层被剥离裸露出线芯导体,在每根裸露出的线芯导体上套有带孔套管,热缩套管通过热缩工艺套在该段剥离后的电缆外部。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其中,所述带孔套管的长度是裸露出的线芯导体长度的1.5~2.5倍。孔洞开孔大小应确保当热缩套管密封失效时,线芯之间发生短路,具体来说,孔洞总面积不低于带孔套管总面积的60%,孔径不低于带孔套管横截面直径的1/3,带孔套管的厚度等于线芯绝缘层厚度。更进一步,所述带孔套管采用玻璃纤维材质。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该方法将一段电缆的多根电缆线芯绝缘层剥离,裸露出线芯导体;然后将每根电缆线芯分别穿入对应的带孔套管,使带孔套管完全覆盖每根电缆线芯裸露出的线芯导体;将热缩套管套在该段剥离后的电缆外部并进行热缩操作,使热缩套管紧密附着在所述电缆上;将处理后的电缆置于相当于产品所使用的温度、压力及湿度的设备中进行试验,验证电缆的可用性及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能。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线芯导体的中心轴线与带孔套管的中心轴线尽可能重合。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后的电缆静置24小时后,放入相当于产品所使用的温度、压力及湿度的设备中,模拟核电站环境温度、压力、湿度及持续时长。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其中,将所述电缆从相当于产品所使用的温度、压力及湿度的设备中取出后置于常温常压环境下一段时间,然后按照GB/T3084.5-2007第5.2节要求放入水中维持1~1.5小时。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其中,参照NB/T2084-2014第6.2.1节对电缆进行电气性能试验并记录数据,验证电缆可用性及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能。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其中,所述热缩套管可带密封胶。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其中,用于试验的所述电缆长度不小于10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在运行工况要求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水或蒸汽不能够通过热缩套管的密封层进入到电缆内部,试验时,各电缆线芯都带电,若热缩套管密封不好,则导致水或蒸汽可通过密封层和带孔玻璃纤维套管孔洞进入电缆线芯,使电缆各芯线之间短路。该试验方法执行过程简单,原理通俗易懂,可以从根本上验证电缆可用性及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能是否满足核电站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电缆热缩套管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目前,国内乃至国外核电站寿期为40年或60年,核电站中使用的电缆使用寿命要求等同于核电站寿期,并且可应对各种事故环境。对于正常环境使用的热缩套管,可通过浸水试验进行验证密封性;对于正常及事故环境使用的热缩套管,试验在高温高压高湿度环境中进行。本专利技术按照图1的形式提供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包括一段多芯电缆1,多芯电缆的多根电缆线芯绝缘层5被剥离裸露出线芯导体3,在每根裸露出的线芯导体3上套有带孔玻璃纤维套管4,带孔玻璃纤维套管4的长度是裸露出的线芯导体3长度的1.5~2.5倍,带孔玻璃纤维套管4可耐高温,并有良好的气态、液态物质的流通性,且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带孔玻璃纤维套管4将线芯导体3安全罩住,确保两个裸露线芯不能接触。带孔玻璃纤维套管4的孔洞开孔大小应确保当热缩套管密封失效时,线芯之间发生短路。作为具体实施方式,带孔玻璃纤维套管4的孔洞总面积不低于带孔套管总面积的60%,孔径不低于带孔套管横截面直径的1/3,带孔套管的厚度等于线芯绝缘层厚度。热缩套管2通过热缩工艺套在该段剥离后的电缆外部。作为具体实施例,可选取不同规格的多芯电缆,所选电缆样品长度应不小于10m,每根电缆都应小心剥除两端电缆线芯绝缘层5外的覆盖物,并注意不损伤电缆线芯绝缘层5表面。按照图1所示对电缆线芯距离电缆外护套剥离处100mm处对电缆线芯绝缘层5进行剥离,剥离长度为20mm,完全裸露出线芯导体3。将每根电缆线芯穿入长为40mm的带孔玻璃纤维套管4,并完全覆盖电缆线芯绝缘层5的剥离长度,尽可能保证线芯导体3的中心轴线与带孔玻璃纤维套管4的中心轴线重合。随后套入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多芯电缆,所述多芯电缆的多根电缆线芯绝缘层被剥离裸露出线芯导体,在每根裸露出的线芯导体上套有带孔套管,热缩套管通过热缩工艺套在该段剥离后的电缆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多芯电缆,所述多芯电缆的多根电缆线芯绝缘层被剥离裸露出线芯导体,在每根裸露出的线芯导体上套有带孔套管,热缩套管通过热缩工艺套在该段剥离后的电缆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套管的长度是裸露出的线芯导体长度的1.5~2.5倍;孔洞开孔大小应确保当热缩套管密封失效时,线芯之间发生短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套管采用玻璃纤维材质。


4.一种核电站用热缩套管密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一段电缆的多根电缆线芯绝缘层剥离,裸露出线芯导体;然后将每根电缆线芯分别穿入对应的带孔套管,使带孔套管完全覆盖每根电缆线芯裸露出的线芯导体;将热缩套管套在该段剥离后的电缆外部并进行热缩操作,使热缩套管紧密附着在所述电缆上;将处理后的电缆置于相当于产品所使用的温度、压力及湿度的设备中进行试验,验证电缆的可用性及热缩套管的密封性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站用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虎成范遂顾燕春张楠李玉荣刘福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