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42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盘管以及地下管道;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与钢管桩的焊接端一一对应,且缠绕于钢管桩的焊接端,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加热管道;地下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地埋管和连接管,所述地埋管固定于地热井内,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地埋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进水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地热管对钢管桩进行加热,减少了燃料消耗,节约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在焊前对焊接端预热,焊接过程中持续加热焊接端把焊接端温度控制在焊接所需要的温度,保证了低温焊接的焊缝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桩是适用于码头港口等建设中的基础,其直径范围一般在600-2000mm之间,最常用的在1800mm,在钢管桩制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钢管桩进行一系列的焊接工作。随着冬季气温的逐渐降低,给钢管桩的焊接质量控制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如在低温下焊接,会使焊缝和母材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加快,易于产生淬硬组织,脆性增大。为保证冬季钢管桩焊接施工的顺利进行,急需研究出一种钢管桩焊接专用的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盘管以及地下管道;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与钢管桩的焊接端一一对应,且缠绕于钢管桩的焊接端,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加热管道;地下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地埋管和连接管,所述地埋管固定于地热井内,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地埋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进水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地埋管呈上下向的螺旋状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地埋管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地埋管下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地埋管位于所述连接管外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之间通过连接接头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多个保温带,所述保温带内设有隔热垫,多个所述保温带分别缠绕于多个所述加热盘管外围。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带上设有魔术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管和所述钢管桩的焊接端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层,所述导热硅脂层内侧与所述钢管桩相适配,外侧与所述加热盘管相适配。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向进水管导入冷水,冷水在地下管道中流经地埋管时与地热井发生热交换吸热温度升高形成热水,热水进入加热盘管后对钢管桩加热,使得钢管桩焊接端温度升高,可同时对多个钢管桩进行加热,利用地热管对钢管桩进行加热,减少了燃料消耗,节约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加热盘管的紧密缠绕,保证了在加热过程中钢管桩的焊接端受热均匀。在焊前对焊接端预热,焊接过程中持续加热焊接端,把焊接端温度控制在焊接所需要的温度,保证了低温焊接的焊缝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钢管桩和加热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局部剖面图。图中:加热盘管1、地下管道2、进水管21、地埋管22、连接管23、钢管桩3、地热井4、保温带5、导热硅脂层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盘管1以及地下管道2。多个所述加热盘管1与钢管桩3的焊接端一一对应,且缠绕于钢管桩3的焊接端,多个所述加热盘管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加热管道;地下管道2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21、地埋管22和连接管23,所述地埋管22固定于地热井4内,所述连接管23一端与所述地埋管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进水端连接。向进水管21导入冷水,冷水在地下管道2中流经地埋管22时与地热井4发生热交换吸热温度升高形成热水,热水进入加热盘管1后对钢管桩3加热,使得钢管桩3焊接端温度升高,可同时对多个钢管桩3进行加热,利用地热管对钢管桩3进行加热,减少了燃料消耗,节约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加热盘管1的紧密缠绕,保证了在加热过程中钢管桩3的焊接端受热均匀。在焊前对焊接端预热,焊接过程中持续加热焊接端,把焊接端温度控制在焊接所需要的温度,保证了低温焊接的焊缝质量。可以理解的,为了将地埋管22中的热水抽入至地面,可在连接管23上设有抽水泵,或将抽水泵与加热管道的出水端连接,在此不做限制。地埋管22设于地热井4的深度可根据焊接所需要的温度而设置。所述地埋管22呈上下向的螺旋状设置,可增大地埋管22与地下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所述进水管21与所述地埋管22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管23与所述地埋管22下端连接。向进水管21导入冷水,冷水在重力作用下在地埋管22中盘旋,使得冷水在地埋管22中下降过程的路径较长,在连接管23中上升路径较短,从而可减小冷水在地下管道2中流动所需提供的动力。所述地埋管22位于所述连接管23外围,可增大地埋管22的半径,从而增大冷水在地埋管22中流动的路径,提高热交换效率。多个所述加热盘管1之间通过连接接头连接,可同时将加热盘管1分别缠绕至钢管桩3之后,再将多个加热盘管1连接起来,提高安装效率。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还包括有多个保温带5,所述保温带5内设有隔热垫,多个所述保温带5分别缠绕于多个所述加热盘管1外围,保温带5的设置,可减少焊接端的热量损失,并阻止焊缝温度的过快冷却。所述保温带5上设有魔术贴,便于将保温带5安装于加热盘管1外围,同时可适用于不同管径的钢管桩3。所述加热盘管1和所述钢管桩3的焊接端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层6,所述导热硅脂层6内侧与所述钢管桩3相适配,外侧与所述加热盘管1相适配,可促进加热盘管1和钢管桩3之间的热交换,导热硅脂层6与加热盘管1之间的面接触,可使得加热盘管1的焊接端受热更均匀。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加热盘管以及地下管道;/n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与钢管桩的焊接端一一对应,且缠绕于钢管桩的焊接端,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加热管道;/n地下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地埋管和连接管,所述地埋管固定于地热井内,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地埋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进水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加热盘管以及地下管道;
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与钢管桩的焊接端一一对应,且缠绕于钢管桩的焊接端,多个所述加热盘管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加热管道;
地下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地埋管和连接管,所述地埋管固定于地热井内,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地埋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进水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管呈上下向的螺旋状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桩焊接用地热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地埋管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地埋管下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桩焊接用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郑子军李艳忠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地大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