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59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中的加热桶,所述加热桶的外侧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加热桶的底部且位于储液腔中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管,所述储液腔中填充有蒸馏水,所述储液腔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一,所述保温层一的外侧与炉体之间设置有储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储液腔中的加热管可以对蒸馏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加热桶的加热,使得加热的更均匀,同时储液腔外侧的保温层一可以实现对加热桶的保温作用,通过储热结构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加热桶的保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水浴加热是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的一种加热方法。将被加热物质的器皿放入水中进行热浴,可以对物体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用于蒸煮炉的水浴加热方式,在加热时热量损失较多,使得水浴加热炉的保温效果较差,保温时间短,同时蒸汽压较大时,都是直接排出,热量损失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中的加热桶,所述加热桶的外侧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加热桶的底部且位于储液腔中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管,所述储液腔中填充有蒸馏水,所述储液腔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一,所述保温层一的外侧与炉体之间设置有储热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储热结构包括隔热层一、保温层二和金属丝,所述保温层一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一,且所述保温层一和隔热层一之间等距均匀设置有若干金属丝,且金属丝的两端分别与保温层一和隔热层一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一的一侧设置有泄压口,所述隔热层一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二。进一步的,所述泄压口处设置有与泄压口相适配的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一端固定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隔热层一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二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二。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底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炉体并延伸至炉体的内部与风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顶端且位于储液腔的上方开设有加液口,所述炉体的外侧设置有可视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储液腔中的加热管可以对蒸馏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加热桶的加热,使得加热的更均匀,同时储液腔外侧的保温层一可以实现对加热桶的保温作用,通过储热结构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加热桶的保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水浴式烧煮电磁炉的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示的储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示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炉体;11、储液腔;12、加热管;13、保温层一;14、电机;15、风机;16、加液口;17、可视窗;20、加热桶;30、储热结构;31、隔热层一;32、保温层二;33、金属丝;34、泄压口;35、泄压阀;36、弹簧;37、隔热层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包括炉体10和设置在炉体10中的加热桶20,所述加热桶20的外侧设置有储液腔11,所述加热桶20的底部且位于储液腔11中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管12,所述储液腔11中填充有蒸馏水,所述储液腔1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一13,所述保温层一13的外侧与炉体10之间设置有储热结构30。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液腔11中的加热管12可以对蒸馏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加热桶20的加热,使得加热的更均匀,同时储液腔11外侧的保温层一13可以实现对加热桶20的保温作用,通过储热结构30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加热桶20的保温。如图2所示,所述储热结构30包括隔热层一31、保温层二32和金属丝33,所述保温层一13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一31,且所述保温层一13和隔热层一31之间等距均匀设置有若干金属丝33,且金属丝33的两端分别与保温层一13和隔热层一31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一13的一侧设置有泄压口34,所述隔热层一3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二32;通过保温层一13可以对加热桶20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泄压口34处卸出的热蒸汽进入到保温层一13和隔热层一31之间,可以对金属丝33进行传热,从而使得热量可以通过金属丝33传热对保温层一13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更加利于炉体10内部的安全,外侧的保温层二32可以进进一步的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如图2所示,所述泄压口34处设置有与泄压口34相适配的泄压阀35,所述泄压阀35的一端固定有弹簧36,且弹簧36的一端与所述隔热层一31固定;通过泄压阀35可以在储液腔11中的蒸汽压力较大时通过推动泄压阀35和弹簧36和蒸汽散出。如图2所示,所述保温层二32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二37;通过隔热层二37可以进一步的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防止炉体10外侧发烫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图1所示,所述炉体10的底端固定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炉体10并延伸至炉体10的内部与风机15连接;通过风机15可以加速将产生的热量更快的散出,从而使得加热桶20可以更加快速均匀的受热。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管12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通过散热翅片可以增加散热管的散热性能,使得热量更加均匀的散出,从而实现对储液腔11中的液体更快的加热。如图1所示,所述炉体10的顶端且位于储液腔11的上方开设有加液口16,所述炉体10的外侧设置有可视窗17;通过加液口16可以方便向储液箱添加蒸馏水,从而可以方便对加热桶20进行水浴加热,同时可视窗17可以方便观察储液腔11中液体的高度,进而可以及时的添加液体。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液腔11中的加热管12可以实现对储液腔11中液体的加热,进而实现对加热桶20的加热,使得加热桶20受热更加均匀,同时储液腔11中的热蒸汽在压力较大时通过泄压口34处排出,同时排出的热气可以对金属丝33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并通过金属丝33对储液腔11外侧的保温层一13进行保温和加热,减低受热的时间,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温层二32可以对金属丝33产生的热量进行进一步的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隔热层二37不仅可以防止热量的散失和传递,同时可以防止炉体10过烫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包括炉体(10)和设置在炉体(10)中的加热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桶(20)的外侧设置有储液腔(11),所述加热桶(20)的底部且位于储液腔(11)中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管(12),所述储液腔(11)中填充有蒸馏水,所述储液腔(1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一(13),所述保温层一(13)的外侧与炉体(10)之间设置有储热结构(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包括炉体(10)和设置在炉体(10)中的加热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桶(20)的外侧设置有储液腔(11),所述加热桶(20)的底部且位于储液腔(11)中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管(12),所述储液腔(11)中填充有蒸馏水,所述储液腔(1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一(13),所述保温层一(13)的外侧与炉体(10)之间设置有储热结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浴式烧煮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结构(30)包括隔热层一(31)、保温层二(32)和金属丝(33),所述保温层一(13)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一(31),且所述保温层一(13)和隔热层一(31)之间等距均匀设置有若干金属丝(33),且金属丝(33)的两端分别与保温层一(13)和隔热层一(31)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一(13)的一侧设置有泄压口(34),所述隔热层一(3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二(32)。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顺王慧强廖自升姚建倪振宇丁增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顺昌电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