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转动式出水管及商用电磁灶台,包括灶台台面、水槽和背板,所述灶台台面后侧顶端固定安装有背板,且灶台台面顶端一侧开设有水槽,所述背板外壁前侧卡接有两组限位盖,且限位盖前侧中部皆连接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后侧中部贯穿限位盖外壁安装在水管主体前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装置需要对锅进行转动,才能对锅进行全面清洗的操作步骤,使得在弹性机构的使用作用下,对水龙头和水管主体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能够便捷的通过调节水龙头和水管主体伸出长度,转动水龙头角度即可对锅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在不使用时还能够对水龙头和水管主体进行复位收纳,提高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式出水管及商用电磁灶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转动式出水管及商用电磁灶台。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安全及环保的要求,同时节约能源消耗,电磁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0003]现酒店的厨房内,为了保障出餐效率,避免工作人员在厨房内过多走动,大多是灶台的侧背板上直接安装一个出水管,用来刷锅或添水使用。
[0004]现有的出水管在使用过程中是直接固定在背板上的,无法全面的对厨房用的大锅进行清洗,需要工作人员手持转动锅边,才能将其清洗干净,由于酒店厨房用的锅重量和体积都相对较大,转动锅边操作相对困难,易造成清洗效率不高的情况产生。
[0005]因此我们提出了转动式出水管及商用电磁灶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酒店厨房用的锅重量和体积都相对较大,转动锅边操作相对困难,易造成清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7]转动式出水管,包括灶台台面、水槽和背板,所述灶台台面后侧顶端固定安装有背板,且灶台台面顶端一侧开设有水槽,所述背板外壁前侧卡接有两组限位盖,且限位盖前侧中部皆连接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后侧中部贯穿限位盖外壁安装在水管主体前侧,所述水管主体前侧的外壁皆安装有套接外管,且套接外管外壁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固定安装在水管主体后侧外壁的固定外管,一侧所述水管主体底端放置在存水箱内侧汲取干净的水,另一所述水管主体底端插接在废水箱侧壁底端汲取过滤回收的水;
[0008]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开设在套接外管侧壁的第二限位槽,且第二限位槽内壁中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后侧的外壁中部焊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后侧顶端焊接在第二限位槽内壁中部,所述第四弹簧中部环绕在第二滑杆的外壁中部,所述第三滑块外侧的外壁中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外侧顶端皆固定安装在固定外管内壁前端,所述固定外管后侧的内壁固定安装在水管主体的外壁上。
[0009]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装置需要对锅进行转动,才能对锅进行全面清洗的操作步骤,使得在弹性机构的使用作用下,对水龙头和水管主体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能够便捷的通过调节水龙头和水管主体伸出长度,转动水龙头角度即可对锅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在不使用时还能够对水龙头和水管主体进行复位收纳,提高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套接外管前侧外壁对称安装有第三限位板,且第三限位板前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前侧皆插接在背板后侧外壁上。
[0011]在固定凸块的插接作用下使得能够使得套接外管与背板之间位置进行初步限定,
在固定凸块前侧圆弧状的特殊材质的作用下完成卡接工作。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另一所述水管主体底端安装在套管外侧中部,所述套管内侧外壁中部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板外壁中部,所述第二限位板内侧的外壁中部皆固定安装有插接在废水箱侧壁底端的接水管,所述密封垫内侧外壁的上下两端皆胶粘有密封垫,且密封垫内侧顶端皆抵接在废水箱侧壁开口处。
[0013]在密封垫的作用下对另一水管主体与废水箱侧壁底端插接的密封效率得到保障,提高了接水管与废水箱插接过程中的气密效果。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废水箱内壁的中部上端皆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内侧皆固定安装在卡接套块外壁中部,所述卡接套块内侧皆插接有破乳剂流通瓶,所述破乳剂流通瓶外壁中部上端皆固定安装有限位侧板,且限位侧板外侧底端皆抵接在卡接套块顶端,所述灶台台面内壁的中部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滤板块。
[0015]在卡接套块的作用下对破乳剂流通瓶进行卡接,在破乳剂流通瓶内侧存放的破乳剂的作用下,对含油污水的水和油脂絮凝下来,完成对污水的初步过滤后,最后再在过滤板块由上至下分布的石子层、细沙层、活性炭层以及蓬松棉层的滤水作用下,使得对废水箱内侧存放的水溶液达到可使用状态,完成对污水的净化循环使用。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限位侧板外侧的外壁底端皆胶粘有防护垫,且防护垫外侧的外壁底端皆抵接在卡接套块顶端。
[0017]在防护垫的使用作用下对限位侧板底端以及卡接套块顶端之间进行防护,避免直接撞击造成损坏的情况产生。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废水箱内侧壁中部皆对称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内壁中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外壁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端皆焊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顶端皆焊接在第一限位槽内壁中部,所述第二弹簧中部皆环绕在第一滑杆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滑块内侧的外壁通过拆装机构连接有滤网。
[0019]滤网对水槽流通进来的污水溶液进行初步阻隔,此时在破乳剂流通瓶底端滴落的破乳剂的使用作用下对油脂絮以及污水内残存的杂物进行过筛,在污水冲击力的作用下,带动滤网在第一滑杆和第一滑块的滑动作用配合着第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对滤网顶端的水、杂质及油脂絮进行振筛处理,保障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过筛效果。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内侧外壁中部的第一限位板,且第一限位板中部被插接块贯穿,所述插接块顶端皆固定安装在侧接块底端中部,且侧接块内侧外壁通过滤网连接,所述插接块内侧的外壁中部皆插设有插接杆,且插接杆内侧顶端皆贯穿第一限位板外壁固定安装在拉杆外壁中部,所述拉杆内侧外壁的上下两端皆焊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内侧顶端皆焊接在第一限位板外壁中部。
[0021]在安装作用下能够相对便捷的对滤网进行替换安装,能够相对便捷的对滤网顶端残留的杂质及油脂絮进行清除,保障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槽内侧壁中部对称活动连接有引导侧板,且引导侧板侧壁中部皆焊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外侧顶端皆焊接在水槽内壁上。
[0023]在引导侧板的作用下对清理锅的污水进行引导处理,提高了污水进入废水箱内侧的工作效率,避免水花四溅造成的工作人员摔倒的情况产生。
[0024]商用电磁灶,所述灶台台面侧壁中部安装有支撑支柱,所述灶台台面顶端远离水槽的一侧安装有电磁灶主体。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装置需要对锅进行转动,才能对锅进行全面清洗的操作步骤,使得在弹性机构的使用作用下,对水龙头和水管主体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能够便捷的通过调节水龙头和水管主体伸出长度,转动水龙头角度即可对锅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在不使用时还能够对水龙头和水管主体进行复位收纳,提高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0027](2)在卡接套块的作用下对破乳剂流通瓶进行卡接,在破乳剂流通瓶内侧存放的破乳剂的作用下,对含油污水的水和油脂絮凝下来,完成对污水的初步过滤后,最后再在过滤板块由上至下分布的石子层、细沙层、活性炭层以及蓬松棉层的滤水作用下,使得对废水箱内侧存放的水溶液达到可使用状态,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动式出水管,包括灶台台面(1)、水槽(2)和背板(4),所述灶台台面(1)后侧顶端固定安装有背板(4),且灶台台面(1)顶端一侧开设有水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外壁前侧卡接有两组限位盖(5),且限位盖(5)前侧中部皆连接有水龙头(6),所述水龙头(6)后侧中部贯穿限位盖(5)外壁安装在水管主体(32)前侧,所述水管主体(32)前侧的外壁皆安装有套接外管(33),且套接外管(33)外壁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固定安装在水管主体(32)后侧外壁的固定外管(41),一侧所述水管主体(32)底端放置在存水箱(42)内侧汲取干净的水,另一所述水管主体(32)底端插接在废水箱(10)侧壁底端汲取过滤回收的水;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开设在套接外管(33)侧壁的第二限位槽(36),且第二限位槽(36)内壁中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37),所述第二滑杆(37)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38),且第三滑块(38)后侧的外壁中部焊接有第四弹簧(39),所述第四弹簧(39)后侧顶端焊接在第二限位槽(36)内壁中部,所述第四弹簧(39)中部环绕在第二滑杆(37)的外壁中部,所述第三滑块(38)外侧的外壁中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40),且第二连接块(40)外侧顶端皆固定安装在固定外管(41)内壁前端,所述固定外管(41)后侧的内壁固定安装在水管主体(32)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外管(33)前侧外壁对称安装有第三限位板(34),且第三限位板(34)前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凸块(35),所述固定凸块(35)前侧皆插接在背板(4)后侧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出水管,其特征在于,另一所述水管主体(32)底端安装在套管(31)外侧中部,所述套管(31)内侧外壁中部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板(29)外壁中部,所述第二限位板(29)内侧的外壁中部皆固定安装有插接在废水箱(10)侧壁底端的接水管(28),所述密封垫(30)内侧外壁的上下两端皆胶粘有密封垫(30),且密封垫(30)内侧顶端皆抵接在废水箱(10)侧壁开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式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箱(10)内壁的中部上端皆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自升,姚建,倪振宇,张青海,张家顺,丁增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顺昌电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