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14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固定在输入轴上,一级减速被动齿轮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啮合,二级减速主动齿轮与一级减速被动齿轮固定在第二轴上,二级减速主动齿轮与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啮合,还包括:用于阻挡一部分飞溅的润滑油的挡板,挡板设置在变速器箱体内;接收挡板阻挡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进行引导的导油部件,导油部件与变速器箱体固定,导油部件的输入端与挡板对应,导油部件的输出端与轴承对应,在导油部件与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有导油通道,或者导油部件自身具有导油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差速器轴承因润滑不良引起的磨损甚至烧蚀,以致变速器寿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变速器
,特别涉及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现有的新能源变速器轴系组件:包括实现变速器转速输入的输入轴1,输入轴1转动带动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转动,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转动带动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转动,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转动带动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转动,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转动带动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差壳6转动并输出转速。该变速器轴系的润滑主要是依靠一级减速齿被动齿轮3与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转动搅动变速器下端的润滑油,润滑油被搅动后飞溅实现轴系组件的润滑。当变速器开始工作,主减速齿轮转动搅动润滑油,由于该变速器轴系组件的结构所限制,差速器右边的轴承7距离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较远,又有信号盘8等零件的阻挡,润滑油不能顺利到达差速右边的轴承7,从而导致变速器工作过程中,差速器右边的轴承7润滑不良,引起差速器右边的轴承7磨损,从而使新能源变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本技术解决差速器轴承因润滑不良引起的磨损甚至烧蚀,以致变速器寿命降低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变速器箱体,以及安装在变速器箱体内的使滑润油飞溅起来的轴系组件,轴系组件包括输入轴、一级减速主动齿轮、一级减速被动齿轮、二级减速主动齿轮、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固定在输入轴上,一级减速被动齿轮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啮合,二级减速主动齿轮与一级减速被动齿轮固定在第二轴上,二级减速主动齿轮与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啮合,还包括:用于阻挡一部分飞溅的润滑油的挡板,挡板设置在变速器箱体内;接收挡板阻挡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进行引导的导油部件,导油部件与变速器箱体固定,导油部件的输入端与挡板对应,导油部件的输出端与轴承对应,在导油部件与变速器箱体之间形成有导油通道,或者导油部件自身具有导油通道。当变速器工作时,变速器内部的轴系组件运转时使润滑油飞溅起来,受挡板的阻碍作用,润滑油飞溅到挡板上,位于挡板上的润滑油顺着挡板的表面流动并掉落到导油部件的输入端,润滑油沿着导油通道流动,并从导油部件的输出端流出到轴承,从而对轴承进行润滑。由于润滑油是在导油通道内流动,因此,从挡板上流入到导油通道内的润滑油将全部供给轴承,使轴承获得充分地润滑,从而使轴承的润滑获得改善,降低了轴承的磨损。本技术的优点为:对此类轴向长度较长且主减速齿轮与轴承之间有零件阻挡的差速器组件的轴承润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避免了轴承因润滑不良引起的烧蚀,从而延长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常见新能源汽车变速器轴系组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变速器箱体与导油部件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轴系组件与导油部件配合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1为输入轴,2为一级减速主动齿轮,3为一级减速被动齿轮,4为二级减速主动齿轮,5为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6为差壳,7为轴承,8为信号盘,9为变速器箱体,9a为装配槽,10为挡板,11为导油部件,11a为第一壁,11b为第二壁,11c为第三壁,11d为槽体,11e为槽口,12为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进行说明说明。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变速器箱体9,以及安装在变速器箱体9内的使滑润油飞溅起来的轴系组件,轴系组件包括输入轴1、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固定在输入轴1上,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啮合,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与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固定在第二轴(图中未示出)上,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与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啮合。还包括用于阻挡一部分飞溅的润滑油的挡板10、接收挡板10阻挡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进行引导的导油部件11,挡板10设置在变速器箱体9内、导油部件11与变速器箱体9固定,导油部件11的输入端与挡板10对应,导油部件11的输出端与轴承7对应。导油部件11优先通过螺钉12与变速器箱体9固定连接,在导油部件11的周面上设有安装部,螺钉12穿过安装部与变速器箱体9中的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将导油部件11与变速器箱体9固定成一体。在导油部件11与变速器箱体9之间形成有导油通道。如图3所示,当变速器工作时,变速器内部的轴系组件运转时使润滑油飞溅起来,受挡板10的阻碍作用,润滑油飞溅到挡板10上,位于挡板10上的润滑油顺着挡板10的表面流动并掉落到导油部件11的输入端,润滑油沿着导油通道流动,并从导油部件11的输出端流出到轴承7,从而对轴承7进行润滑。优先地,所述变速器箱体9内壁上设有向该变速器箱体9凹进的装配槽9a,所述导油部件11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到装配槽9a中。通过使导油部件11与装配槽9a的配合,避免导油部件11凸出于变速器箱体9的内表面,对轴系组件的工作形成干扰。优选地,所述导油部件11包括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壁11a、第二壁11b、第三壁11c,第一壁11a的一端与第二壁11b的一端连接,第二壁11b的另一端与第三壁11c的一端连接后,在第一壁11a、第二壁11b以及第三壁11c之间形成用于导油的槽体11d,并在第一壁11a与第三壁11c之间形成槽口11e,该槽口11e面向装配槽的槽壁,在导油部件11与所述槽壁之间形成所述导油通道。通过这种结构,装配槽9a的槽壁面用于代替导油部件11上的一个壁面,这样导油部件11上形成槽口11e的部位就无需设置壁面,从而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并能达到等同于管类部件的导油效果。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导油部件11还可以采用两端设有开口的管状部件,管状部件使得导油部件11自身具有导油通道。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更不是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变速器箱体(9),以及安装在变速器箱体(9)内的使滑润油飞溅起来的轴系组件,轴系组件包括输入轴(1)、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固定在输入轴(1)上,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啮合,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与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固定在第二轴上,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与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用于阻挡一部分飞溅的润滑油的挡板(10),挡板(10)设置在变速器箱体(9)内;/n接收挡板(10)阻挡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进行引导的导油部件(11),导油部件(11)与变速器箱体(9)固定,导油部件(11)的输入端与挡板(10)对应,导油部件(11)的输出端与轴承对应,在导油部件(11)与变速器箱体(9)之间形成有导油通道,或者导油部件(11)自身具有导油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中差速器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变速器箱体(9),以及安装在变速器箱体(9)内的使滑润油飞溅起来的轴系组件,轴系组件包括输入轴(1)、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固定在输入轴(1)上,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2)啮合,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与一级减速被动齿轮(3)固定在第二轴上,二级减速主动齿轮(4)与二级减速齿被动齿轮(5)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阻挡一部分飞溅的润滑油的挡板(10),挡板(10)设置在变速器箱体(9)内;
接收挡板(10)阻挡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进行引导的导油部件(11),导油部件(11)与变速器箱体(9)固定,导油部件(11)的输入端与挡板(10)对应,导油部件(11)的输出端与轴承对应,在导油部件(11)与变速器箱体(9)之间形成有导油通道,或者导油部件(11)自身具有导油通道。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婷婷陈超超蔡之骏杨毅超杜鹏罗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