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07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风扇箱和导风筒,导风筒的内壁上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支架,风机支架上设置有风扇电机,风扇电机上连接有风扇叶轮,风扇叶轮所处的导风筒的内壁上贴附有一层吸音层;冷却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整体冲压成型翅片,整体冲压成型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风扇电机靠近风扇箱的出风口,风扇叶轮远离风扇箱的出风口;风机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和底座的底端均固定在导风筒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既能够满足变压器大容量的要求,又能有效的降低风冷却器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风冷却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输变电的大力建设和高速发展,对风冷却器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提高风机风量,大风量风机的噪声也高,从而导致冷却器噪声也就越高,风冷却器噪声是构成变压器噪声的重要因素,这就影响了变压器周围的住宅小区、商业中心、企业、医院、学校等场所,造成噪声污染。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既能够满足变压器大容量的要求,又能有效的降低风冷却器的噪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与所述冷却器主体配合组装的风扇箱和设置在所述风扇箱外侧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内壁上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上设置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上连接有风扇叶轮,所述风扇叶轮所处的导风筒的内壁上贴附有一层吸音层;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整体冲压成型翅片,所述整体冲压成型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所述风扇电机靠近所述风扇箱的出风口,所述风扇叶轮远离所述风扇箱的出风口;所述风机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和所述底座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导风筒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结构,且上表面用于放置所述风扇电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上表面之间呈钝角设置。优选的,所述风扇电机为大直径低转速电机,所述风扇电机的声功率与所述风扇叶轮的旋转圆周速度的六次方呈正比,与所述风扇叶轮的直径的平方呈正比。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与所述导风筒合二为一构成一个整体。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既能够满足变压器大容量的要求,又能有效的降低风冷却器的噪声。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实施例的风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1、与冷却器主体1配合组装的风扇箱2和设置在风扇箱2外侧的导风筒3,导风筒3的内壁上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支架4,风机支架4上设置有风扇电机5,风扇电机5上连接有风扇叶轮6,风扇叶轮6所处的导风筒3的内壁上贴附有一层吸音层7;冷却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整体冲压成型翅片8,整体冲压成型翅片8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9;风扇电机5靠近风扇箱2的出风口,风扇叶轮6远离风扇箱2的出风口,与传统的位置正好相反,其优点为让风扇远离出风口,远离测噪声点,所测噪声也会低。本技术在满足冷却器所需的风量、风压前提下,选用比A声级小的风扇,比A声级定义为:风扇单位流量、单位全压所产生的A声级,风扇噪声低,整个冷却器噪声低。通过在风扇叶轮所处的导风筒的内壁上贴附一层吸音层,使用的是吸音材料,风机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扇叶轮,在风扇叶轮所处导风筒的内壁设置吸音材料,风扇叶轮产生的噪声在通过导风筒传出时,被内壁的吸音材料所吸收,从而降低传到冷却器外的噪声。由于不单独使用消音器,吸音材料是与导风筒合二为一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以一台450kW的三个风筒的冷却器为例,每台冷却器可降低4000元成本。风扇所处的导风筒的内壁设置有吸音材料,而不是在风扇出风口的正前面另外增加一截消音器,其优点为减小消音器对风机风量和风压的损失,也就减少对冷却器容量损失。同时也减少了消音器的占地空间,在寸土寸金的地方降低了基建成本。风机支架4包括底座41和设置在底座41两侧的支撑板42,支撑板42的顶端和底座41的底端均固定在导风筒3的内壁上。底座41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结构,且上表面用于放置风扇电机5。支撑板42与底座41上表面之间呈钝角设置,将风机支架固定到导风筒内壁上,其优点是固定牢固,减小了风机的振动,减小了噪声。风扇电机5为大直径低转速电机,风扇电机5的声功率与风扇叶轮6的旋转圆周速度的六次方呈正比,与风扇叶轮6的直径的平方呈正比,采用大直径低转速风扇,可以既满足了风量风压要求,又起到了降噪的作用,同一款风扇,配12极电机与配8极电机,其噪声可以降低十多分贝。吸音层7与导风筒3合二为一构成一个整体。工作原理为:通过风冷却器的入风口进风,风通过整体冲压成型翅片上穿置的冷却管外的间隙进入风冷却器,风从风入口向风冷却器内部注入,然后进入风扇箱,再通过风扇叶轮和风扇电机的作用,将进入的风流引出,从而实现风冷却器内部的风流不断换新,冷却管内流过的是变压器热油,冷却管外新进冷风源源不断的进入和输出,起到良好的风冷换热效果。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既能够满足变压器大容量的要求,又能有效的降低风冷却器的噪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冷却器主体、与所述冷却器主体配合组装的风扇箱和设置在所述风扇箱外侧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内壁上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上设置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上连接有风扇叶轮,所述风扇叶轮所处的导风筒的内壁上贴附有一层吸音层;/n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整体冲压成型翅片,所述整体冲压成型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n所述风扇电机靠近所述风扇箱的出风口,所述风扇叶轮远离所述风扇箱的出风口;/n所述风机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和所述底座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导风筒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消音风筒的大容量低噪声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冷却器主体、与所述冷却器主体配合组装的风扇箱和设置在所述风扇箱外侧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内壁上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上设置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上连接有风扇叶轮,所述风扇叶轮所处的导风筒的内壁上贴附有一层吸音层;
所述冷却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整体冲压成型翅片,所述整体冲压成型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
所述风扇电机靠近所述风扇箱的出风口,所述风扇叶轮远离所述风扇箱的出风口;
所述风机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和所述底座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导风筒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龙梅杨雪欢梁杰刘溪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新胜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