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68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固定桩2、主闸机3以及设置于主闸机上的控制装置,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4,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左侧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5,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以及人脸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向控制装置传递检测的信息,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闸门旋转组件7,所述闸门旋转组件处于固定桩与主闸机之间,所述主闸机下方位置的前方设置有红外人员感应装置6,所述固定桩和主闸机的上方用连接杆9连接有遮阳装置8,所述遮阳装置给待通过的人员提供遮阳服务,避免待通过人员受到长时间的强光照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
本技术涉及闸道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
技术介绍
目前,闸机起源于西方,商业应用最早在超市;国内80年代兴起,最早应用与地铁中。闸机是一种通道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使用可以使人流有序的通过通道,可用于各种场合的出入口。现有技术中的三辊闸机,通常情况下都需要通行人员在刷卡后,需要用手往通行方向施加一定的力使辊杆转动后,人员才能通行,不能实现自动控制,用户体验度差,由于长期的磨损,降低了机芯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固定桩2、主闸机3以及设置于主闸机上的控制装置,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4,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左侧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5,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以及人脸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向控制装置传递检测的信息,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闸门旋转组件7,所述闸门旋转组件处于固定桩与主闸机之间,所述主闸机下方位置的前方设置有红外人员感应装置6,所述固定桩和主闸机的上方用连接杆9连接有遮阳装置8。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闸门旋转组件为三䅙闸,所述三䅙闸转动连接与所述主闸机3的内侧边上,所述三䅙闸包括转盘以及均布于转盘上的三个用于控制人员通过的三个䅙杆。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固定桩内部设置有垃圾投放装置10,所述垃圾投放装置设置有活动挡板11。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停,所述驱动电机的侧边与转轴相连接,向转轴提供转动的动力,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转盘相连接,所述转轴带动转盘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转轴转动角度的角度编码器,所述角度编码器与控制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遮阳装置8为遮阳伞,所述遮阳伞为椭圆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固定桩内部设置有垃圾投放装置,避免随便乱扔垃圾,同时提高固定桩的利用率;2、本技术固定桩和主闸机的上方用连接杆9连接有遮阳装置8,所述遮阳装置给待通过的人员提供遮阳服务,避免待通过人员受到长时间的强光照射。3、本技术待通过人员待通行的人员将通过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脸识别或在指纹识别装置的指纹采集处输入指纹,将验证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人脸识别装置识别的人脸信息或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信息相符合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开启,驱动电机开始转动带动转轴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转盘开始转动,转盘转动之后,设置于转盘上的䅙杆进行转动,当角度编码器检测到转轴的转动角度转动到120°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转动,从而实现闸门旋转组件的启闭,使得人员在进行人脸识别或指纹采集符合之后即可在可移动人员通道内通行,并不需要通过用于推动辊杆才能开启闸门,降低了机械磨损,提高了三辊闸机芯的使用寿命及用户的体验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固定桩2、主闸机3以及设置于主闸机上的控制装置,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4,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左侧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5,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以及人脸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向控制装置传递检测的信息,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闸门旋转组件7,所述闸门旋转组件处于固定桩与主闸机之间,所述主闸机下方位置的前方设置有红外人员感应装置6,所述固定桩和主闸机的上方用连接杆9连接有遮阳装置8,所述遮阳装置给待通过的人员提供遮阳服务,这样的设置比较人性化,避免待通过人员受到长时间的强光照射。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闸门旋转组件为三䅙闸,所述三䅙闸转动连接与所述主闸机3的内侧边上,所述三䅙闸包括转盘以及均布于转盘上的三个用于控制人员通过的三个䅙杆。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固定桩内部设置有垃圾投放装置10,所述垃圾投放装置设置有活动挡板11。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停,所述驱动电机的侧边与转轴相连接,向转轴提供转动的动力,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转盘相连接,所述转轴带动转盘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转轴转动角度的角度编码器,所述角度编码器与控制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可移动人员通道中,所述遮阳装置8为遮阳伞,所述遮阳伞为椭圆形设置。其工作原理是,待通行的人员将通过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人脸识别或在指纹识别装置的指纹采集处输入指纹,将验证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人脸识别装置识别的人脸信息或指纹采集装置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信息相符合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开启,驱动电机开始转动带动转轴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转盘开始转动,转盘转动之后,设置于转盘上的䅙杆进行转动,当角度编码器检测到转轴的转动角度转动到120°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转动,从而实现闸门旋转组件的启闭,使得人员在进行人脸识别或指纹采集符合之后即可在可移动人员通道内通行。红外人员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带通行的人员距通道内距离,当红外人员感应装置测量到通道内的人员处于人脸识别范围内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人脸识别装置开始进行人脸识别,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的效率。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固定桩(2)、主闸机(3)以及设置于主闸机上的控制装置,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4),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左侧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5),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以及人脸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向控制装置传递检测的信息,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闸门旋转组件(7),所述闸门旋转组件处于固定桩与主闸机之间,所述主闸机下方位置的前方设置有红外人员感应装置(6),所述固定桩和主闸机的上方用连接杆(9)连接有遮阳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固定桩(2)、主闸机(3)以及设置于主闸机上的控制装置,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4),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左侧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5),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以及人脸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向控制装置传递检测的信息,所述主闸机上设置有闸门旋转组件(7),所述闸门旋转组件处于固定桩与主闸机之间,所述主闸机下方位置的前方设置有红外人员感应装置(6),所述固定桩和主闸机的上方用连接杆(9)连接有遮阳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移动人员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旋转组件为三䅙闸,所述三䅙闸转动连接与所述主闸机(3)的内侧边上,所述三䅙闸包括转盘以及均布于转盘上的三个用于控制人员通过的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成蔡冬冬金鹏吴东润高杰孙秋建陈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阿尔法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