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4313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均安装于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内腔顶部设有第一同步轮,所述主体框架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之间设有托盘抽屉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回收机构的设计,采用托盘推车,只需在设备外将托盘堆叠在推车上,需要更换物料的时候将图片推车更换即可,无需停止设备,换料快捷且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
本技术涉及托盘
,具体涉及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
技术介绍
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一经装上托盘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托盘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这种以托盘为基本工具组成的动态装卸方法,就叫做托盘作业。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随着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崛起,拥有高效率、节能降耗、节省人力的全自动化生产已成为趋势,全自动化生产中经常采用物料托盘的方式上料,后由机械手完成物料抓取,通常物料托盘上料都是设备停机然后采用人工上托盘,并且生产完成的空托盘的卸载需要单独的托盘支架,这样就需要两个托盘通道来完成上下托盘,这样的方式影响生产的效率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而且因为需要两个物料托盘通道占用较大空间。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通过回收机构的设计,采用托盘推车,只需在设备外将托盘堆叠在推车上,需要更换物料的时候将图片推车更换即可,无需停止设备,换料快捷且安全,以解决影响生产的效率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而且因为需要两个物料托盘通道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均安装于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内腔顶部设有第一同步轮,所述主体框架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之间设有托盘抽屉机构,所述主体框架内腔底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第二同步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主体框架顶部设有第一无杆气缸,所述主体框架内部设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主体框架内腔顶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侧还是也有第五同步轮,所述主体框架内腔底部设有第四同步轮,所述第五同步轮与第四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一无杆气缸顶部设有第三气缸。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扣压组、第二扣压组第一顶升组和第二顶升组,所述第一扣压组、第二扣压组第一顶升组和第二顶升组均设于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一扣压组和第二扣压组底部分别设有第六气缸和第七气缸,所述第六气缸和第七气缸顶部分别设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二扣压组底部设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升组包括第九气缸,所述第九气缸顶部设有第五气缸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顶升组包括第八气缸,所述第八气缸顶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四气缸。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内腔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有第三同步轮。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第二无杆气缸,所述第二无杆气缸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托盘导向块和第二托盘导向块,所述第二无杆气缸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分别设有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优选的,所述第三气缸一侧设有吸盘板,所述第五同步轮一侧设有第二气缸。优选的,所述吸盘板上设有吸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技术是通过回收机构的设计,采用托盘推车,只需在设备外将托盘堆叠在推车上,需要更换物料的时候将图片推车更换即可,无需停止设备,换料快捷且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托盘分离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托盘抽屉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托盘推车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吸盘示意图;图中:1主体框架、2第一导柱、3第一同步带、4第二导柱、5第一同步轮、6第一无杆气缸、7第一导杆、8第一气缸、9第五同步轮、10第三气缸、11吸盘板、12第二气缸、13第二同步带、14第二导杆、15第一顶升组、16第一扣压组、17第四同步轮、18第二扣压组、19支撑板、20第二顶升组、21第三同步轮、22电机、23第二同步轮、24伺服电机、25托盘抽屉机构、26第一隔板、27第四气缸、28第六气缸、29第三隔板、30第四隔板、31第七气缸、32第五气缸、33第二隔板、34第八气缸、35第九气缸、36第二无杆气缸、37滑轨、38滑块、39第十气缸、40第十一气缸、41第一托盘导向块、42第二托盘导向块、43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附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包括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所述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均安装于主体框架1上,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同步轮5,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同步轮23,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第二同步轮23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3,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第二同步轮23通过第一同步带3连接,所述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之间设有托盘抽屉机构25,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伺服电机24,所述伺服电机24与第二同步轮23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顶部设有第一无杆气缸6,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设有第一导杆7和第二导杆14,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一侧还是也有第五同步轮9,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第四同步轮17,所述第五同步轮9与第四同步轮17通过第二同步带13连接,所述第一无杆气缸6顶部设有第三气缸10。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扣压组16、第二扣压组18第一顶升组15和第二顶升组20,所述第一扣压组16、第二扣压组18第一顶升组15和第二顶升组20均设于主体框架1上,所述第一扣压组16和第二扣压组18底部分别设有第六气缸28和第七气缸31,所述第六气缸28和第七气缸31顶部分别设有第三隔板29和第四隔板30,所述第二扣压组18底部设有支撑板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升组15包括第九气缸35,所述第九气缸35顶部设有第五气缸32和第二隔板33,所述第二顶升组20包括第八气缸34,所述第八气缸34顶部设有第一隔板26和第四气缸2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一侧设有第三同步轮21。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第二无杆气缸36,所述第二无杆气缸36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托盘导向块41和第二托盘导向块42,所述第二无杆气缸36上设有滑轨37,所述滑轨37内部设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上分别设有第十气缸39和第十一气缸4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缸10一侧设有吸盘板11,所述第五同步轮9一侧设有第二气缸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有回收机构;/n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所述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均安装于主体框架(1)上,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同步轮(5),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同步轮(23),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第二同步轮(23)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3),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第二同步轮(23)通过第一同步带(3)连接,所述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之间设有托盘抽屉机构(25),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伺服电机(24),所述伺服电机(24)与第二同步轮(23)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顶部设有第一无杆气缸(6),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设有第一导杆(7)和第二导杆(14),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一侧还是也有第五同步轮(9),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第四同步轮(17),所述第五同步轮(9)与第四同步轮(17)通过第二同步带(13)连接,所述第一无杆气缸(6)顶部设有第三气缸(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有回收机构;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所述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均安装于主体框架(1)上,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同步轮(5),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同步轮(23),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第二同步轮(23)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3),所述第一同步轮(5)与第二同步轮(23)通过第一同步带(3)连接,所述第一导柱(2)和第二导柱(4)之间设有托盘抽屉机构(25),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伺服电机(24),所述伺服电机(24)与第二同步轮(23)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顶部设有第一无杆气缸(6),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设有第一导杆(7)和第二导杆(14),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一侧还是也有第五同步轮(9),所述主体框架(1)内腔底部设有第四同步轮(17),所述第五同步轮(9)与第四同步轮(17)通过第二同步带(13)连接,所述第一无杆气缸(6)顶部设有第三气缸(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推车来料循环回收托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扣压组(16)、第二扣压组(18)第一顶升组(15)和第二顶升组(20),所述第一扣压组(16)、第二扣压组(18)第一顶升组(15)和第二顶升组(20)均设于主体框架(1)上,所述第一扣压组(16)和第二扣压组(18)底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亚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合邦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