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05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包括一体成型呈块状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撑面和防转面、及自所述第一面贯穿至所述第二面的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孔壁在所述支撑面和所述防转面承受外部作用力时弹性形变。减震组件通过一体成型的弹性件作为缓冲吸能的结构件,以减低儿童童车中车轮组件与底盘架之间的安装高度,整体安装效果好。弹性件整体弹性形变吸能缓冲,减震效果好且安装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
本技术涉及儿童童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拖车式儿童童车包括车架、车轮组件、连接车架和车轮组件的减震组件,减震组件采用压缩弹簧或阻尼弹簧等机构进行减震。然而,减震组件所需的安装空间大,导致车架与车轮组件之间的安装空间变大,导致车架的整体高度大,拖动过程中的运行稳定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包括一体成型呈块状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撑面和防转面、及自所述第一面贯穿至所述第二面的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孔壁在所述支撑面和所述防转面承受外部作用力时弹性形变。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孔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弹性件所承受的压力方向垂直或倾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减震孔内的至少一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减震孔的延伸方向。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强筋平行于所述支撑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支撑部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另一端的防转部,所述减震孔贯穿所述主体部,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外表面,所述防转面位于所述防转部的外表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锥体部和相交至所述第一锥体部的第二锥体部,所述第一锥体部向所述支撑部方向的横截面宽度尺寸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锥体部向所述防转部方向的横截面宽度尺寸逐渐减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设置为平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转面设置为防转曲面,所述防转曲面中至少部分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自第一面贯穿至所述第二面的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位于所述防转面和所述减震孔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安装座和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转轴销,所述安装座配置有限位曲面,至少部分所述限位曲面的曲率中心线相对偏离,所述转轴销穿插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所述防转面与所述限位曲面配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减震组件通过一体成型的弹性件作为缓冲吸能的结构件,以减低儿童童车中车轮组件与底盘架之间的安装高度,整体安装效果好。弹性件整体弹性形变吸能缓冲,减震效果好且安装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儿童童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去除车身套的儿童童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减震组件、刹车组件及连杆组件连接于底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减震组件及连杆组件连接于底盘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刹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身套10;罩体11;透光部12;底盘架20;车轮组件30;减震车轮31;车轴32;车身架40;第一支架部41;第二支架部42;转接杆43;锁定组件44;扶手部45;扶手杆451;柔性套452;减震组件50;弹性件501;主体部51;第一锥体部511;第二锥体部512;支撑部52;支撑面521;防转部53;防转面531;防转曲面5311;转轴孔532;减震孔54;加强筋55;第一面56;连杆组件60;第一连接架61;安装座611;转轴销612;限位曲面613;第二连接架62;调节架63;第一调节板631;第二调节板632;锁定件633;刹车组件70;刹车架71;活动座711;锁定销712;刹车盘72;锁定槽721;前轮组件80;牵引架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减震组件50包括一体成型呈块状的弹性件501。所述弹性件501包括第一面56、与所述第一面56相对设置的第二面、连接第一面56和第二面的支撑面521和防转面531、及自所述第一面56贯穿至所述第二面的减震孔54,所述减震孔54孔壁在所述支撑面521和所述防转面531承受外部作用力时弹性形变。弹性件501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的结构件,弹性件501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压缩形变并形成复位的弹性预紧力。弹性件501由自身弹性形变以形成不同的弹性缓冲力,安装空间小且结构简单。减震组件50通过一体成型的弹性件501作为缓冲吸能的结构件,以减低儿童童车中车轮组件30与底盘架20之间的安装高度,整体安装效果好。弹性件501整体弹性形变吸能缓冲,减震效果好且安装便捷。第一面56和第二面位于弹性件501的主平面,以限定弹性件501的厚度,尺寸限定效果好。支撑面521和防转面531相对设置且分别作为减震组件的受力面,以接收连接部位所传递的作用力,接触面积大,力传递效果好。将减震组件50应用于儿童童车,以使儿童童车在运行过程中行进平稳,减震效果好。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折叠移动拖车式儿童童车,儿童童车包括车身套10、底盘架20、车轮组件30和安装于所述底盘架20的车身架40。所述儿童童车还包括减震组件50、安装于所述车轮组件30的刹车组件70和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轮组件30的连杆组件60,所述连杆组件60的另一端倾斜连接至所述底盘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呈块状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撑面和防转面、及自所述第一面贯穿至所述第二面的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孔壁在所述支撑面和所述防转面承受外部作用力时弹性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儿童童车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呈块状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支撑面和防转面、及自所述第一面贯穿至所述第二面的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孔壁在所述支撑面和所述防转面承受外部作用力时弹性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弹性件所承受的压力方向垂直或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减震孔内的至少一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减震孔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筋平行于所述支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支撑部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另一端的防转部,所述减震孔贯穿所述主体部,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外表面,所述防转面位于所述防转部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里·弗兰克·莫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汉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