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冲床气动脱模机构
本技术属于脱模机构
,特别是涉及卧式冲床气动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钢锭浇注完毕至脱模的时间,从一桶钢最后一支(下注盘)钢锭浇注完毕至第一支锭开始脱模(脱帽)的时间称为钢锭的传搁时间。镇静钢钢锭,要求钢锭本体全部凝固方能开始脱保温帽,半镇静钢钢锭和沸腾钢钢锭的凝固层达到一定厚度即可脱模。各种钢锭在模内的传搁时间取决于钢锭的凝固速度或完全凝固时间,可根据经验计算或实验确定。小型钢厂生产单重3t以下的钢锭,一般以通用桥式起重机附加的脱模(锭)夹具或吊具完成脱模作业。用车注法生产大钢锭的钢厂在脱模跨间采用脱模(锭)机作业。现有的大多脱模机构在固定模具时都使用螺杆进行夹紧,较为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卧式冲床气动脱模机构,通过蜗杆、转动杆,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卧式冲床气动脱模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槽道,固定座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槽道的两侧转动配合有蜗杆,蜗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 ...
【技术保护点】
1.卧式冲床气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n固定座(1)的中部开设有槽道(2),固定座(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槽道(2)的两侧转动配合有蜗杆(4),蜗杆(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n槽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槽道(2)的中部转动配合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周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9),转动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面齿轮(10),蜗杆(4)一侧转动配合有蜗轮(11);/n滑槽(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2),滑槽(3)的中部滑动配合有连接座(13),蜗杆(4)与蜗轮(11)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冲床气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
固定座(1)的中部开设有槽道(2),固定座(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槽道(2)的两侧转动配合有蜗杆(4),蜗杆(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
槽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槽道(2)的中部转动配合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周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9),转动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面齿轮(10),蜗杆(4)一侧转动配合有蜗轮(11);
滑槽(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2),滑槽(3)的中部滑动配合有连接座(13),蜗杆(4)与蜗轮(11)啮合,连接座(13)的上侧滑动配合有夹持杆(14),连接座(13)的一侧滑动配合有滑杆(15),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夹持杆(14)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15)适配的卡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君,赵威,
申请(专利权)人:颌诚浙江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