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海坤专利>正文

仪表转盘式计数器的数据无源记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25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仪表转盘式计数器的数据无源记忆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标有刻度的转盘,分别与转盘和仪表连接的主动齿轮及多个受上一级转盘驱动的进位齿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相邻转盘之间及最低位转盘前侧各装有一个传感器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多个读数用的传感器,各电路板均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未通电源情况下仍可准确记数,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读出准确数值,无须进行人工校对,可靠性高,误差小且易于实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盘式计数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通电或断电状态下均可准确记忆计量读数的仪表转盘式计数器的数据无源记忆装置。转盘式计数器在仪表中的应用很广,如电表、水表、燃气表及汽车公里表等,其基本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把计数器中的数据转成电信号读出的场合很多。目前,从计数器中读数的电子读数装置的原理如下在转盘式计数器的最低位转盘即A转盘(见图2)上装有一个传感器,A盘每转一周,发出一个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通过传输线路传到一个电子读数装置进行计数,电子读数装置再根据记录的脉冲信号数量转换成要求的数据传送到自动控制设备。传感器主要采用光电传感器和磁感应(磁铁、干簧管)传感器。现时电子读数装置的缺点,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持续不断提供电源,浪费能源,加速电子元器件的老化,缩短了电子读数装置的寿命。二、一旦有过电源中断,将导致电子读数装置读出的数据与仪表中的真正读数不相符(因仪表在断电后仍在运转),这种情况下,电子读数装置读出的数据等于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在燃气表、水表的自动抄表系统中常出现上述问题。现时的解决办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如三个月,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自动抄表的数据和仪表中的真正数据的校对,既费时又费力。三、无法判断转盘式计数器是正向还是反向转动,因而难以避免盗用资源现象发生。如要解这个问题,需另加方向判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未通电源情况下仍可准确记数,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读出准确数值,无须进行人工校对,可靠性高,误差小及易于实施的仪表转盘式计数器的数据无源记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仪表转盘式计数器的数据无源记忆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标有刻度的转盘,分别与转盘和仪表连接的主动齿轮及多个受上一级转盘驱动的进位齿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相邻转盘之间及最低位转盘前侧各装有一个传感器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多个读数用的传感器,各电路板均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机械接触式传感器及磁感应传感器。根据所使用传感器的不同,转盘两侧面可分别设置成对应于光电传感器的穿透式,对应于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黑白图案式以及对应于机械接触式传感器的接触面通断式。每个转盘上的0~9数字刻度用四位二进制数码表示,二进制中的0或1可用高、低电压表示,高、低电压则由传感器提供。每一位二进制用两个传感器读数,在触发电路发出的选择控制信号控制下由其中一个传感器读出。转盘两侧对应于转盘上的数字刻度设有十个二进制读数区,各读数区图案不同,每个读数区的圆心角为36°。在每个传感器电路板上设有与转盘上的二进制读数区对应的四对共8个传感器,两对传感器的间的夹角小于36°,且在非进位状态下,每对传感器中的一个在读数刻度内,另一个则在刻度减1的范围内。所述选择控制信号由最低位转盘产生,在该转盘刻度9到刻度0之间某位置为选择控制信号的一个状态,其它为另一个状态。本专利技术的贡献在于,它完全克服了现有仪表转盘式计数器读出装置的种种缺陷,并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平时无需通电源,只在需读数时才通电源,既节能,又增加了电子元件的寿命,使本装置更加耐用。2、记数准确无误,无论任何情况下,仪表上看到的读数即是本装置读出的数据,无须进行人工校对。3、只要读出两次数据(读出时隔一段时间)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是正向或反向转动,达到防盗用记录资源的作用。4、只要传感器选择合适,就会保证其可靠性。5、误差小,理论上误差的大小只取决于最低位转盘转到刻度0的分界线的精度。6、可按精度要求,达到理想的精度,只要增加小数点后位的转盘即可。7、对加工精度不高,容易实现产业化。以下将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现有转盘式计数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转盘式计数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与光电传感器配合的转盘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与图4中的转盘侧面结构对应的光电传感器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与机械接触式传感器配合的转盘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与图6中的转盘侧面结构对应的机械接触式传感器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转盘运转过程中其侧面图案与传感器相对位置变化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如图示,本专利技术的仪表转盘式计数器的数据无源记忆装置的转盘式计数器与现有产品结构基本相同,它包括多个转盘1,主动齿轮2及多个进位齿轮3,其中转盘1根据计数精度设置,本例中共设有A、B、C、D、E、F、G七个转盘(见图2),每个转盘的环面上都标有0~9的数字刻度,最低位的转盘A与主动齿轮2连为一体,主动齿轮则与仪表的驱动齿轮连接。在转盘外侧每两个转盘之间装有一个进位齿轮3,每个进位齿轮都受较低一位的转盘驱动而带动较高一位的转盘进位。当A转盘转到刻度9后开始带动进位齿轮,进位齿轮带动B转盘转动(即进位),当A转盘转到刻度0时,B转盘到达原刻度加1的状态,即A盘每转一周,B盘的刻度加1。在A转盘刻度0~9之间,B、C、D、E、F、G不动,我们称之为B、C、D、E、F、G的稳定状态。C、D、E、F的转动原理与B转盘一致,G转盘也类似,只是在它的高位没有要带动的进位齿轮。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在于,在每两个相邻转盘之间及最低位转盘前侧各装有一个传感器电路板4,传感器电路板的一端固定到设有控制电路6的电路板上61上,另一端固定到连接板9上。在每个传感器电路板4上装有多个读数用的传感器5,该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机械接触式传感器、磁感应传感器及其它合适的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读出每个转盘在不同位置的读数。为此,转盘两侧也必须设有相应的结构。根据所使用传感器的不同,转盘1两侧面可分别设置成穿透式、黑白图案式、接触面通断式,它们分别对应于光电传感器、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以及机械接触式传感器,通过光电传感器所发射的光穿透或不穿透转盘侧面;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发射的光从转盘侧面的黑白图案反射或不反射以及机械接触式传感器与转盘侧面敷铜图案的接触或不接触,即可读出相应的数据。上述转盘两侧的结构设计是为了准确反映并直接读出转盘的实际数值。为此,本专利技术将每个转盘上的0~9数字刻度用四位二进制的十六种组合中选出的十种组合表示,例如8421码(后面为说明方便,所使用的就是8421码,在实际中,可根据物理结构,选择其它码来表示),而二进制中的0或1可用高、低电压来表示,高、低电压则用类似开关的传感器来表示。本装置就是利用转盘转到不同的位置,四个传感器根据转盘上不同位置的不同状态(如白或黑、穿透或不穿透、有无磁性,接触面通断等)来表示开或关。通过四对传感器表示的0、1组合来表示0~9的数字。根据上述原理,数据的记忆只与传感器和转盘的相对位置有关,在非读数状态下是不需要任何电源的。转盘1两侧的具体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对应于转盘上的数字刻度设有十个二进制读数区11,每个读数区的圆心角为36°,各读数区图案不同,每个读数区设有四个环带12,阴影环带为白色,其余为黑色。它们表示十种二进制组合。如图5所示,对应于上述转盘侧面结构,本专利技术在每个传感器电路板上设有与转盘上的二进制读数区对应的四对共8个传感器,由于转盘转动是连续性的,在两个读数区的交界处必定有个读数的选择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本专利技术的要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仪表转盘式计数器的数据无源记忆装置,包括多个标有刻度的转盘(1),分别与转盘和仪表连接的主动齿轮(2)及多个受上一级转盘驱动的进位齿轮(3),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相邻转盘之间及最低位转盘前侧各装有一个传感器电路板(4),电路板上装有多个读数用的传感器(5),各电路板均与控制电路(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坤
申请(专利权)人:黄海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