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277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包括:系统基座、第一活动挡板门、第二活动挡板门以及限压组件。其中,系统基座具有烟气滞留腔,烟气滞留腔上开设有烟气进口、第一烟气出口、第二烟气出口以及旁路出口,烟气滞留腔包括压力腔、第一辅助副腔以及第二辅助副腔。第一辅助副腔上开设有滑动引导槽,滑动引导槽包括偏摆引导槽以及升降引导槽;第一活动挡板门具有挡板门本体及设于挡板门本体上的滑动引导部。限压组件包括分隔架以及限压卡块,分隔架设于压力腔内,限压卡块通过伸缩弹性件安装在分隔架上,挡板门本体开设有与限压卡块配合的卡块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有效进行开合转换,且可以同时对双吸收塔进行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干法脱硫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
技术介绍
脱硫烟气系统为锅炉风烟系统的延伸部分,主要由烟气进口挡板门(原烟气挡板门)、出口挡板门(净烟气挡板门)、旁路挡板门、增压风机、吸收塔、GGH(气-气换热器)、烟道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从锅炉引风机后烟道引出的烟气,通过增压风机升压,烟气换热器(GGH)降温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内与雾状石灰石浆液逆流接触,将烟气脱硫净化,经除雾器除去水雾后,又经GGH升温至大于75℃,再进入净烟道经烟囱排放。在FGD烟气系统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有这样的技术要求:旁路挡板需要具有快开功能,快开时间要小于10S,挡板的调整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为75S,在事故情况下约为3至10S。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对废气的处理能力,在整个废气处理系统中,厂方通常会考虑配置“双吸收塔”的架构。因此,如何设计开发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FGD烟气系统,当FGD装置发生故障和停运时,旁路挡板门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开合转换,且可以同时将两个吸收塔的烟气入口封堵住,这是需要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当FGD装置发生故障和停运时,旁路挡板门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开合转换,且可以同时将两个吸收塔的烟气入口封堵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包括:系统基座、第一活动挡板门、第二活动挡板门以及限压组件;所述系统基座具有烟气滞留腔,所述烟气滞留腔上开设有烟气进口、第一烟气出口、第二烟气出口以及旁路出口,所述烟气滞留腔包括压力腔、第一辅助副腔以及第二辅助副腔,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安装于所述第一辅助副腔内,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安装于所述第二辅助副腔内,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与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配合进行封堵或打开所述旁路出口;所述第一辅助副腔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辅助副腔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辅助副腔上开设有滑动引导槽,所述滑动引导槽包括偏摆引导槽以及升降引导槽;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具有挡板门本体及设于所述挡板门本体上的滑动引导部;所述滑动引导部上设有偏摆滚轮和升降滚轮,所述偏摆滚轮收容于所述偏摆引导槽内,所述升降滚轮收容于所述升降引导槽内;所述限压组件包括分隔架以及限压卡块,所述分隔架设于所述压力腔内,所述限压卡块通过伸缩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分隔架上,所述挡板门本体开设有与所述限压卡块配合的卡块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架上设有阻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摆滚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升降滚轮的直径,所述偏摆滚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升降引导槽的槽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弹性件为弹簧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滑动引导部,两侧所述滑动引导部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辅助副腔的腔壁两侧的所述滑动引导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与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的四周设有橡胶密封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基座在所述第一烟气出口与所述第二烟气出口处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开设有连接螺纹。综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第一活动挡板门与第二活动挡板门可以有效地进行开合转换,且可以同时对两个吸收塔进行封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的正视图;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活动挡板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A处的放大图;图6为第一活动挡板门在变换封堵过程的状态图(一);图7为第一活动挡板门在变换封堵过程的状态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10,其包括:系统基座100、第一活动挡板门200、第二活动挡板门300以及限压组件400。其中,如图2及图3所示,系统基座100具有烟气滞留腔110,烟气滞留腔上开设有烟气进口500、第一烟气出口600、第二烟气出口700以及旁路出口800,烟气滞留腔110包括压力腔120、第一辅助副腔130以及第二辅助副腔140,第一活动挡板门200安装于第一辅助副腔130内,第二活动挡板300门安装于第二辅助副腔140内,第一活动挡板门200与第二活动挡板门300配合进行封堵或打开旁路出口800。系统运行时,烟气进口500与锅炉风烟系统连接,第一烟气出口600与其中一个吸收塔连接,第二烟气出口700与另一个吸收塔连接,旁路出口800与烟囱烟道连接。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第一活动挡板门200与第二活动挡板门300将旁路出口800封堵,第一烟气出口600和第二烟气出口700处于开启状态,从锅炉风烟系统引入的烟气通过烟气进口500进入烟气滞留腔110,再通过第一烟气出口600和第二烟气出口700排向吸收塔。要说明的是,第一辅助副腔130的结构与第二辅助副腔140的结构相同,第一活动挡板门200的结构与第二活动挡板门300的结构相同。为避免重复冗余的说明,下文将以第一辅助副腔130和第一活动挡板门200为例,对其进行具体说明,第二辅助副腔140和第二活动挡板30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以分别参照第一辅助副腔130和第一活动挡板门200。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辅助副腔130上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基座、第一活动挡板门、第二活动挡板门以及限压组件;/n所述系统基座具有烟气滞留腔,所述烟气滞留腔上开设有烟气进口、第一烟气出口、第二烟气出口以及旁路出口,所述烟气滞留腔包括压力腔、第一辅助副腔以及第二辅助副腔,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安装于所述第一辅助副腔内,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安装于所述第二辅助副腔内,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与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配合进行封堵或打开所述旁路出口;/n所述第一副腔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辅助副腔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挡板门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的结构相同;/n所述第一辅助副腔上开设有滑动引导槽,所述滑动引导槽包括偏摆引导槽以及升降引导槽;/n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具有挡板门本体及设于所述挡板门本体上的滑动引导部;所述滑动引导部上设有偏摆滚轮和升降滚轮,所述偏摆滚轮收容于所述偏摆引导槽内,所述升降滚轮收容于所述升降引导槽内;/n所述限压组件包括分隔架以及限压卡块,所述分隔架设于所述压力腔内,所述限压卡块通过伸缩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分隔架上,所述挡板门本体开设有与所述限压卡块配合的卡块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吸收塔的半干法FGD烟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基座、第一活动挡板门、第二活动挡板门以及限压组件;
所述系统基座具有烟气滞留腔,所述烟气滞留腔上开设有烟气进口、第一烟气出口、第二烟气出口以及旁路出口,所述烟气滞留腔包括压力腔、第一辅助副腔以及第二辅助副腔,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安装于所述第一辅助副腔内,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安装于所述第二辅助副腔内,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与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配合进行封堵或打开所述旁路出口;
所述第一副腔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辅助副腔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挡板门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辅助副腔上开设有滑动引导槽,所述滑动引导槽包括偏摆引导槽以及升降引导槽;
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具有挡板门本体及设于所述挡板门本体上的滑动引导部;所述滑动引导部上设有偏摆滚轮和升降滚轮,所述偏摆滚轮收容于所述偏摆引导槽内,所述升降滚轮收容于所述升降引导槽内;
所述限压组件包括分隔架以及限压卡块,所述分隔架设于所述压力腔内,所述限压卡块通过伸缩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分隔架上,所述挡板门本体开设有与所述限压卡块配合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兰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