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口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58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吻合口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第一固定件;操作组件,包括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与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操作件与第一操作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操作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环绕管状组织的外壁,所述第二操作件至少部分伸出于体外;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操作件分离,所述第一固定件呈不封闭的条状而可脱离管状组织的外壁。在需要移除该装置时,在体外操作第二操作件,可以使得第一固定件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从而实现在体外操作即可以将吻合口保护装置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吻合口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吻合口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肠道进行切割缝合手术后,为了避免排泄物对吻合口施加张力、或为了避免排泄物污染吻合口而造成吻合口感染,一般都需要对吻合口进行保护。现有的吻合口保护方式一般为:在肠道内部设置管状保护套,保护套覆盖肠道内表面对应于吻合口的位置,通过保护套将排泄物引流至人体外,可以有效保护吻合口。为了将保护套更好地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需要在保护套的外部设置固定带。在吻合口生长恢复后,可以将固定带和保护套一起从体内移除。然而,现有技术中,在移除固定带和保护套时,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并且需要医生使用器械进入到人体内进行固定带和保护套的移除,操作复杂,并且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吻合口保护装置,直接在体外操作即可以将吻合口保护装置移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吻合口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位于管状组织内部与吻合口相对应的位置;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操作组件,包括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操作件与所述第一操作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操作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环绕所述管状组织的外壁,所述第二操作件至少部分伸出于体外;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操作件分离,所述第一固定件呈不封闭的条状而可脱离所述管状组织的外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件为管状,所述第一操作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操作件的外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操作件在其第一端处的轴向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操作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件可旋转,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操作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通过螺纹相互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杆,所述第二螺纹部为螺纹孔,或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部为螺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操作件的第二端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二端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操作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二端的外部,且所述操作手柄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二端的内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端面与所述操作手柄的端面相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卡环,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卡环,且所述卡环卡设于所述卡槽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操作件的第一端的外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卡环,所述第一操作件设置有与所述卡环相配合的卡槽,或,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操作件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套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磁性吸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操作件包括:可充气的球囊,与所述第一操作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球囊包括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球囊的内部连通,配置为对所述球囊充气或放气;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球囊配合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球囊处于第三状态,所述球囊与所述球囊配合部相对固定,所述充气管的第二端伸出于体外,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球囊处于第四状态,所述球囊可与所述球囊配合部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囊的内部设置有配合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球囊配合部插入所述配合孔中;或所述球囊配合部设置有配合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球囊插入所述配合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操作件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位于体外。通过采用本技术,在需要将保护装置设置于吻合口处时,将第二操作组件与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固定件环绕于管状组织的外壁而将保护套固定于需要的位置,需要移除该装置时,在体外操作第二操作件,可以使得第一固定件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即第一固定件呈不封闭的条状而可与管状组织的外壁分离,可以通过第一操作件将第一固定件一起取出,从而实现在体外操作即可以将吻合口保护装置移除,无需采用二次手术,操作简单,也避免了对患者的二次创伤。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吻合口保护装置设置于肠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组件和操作组件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组件和操作组件配合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操作件的螺纹孔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吻合口保护装置设置于肠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吻合口保护装置的爆炸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吻合口保护装置设置于肠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吻合口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吻合口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保护套4第二操作件(实施例1、2)11支撑件41操作件的第一端2第一固定件42操作手柄21第一固定块43第二螺纹部22第一连接件5第二操作件(实施例3)23第一螺纹部51球囊24卡环52充气管25球囊配合部6第二操作件(实施例4)26操作件配合部8第二固定件3第一操作件81第二固定块31第一操作件的第一端82第二连接件32台阶部9肠道组织33第一操作件的卡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吻合口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保护套、第一固定件和操作组件。所述保护套位于管状组织内部与吻合口相对应的位置,保护套对吻合口的内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在引导管状组织内容物通过的过程中不会污染吻合口。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保护套,位于管状组织内部与吻合口相对应的位置;/n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n操作组件,包括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操作件与所述第一操作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固定;/n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操作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环绕所述管状组织的外壁,所述第二操作件至少部分伸出于体外;/n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操作件分离,所述第一固定件呈不封闭的条状而可脱离所述管状组织的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套,位于管状组织内部与吻合口相对应的位置;
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操作组件,包括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操作件与所述第一操作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操作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环绕所述管状组织的外壁,所述第二操作件至少部分伸出于体外;
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操作件分离,所述第一固定件呈不封闭的条状而可脱离所述管状组织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件为管状,所述第一操作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操作件的外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操作件在其第一端处的轴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件可旋转,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操作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通过螺纹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杆,所述第二螺纹部为螺纹孔,或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部为螺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件的第二端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二端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二端的外部,且所述操作手柄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二端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端面与所述操作手柄的端面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腾
申请(专利权)人: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