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4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包括一对组织固定外环以及设置在两组织固定外环之间的连接内环,组织固定外环套设在连接内环的外部,并与连接内环可分离连接,组织固定外环与另一个组织固定外环相对的一端设有组织对合面,吻合支架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吻合口痊愈之前对管腔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支撑,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促进组织愈合;可生物降解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自然降解,最终实现无异物残留的组织吻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吻合
,涉及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
技术介绍
在结直肠手术中,为了恢复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需要对肠道进行病变部位的切除和残余肠道的吻合,重新形成结构通畅、功能正常的肠道。肠道吻合的效果决定手术的质量,并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情况,因此改进和创新吻合技术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组织吻合术包括手工缝线吻合和机械吻合器吻合。其中,手工缝线吻合在操作上较为复杂费时,并且对医生的操作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机械吻合器吻合是通过吻合钉及相应的辅助器械来实现肠道吻合,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然而,吻合器价格昂贵,且吻合钉的残留易引发组织局部炎症反应的产生,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仍然无法避免。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肠道吻合技术,能够完成无异物残留的组织吻合,以提高结直肠手术的安全性和肠道重建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利用该吻合支架来吻合组织,能够降低吻合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且在组织完成结构重建之后,支架逐步降解消失,无异物留存体内,进而消除体内异物长期残留,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管腔组织的吻合质量,解决了现有的吻合方式所存在的异物残留和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该吻合支架包括一对组织固定外环以及设置在两组织固定外环之间的连接内环,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套设在连接内环的外部,并与连接内环可分离连接,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与另一个组织固定外环相对的一端设有组织对合面,所述的吻合支架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组织固定外环用于固定组织,并且两个组织固定外环左右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内环包括环形件以及一对分别设置在环形件两端并与相应一侧的组织固定外环相适配的连接杆组件。两个连接杆组件左右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组件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匀布设在环形件端部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开设有吻合槽,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的内侧沿轴向设有多个与连接杆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与吻合槽相适配的吻合键。吻合槽开设在连接杆上与环形件相背离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组件包括至少4个连接杆,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的内侧开设有至少4个滑槽。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杆斜坡,所述的吻合键的端部设有吻合键斜坡。连接杆斜坡便于连接杆插入组织固定外环内,吻合键斜坡便于连接杆滑过吻合键后使吻合槽与吻合键卡合。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滑键。防滑键优选为立体防滑键。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滑键位于吻合槽与环形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2个防滑键。进一步地,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与另一个组织固定外环相背离的一端设有弧面。弧面便于将组织固定外环插入待吻合管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为可降解镁合金、可降解锌合金或可降解聚合物。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较为合适的机械性能,植入人体后可完全降解,降解产物可被人体吸收或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不会在人体内长期留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组织吻合支架,其典型材料为镁合金。镁的标准平衡电位较低(-2.37V),在腐蚀介质中极易发生电偶腐蚀,因此,耐蚀性差严重制约镁合金在工程领域内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工程镁合金的一大缺点。然而,在生物医用领域,正好利用镁合金易腐蚀这一特点来制备可降解的医疗器械,从而打破传统医疗器械的应用模式。镁合金在含有Cl-的电解质如血液和人体体液中的腐蚀过程遵循如下电化学反应式:阳极反应:Mg→Mg2++2e阴极反应:2H2O+2e→2OH-+H2↑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腐蚀产物:Mg2++2OH-→Mg(OH)2↓在含有Cl-的电介质中,Mg(OH)2腐蚀层受到Cl-的侵蚀,生成易溶解的MgCl2。从而促进镁合金的腐蚀:2Cl-+Mg(OH)2→MgCl2+2OH-由于镁是人体必需元素,利用镁材料做植入器械时,会有很多附加的效应。体内会保持稳定的镁存在,如果人体缺镁,自动会吸收;如果镁过量,就通过尿液等途径排泄掉。因此,镁不会在人体内聚集。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时,连接内环两端的连接杆分别插入两个组织固定外环内,通过连接杆在滑槽内的滑动使两个组织固定外环对合,并使吻合槽与对应的吻合键连接锁定,从而实现管腔组织的加压吻合。具体而言,在进行吻合手术时,先测量需要吻合的管腔直径,再选择相应尺寸的支架;将组织固定外环从弧面端插入待吻合管腔内,并预留一段合适尺寸的管腔沿着组织对合面折入组织固定外环内;将连接杆沿滑槽插入组织固定外环中,另一端管腔用相同方式套在第二个组织固定外环上后,将另一端连接杆插入第二个组织固定外环中,通过连接杆滑动距离的变化来调节外环对合的压力,最后吻合槽与吻合键连接锁定;两端管腔在两个组织固定外环的机械压力作用下紧密对合,支架施加的压力既保证组织能够逐步融合,同时使组织的血供正常以保持组织的活性;另外,吻合支架在吻合口痊愈之前对管腔组织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支撑,以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可生物降解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自然降解吸收,最终实现无异物残留的组织吻合。该吻合支架可用于肠道、食管、血管等人体所有管腔组织的加压吻合,易于操作,使用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还能根据组织尺寸设计成不同的支架型号,满足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管腔在机械压力的作用下完成组织融合,操作简单,吻合成功率高,降低了吻合术难度,也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可用于肠道、食管、血管等人体所有管腔组织的加压吻合,适用于腹腔镜手术环境下的组织吻合;2)吻合支架在吻合口痊愈之前对肠道组织提供生物力学支撑,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且吻合支架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在组织完成结构重建之后支架自然降解消失,不会产生异物残留;3)吻合支架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可设计成不同的结构尺寸,满足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组织对合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内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应用时,管腔吻合及支架降解消失过程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组织固定外环、101—组织对合面、102—弧面、2—环形件、3—连接杆、301—连接杆斜坡、4—吻合槽、5—滑槽、6—吻合键、601—吻合键斜坡、7—防滑键、8—管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吸收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包括一对组织固定外环1以及设置在两组织固定外环1之间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吻合支架包括一对组织固定外环(1)以及设置在两组织固定外环(1)之间的连接内环,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1)套设在连接内环的外部,并与连接内环可分离连接,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1)与另一个组织固定外环(1)相对的一端设有组织对合面(101),所述的吻合支架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吻合支架包括一对组织固定外环(1)以及设置在两组织固定外环(1)之间的连接内环,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1)套设在连接内环的外部,并与连接内环可分离连接,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1)与另一个组织固定外环(1)相对的一端设有组织对合面(101),所述的吻合支架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内环包括环形件(2)以及一对分别设置在环形件(2)两端并与相应一侧的组织固定外环(1)相适配的连接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组件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匀布设在环形件(2)端部的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上开设有吻合槽(4),所述的组织固定外环(1)的内侧沿轴向设有多个与连接杆(3)相适配的滑槽(5),所述的滑槽(5)内设有与吻合槽(4)相适配的吻合键(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加压式管腔组织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组件包括至少4个连接杆(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琳张成宋成利谭力中沈俊杰樊伟伟李君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