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2277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豌豆浸泡、制备豌豆糊、调节pH、调节温度、中和、沉淀并重新溶解、杀菌、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拥有低含量的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豌豆分离蛋白产品,同时加工过程中不包括有机溶剂和酶制剂的使用,该产品的泥土味、干草味、硬纸板味等挥发性异味显著降低,实现了豌豆分离蛋白的低异味化,而且工艺符合绿色生产标准。

A method for removing 2-methoxy-3-isopropyl - (5 / 6) - methylpyrazine from pea protein iso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
技术介绍
豌豆蛋白富含人体必需的所有氨基酸,属于全价蛋白质,植酸盐含量和致敏性较低,且具有非转基因标签。由于豌豆中蛋白质的高营养价值和作为作物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全球豌豆蛋白消费市场增长迅速。豌豆蛋白基食品备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口感和风味是制约其扩大消费群体的首要因素。与豌豆蛋白相关的挥发性异味通常被描述为青草味、泥土味、干草味、硬纸板味等,其气味特征是多种挥发性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部分挥发物是豌豆固有的,部分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是豌豆中固有的异味物质,生成于豌豆的成熟阶段。在豌豆分离蛋白的加工过程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被完全富集到了蛋白质体系中,乳清中并未鉴定到该物质的存在。在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以低浓度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豌豆浸泡:将豌豆用去离子水浸泡,得到浸泡后的豌豆;/n制备豌豆糊:将浸泡后的豌豆加入去离子水,打浆,得到豌豆糊;/n调节pH:调节豌豆糊的pH至7.0~9.0,搅拌1~2h后,离心取上层清液,即为豌豆浆;/n调节温度:将豌豆浆加热至50~90℃,保持5~30min,冷却至室温;/n中和、沉淀并重新溶解:将冷却后的豌豆浆调节至pH 4.5~5.0,离心取下层沉淀,加入去离子水,中和至pH 7.0~7.5;/n杀菌、干燥:将中和液加热至120~140℃,保持0.5~2min,闪蒸降温至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豌豆浸泡:将豌豆用去离子水浸泡,得到浸泡后的豌豆;
制备豌豆糊:将浸泡后的豌豆加入去离子水,打浆,得到豌豆糊;
调节pH:调节豌豆糊的pH至7.0~9.0,搅拌1~2h后,离心取上层清液,即为豌豆浆;
调节温度:将豌豆浆加热至50~90℃,保持5~30min,冷却至室温;
中和、沉淀并重新溶解:将冷却后的豌豆浆调节至pH4.5~5.0,离心取下层沉淀,加入去离子水,中和至pH7.0~7.5;
杀菌、干燥:将中和液加热至120~140℃,保持0.5~2min,闪蒸降温至50~60℃,喷雾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豌豆浸泡中,豌豆浸泡的温度为室温,浸泡时间为1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豌豆糊中,浸泡后的豌豆与去离子水的料水比为按照g:mL计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中,还包括将豌豆糊的pH调节至7.0~9.0,搅拌1~2h后,离心取上层清液,即为豌豆浆,其中,pH为8.0,搅拌时间为1h,NaOH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猛华欲飞孔祥珍陈业明李兴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