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08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9
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属于植物蛋白的加工技术领域。其通过大豆水提物的制备、大豆蛋白液的制备、蛋白溶液体系的制备和热处理最终得到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分子水解、聚合和交联的原理,制得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其可作为人造素肉的基料或动物蛋白的替代品,可有效弥补我国在动物蛋白资源方面的不足,在环保、绿色、健康方面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属于植物蛋白的加工

技术介绍
植物蛋白的资源利用率高,来源丰富,如大豆蛋白、花生蛋白、葵花籽蛋白、芝麻蛋白和核桃蛋白等。利用植物蛋白发展素肉制品产业,使其成为动物蛋白的替代品,可有效弥补我国在动物蛋白资源方面的不足。最为重要的是,对地球环境和动物友好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素肉制品市场广阔,主要消费人群为素食者,或者因健康、道德、环保等原因减少肉类消费的非素食者。素肉制品不仅满足消费者对肉感的追求,还有降低胆固醇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长期食用植物蛋白可有效规避食用动物肉的风险,防治慢性疾病,符合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的追求。此外,肉类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排放物,这也促使各国消费者转向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大豆还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6%~40%,氨基酸组成均衡,是植物中唯一类似于动物蛋白的完全蛋白质。和食用动物蛋白相比,食用大豆蛋白可减少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对防治肾脏病和高血压也十分有益。在植物蛋白纤维化方面,主要包括挤压膨化技术和酸诱导技术两种。工业上一般采取挤压膨化技术实现植物蛋白的纤维化。挤压膨化是一种利用物料中过热状态的水分瞬间汽化,破坏物料的分子结构,得到纤维化蛋白的技术。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导致能耗高、设备维护成本高。而本项目利用酸诱导技术来实现植物蛋白的纤维凝胶化,其优势在于所需的设备较为简单,且不需要高温高压,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其利用酸诱导技术来实现植物蛋白的纤维凝胶化,制备过程采用的设备简单,整个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步骤如下:(1)大豆水提物的制备:取大豆洗净,随后低温浸泡和打浆,经过过滤得到大豆水提物;(2)大豆蛋白液的制备:对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豆水提物进行离心,去除轻相和重相后,得到的中间相即为大豆蛋白液;(3)蛋白溶液体系的制备:对步骤(2)制备所得大豆蛋白液进行等电点沉淀,离心得到蛋白沉淀和上清液;除去一定质量的上清液,将所得蛋白沉淀,与剩余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即得到蛋白溶液体系;(4)热处理:调节步骤(3)所得蛋白溶液体系pH为酸性,进行热处理,即得到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进一步地,步骤(1)具体为:将大豆洗净后在4℃浸泡16~20h,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取大豆加水打浆,过滤除去豆渣得到大豆水提物。进一步地,所述大豆加水打浆,大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8-10,打浆时间为2min。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为:对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豆水提物以7000~9000rpm的转速离心8~12min,去除轻相和重相,得到的中间相即为大豆蛋白液。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为:取pH调节剂调节pH至4-5,对步骤(2)制备所得大豆蛋白液进行等电点沉淀;随后在2000rpm离心10min,得到蛋白沉淀和上清液;去除部分上清液,去除的上清液质量为大豆蛋白液总质量的65%~75%;将蛋白沉淀与余下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即得到蛋白溶液体系。进一步地,步骤(4)具体为:取pH调节剂对所得蛋白溶液体系调节pH至2.5~3.5,在35~65℃的温度下热处理6~24h,得到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剂具体为盐酸、磷酸、柠檬酸、乙酸、乳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任意组合。进一步地,采用的pH调节剂为盐酸。进一步地,离心采用的离心机为卧式螺旋离心机。进一步地,步骤(4)中取盐酸调节pH至2.5,65℃的温度下热处理6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大豆蛋白在低pH值条件下加热进行酸水解,随后聚集、成胶,其利用了酸诱导植物蛋白纤维化技术。该技术原理为蛋白质在低pH值、低离子强度下加热,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一种纤维聚集物。相较于现有的挤压膨化技术,其优势在于所需的设备较为简单,且不需要高温高压,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pH和温度对大豆蛋白水解的影响的电泳图。图2是实施例4中pH2.5,在65℃下水浴6小时所得的凝胶图。图3是实施例5中加热不同时间所制得的凝胶对比图,分别为24h、12h、6h。图4是实施例6中不同调酸所得的凝胶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pH和温度对大豆蛋白水解的影响(1)大豆水提物的制备:320g大豆洗净后,加入3000mL去离子水,在4℃下低温浸泡18h。取出冲洗豆子,加入去离子水至总重为3200g,磨浆2min、过滤得到大豆水提物和豆渣;(2)大豆蛋白液的制备:取步骤(1)制备的大豆水提物在8000rpm下离心10min,用纱布滤去上层油脂,得到大豆蛋白液;(3)凝胶的制备:将蛋白溶液分成9份,其中4份用磷酸将pH调至2.5,4份用磷酸将pH调至3.0,另外1份作为对照;两种pH的蛋白溶液分成4份放入酶解器,分别在35℃,45℃,55℃,65℃恒温加热6h。结果表明,pH2.5时,55℃、65℃条件下可形成凝胶,35℃、45℃条件下呈黏稠液体状。pH3.0时,65℃条件下可形成凝胶,35℃、45℃和55℃条件下呈黏稠液体状。取样稀释,进行Tricine-SDS-PAGE分析,pH和温度对大豆蛋白水解的影响如图1所示,泳道1是marker,泳道2是大豆蛋白液,泳道3~6分别为pH2.5在35℃、45℃、55℃、65℃下的样品,泳道7~10分别为pH3.0在35℃、45℃、55℃、65℃下的样品。结果显示,大豆蛋白(75kDa、37kDa和20kDa)在pH2.5、65℃下发生最明显的水解,其次是pH3.0、65℃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水解;其余条件下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解。其中pH2.5、65℃下,生成了分子量约为25kDa、15kDa等多肽产物。实施例2大豆蛋白液的蛋白质含量测定(1)大豆水提物的制备:160g大豆洗净后,加入1600mL去离子水,在4℃下低温浸泡18h。取出冲洗豆子,加入去离子水至总重为1600g,磨浆2min、过滤得到大豆水提物和豆渣;(2)大豆蛋白液的制备:取步骤(1)制备的大豆水提物在8000rpm下离心10min,用纱布滤去上层油脂,得到大豆蛋白液。用烘箱法测定此方法下得到的蛋白溶液的固形物含量为5.643%。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为2.68%。实施例3上清液含量对凝胶的影响(1)大豆水提物的制备:160g大豆洗净后,加入1600mL去离子水,在4℃下低温浸泡18h。取出冲洗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n(1)大豆水提物的制备:取大豆洗净,随后低温浸泡和打浆,经过过滤得到大豆水提物;/n(2)大豆蛋白液的制备:对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豆水提物进行离心,去除轻相和重相后,得到的中间相即为大豆蛋白液;/n(3)蛋白溶液体系的制备:对步骤(2)制备所得大豆蛋白液进行等电点沉淀,离心得到蛋白沉淀和上清液;除去一定质量的上清液,将所得蛋白沉淀,与剩余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即得到蛋白溶液体系;/n(4)热处理:调节步骤(3)所得蛋白溶液体系pH为酸性,进行热处理,即得到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大豆水提物的制备:取大豆洗净,随后低温浸泡和打浆,经过过滤得到大豆水提物;
(2)大豆蛋白液的制备:对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豆水提物进行离心,去除轻相和重相后,得到的中间相即为大豆蛋白液;
(3)蛋白溶液体系的制备:对步骤(2)制备所得大豆蛋白液进行等电点沉淀,离心得到蛋白沉淀和上清液;除去一定质量的上清液,将所得蛋白沉淀,与剩余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即得到蛋白溶液体系;
(4)热处理:调节步骤(3)所得蛋白溶液体系pH为酸性,进行热处理,即得到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具体为:将大豆洗净后在4℃浸泡16~20h,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取大豆加水打浆,过滤除去豆渣得到大豆水提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大豆加水打浆,大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8-10,打浆时间为2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纤维化大豆蛋白凝胶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具体为:对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豆水提物以7000~9000rpm的转速离心8~12min,去除轻相和重相后,得到的中间相即为大豆蛋白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业明王欣羽华欲飞孔祥珍张彩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