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以及轮胎接地特性测量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86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再现步骤,将实车行驶时的轮胎姿势的瞬态变化再现于轮胎;应力测定步骤,埋设于能够旋转的旋转转鼓上的应力测定单元测定施加到与被进行旋转驱动的所述旋转转鼓抵接的所述轮胎的应力;以及计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应力测定单元测定出的应力,来计算轮胎接地特性,该轮胎接地特性是所述轮胎的胎面表面中的与所述旋转转鼓接触的接地区域的特性,其中,在所述计算步骤中计算的轮胎接地特性是与在发生所述瞬态变化的期间中的各时间点的实车的轮胎姿势对应的所述轮胎的轮胎接地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以及轮胎接地特性测量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以及轮胎接地特性测量系统。本申请要求以2018年12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227656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在本申请中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用于获得轮胎的胎面表面的各部位的接地特性的、轮胎的接地特性的测定方法以及测定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使赋予了所需要的外倾角和侧偏角的作为测定对象的轮胎与能够旋转驱动的旋转转鼓抵接,该旋转转鼓埋设有能够测定轮胎的接地比压、宽度方向剪切应力以及周向剪切应力的三分力传感器。另外,使旋转转鼓和轮胎一同旋转,使轮胎多次在三分力传感器上通过,三分力传感器多次测定轮胎的接地比压、宽度方向剪切应力以及周向剪切应力。另外,对各个测定点的轮胎周向位置进行确定。并且,一边使轮胎在旋转转鼓的旋转轴方向上进行位移,一边重复进行轮胎的接地比压、宽度方向剪切应力及周向剪切应力的测定、以及测定点的轮胎周向位置的确定。其结果是,能够获得轮胎与旋转转鼓接触的区域即接触区域的接地比压分布、宽度方向剪切应力分布以及周向剪切应力分布。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用于获得规定时间点的轮胎的接地比压、宽度方向剪切应力以及周向剪切应力的测定从开始到结束的期间,所赋予的外倾角和侧偏角被维持为恒定值。因此,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无法获得与在实车行驶时发生轮胎姿势的瞬态变化的期间中(例如,从车道变换(lanechange)开始时到结束时的期间中)的各时间点的实车的轮胎姿势对应的轮胎接地特性(接地压力分布、宽度方向剪切应力分布以及周向剪切应力分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210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与在实车行驶时发生轮胎姿势的瞬态变化的期间中的各时间点的实车的轮胎姿势对应的轮胎接地特性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以及轮胎接地特性测量系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再现步骤,将实车行驶时的轮胎姿势的瞬态变化再现于轮胎;应力测定步骤,埋设于能够旋转的旋转转鼓上的应力测定单元测定施加到与被进行旋转驱动的所述旋转转鼓抵接的所述轮胎的应力;以及计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应力测定单元测定出的应力,来计算轮胎接地特性,该轮胎接地特性是所述轮胎的胎面表面中的与所述旋转转鼓接触的接地区域的特性,其中,在所述计算步骤中计算的轮胎接地特性是与在发生所述瞬态变化的期间中的各时间点的实车的轮胎姿势对应的所述轮胎的轮胎接地特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获得与在实车行驶时发生轮胎姿势的瞬态变化的期间中的各时间点的实车的轮胎姿势对应的轮胎接地特性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以及轮胎接地特性测量系统。在本申请中,轮胎的接地特性是指从上述传感器获得的测量值、以及根据测量值计算的各种应力及磨损能量、滑移量等,是指包含接地压力分布、各种应力分布、滑移分布等的特性。在所述运动状态和车辆特性中能够包含以车辆位置、转向角、绕俯仰(pitch)轴、侧倾(roll)轴及横摆轴(yaw)的力矩、车辆速度、车辆的惯性参数、接地压力、轮胎的轴向力等为代表的各种参数,作为轮胎的轴向力,能够至少包含作用于轮胎的旋转轴的六分力。六分力是指作用于轮胎的固定轴的沿着X轴、Y轴、Z轴方向的力、绕X轴作用的力矩、绕Y轴作用的力矩以及绕Z轴的作用的力矩。另外,在向所述电子控制部件发送的基于所预测出的车辆特性的指令中包含轮辋速度、偏航率、车辆加速度、轮胎的轴上的加速度、代替前方雷达和摄像机等各种车载的传感器的模拟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图。图2是用于说明对轮胎赋予的外倾角等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轮胎的胎面表面中的与旋转转鼓接触的接地区域等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的处理装置计算出的轮胎接地特性的一例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的处理装置计算图4所示那样的轮胎接地特性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再现于轮胎的实车行驶时的轮胎姿势的瞬态变化的一例等的图。图7是以使测定开始时的旋转转鼓位置偏移180°的方式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追加测量位置的图。图8是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进一步追加测量点时的图。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的轮胎角度控制单元对轮胎赋予的接地压力Fz[N]、外倾角CA[deg]以及侧偏角SA[deg]的时间变化的图。图10是示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的处理装置计算出的宽度方向剪切应力分布与通过作为比较例的以往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计算出的宽度方向剪切应力分布之间的差异的图。图11是示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的处理装置计算出的接地压力分布与通过作为比较例的以往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计算出的接地压力分布之间的差异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100中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系统的一例的结构图。图14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序列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以及轮胎接地特性测量系统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100的一例的结构图。图2是用于说明对轮胎T赋予的外倾角CA等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轮胎T的胎面表面T1中的与旋转转鼓1接触的接地区域T1A等的图。在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100进行轮胎T的接地特性的测量。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100具备旋转转鼓1、转鼓用驱动单元2、应力测定单元3、处理装置4、轮胎位置控制单元5、轮胎用驱动单元6、轮胎角度控制单元7以及轮胎空气压力变更单元10。旋转转鼓1是构成为能够旋转的大致圆柱形状的转鼓。如图2和图3所示,使轮胎T的胎面表面T1与旋转转鼓1的外周面抵接。转鼓用驱动单元2是对旋转转鼓1进行旋转驱动的例如马达等。转鼓用驱动单元2具备转鼓轴2A。转鼓轴2A与旋转转鼓1连结。转鼓用驱动单元2能够对旋转转鼓1向正转和反转的任意方向进行旋转驱动,还能够调整旋转转鼓1的旋转速度。在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旋转转鼓1为外鼓(outsidedrum)型,但是在其它例子中,旋转转鼓1也可以为内鼓(insidedrum)型。在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应力测定单元3被埋设于旋转转鼓1上,用于测定施加到与旋转转鼓1抵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再现步骤,将实车行驶时的轮胎姿势的瞬态变化再现于轮胎;/n应力测定步骤,埋设于能够旋转的旋转转鼓上的应力测定单元测定施加到与被进行旋转驱动的所述旋转转鼓抵接的所述轮胎的应力;以及/n计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应力测定单元测定出的应力,来计算轮胎接地特性,该轮胎接地特性是所述轮胎的胎面表面中的与所述旋转转鼓接触的接地区域的特性,/n其中,在所述计算步骤中计算的轮胎接地特性是与在发生所述瞬态变化的期间中的各时间点的实车的轮胎姿势对应的所述轮胎的轮胎接地特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04 JP 2018-2276561.一种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再现步骤,将实车行驶时的轮胎姿势的瞬态变化再现于轮胎;
应力测定步骤,埋设于能够旋转的旋转转鼓上的应力测定单元测定施加到与被进行旋转驱动的所述旋转转鼓抵接的所述轮胎的应力;以及
计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应力测定单元测定出的应力,来计算轮胎接地特性,该轮胎接地特性是所述轮胎的胎面表面中的与所述旋转转鼓接触的接地区域的特性,
其中,在所述计算步骤中计算的轮胎接地特性是与在发生所述瞬态变化的期间中的各时间点的实车的轮胎姿势对应的所述轮胎的轮胎接地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其中,
在所述应力测定步骤中,
通过转鼓用驱动单元来调整所述旋转转鼓的旋转速度,
通过轮胎位置控制单元来在所述旋转转鼓的旋转轴方向和/或径向上调整所述轮胎相对于所述旋转转鼓的位置,
通过轮胎用驱动单元来调整所述轮胎的旋转速度,
通过轮胎角度控制单元来调整所述轮胎的外倾角、侧偏角和/或接地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其中,
在所述应力测定步骤中,作为所述应力测定单元的三分力传感器测定施加到所述轮胎的接地压力、宽度方向剪切应力以及周向剪切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其中,
通过由转鼓用驱动单元对所述旋转转鼓进行旋转驱动并且由轮胎用驱动单元对所述轮胎进行旋转驱动,来使所述应力测定单元与所述轮胎的所述胎面表面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接触,
所述应力测定单元测定在所述多个部位处施加到所述轮胎的应力,
轮胎侧旋转位置检测单元检测与所述多个部位分别对应的所述轮胎的旋转位置,
一边由轮胎位置控制单元使所述轮胎相对于所述旋转转鼓的位置在所述旋转转鼓的旋转轴方向上变化,一边由所述应力测定单元重复测定施加到所述轮胎的应力并且由所述轮胎侧旋转位置检测单元重复检测所述轮胎的旋转位置,由此处理装置计算所述接地区域的接地压力分布、宽度方向剪切应力分布以及周向剪切应力分布,
所述处理装置通过将所述接地区域内的各部位处的接地压力分布、宽度方向剪切应力分布和/或周向剪切应力分布进行合成,来计算在发生所述瞬态变化的期间中的各时间点的所述轮胎接地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其中,
在将所述瞬态变化再现于所述轮胎的所述再现步骤中,
车辆特性测量装置的台架装置的支承部使所述车辆特性测量装置所具备的试验用车辆的车体和车轮独立地进行位移,
所述台架装置的测量器测量所述车体的位移量和/或作用力以及所述车轮的位移量和/或作用力,
所述车辆特性测量装置所具备的控制器控制由所述支承部对所述车体赋予的位移量和由所述支承部对所述车轮赋予的位移量,
处理装置通过使用所述测量器的测量数据来预测实车行驶时的运动状态,
处理装置基于预测出的所述运动状态,来将轮胎姿势的所述瞬态变化再现于所述轮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其中,
车辆特性测量装置将预测出的车辆特性反映于试验用车辆,
测量器测量反映了所述车辆特性的所述试验用车辆的车体及车轮的位移量和/或作用力,
所述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基于反映了所述车辆特性的所述测量器的测量数据,来进行转鼓用驱动单元对所述旋转转鼓的旋转速度的变更、轮胎位置控制单元对所述轮胎相对于所述旋转转鼓的位置的变更、轮胎用驱动单元对所述轮胎的旋转速度的变更以及轮胎角度控制单元对所述轮胎的角度的变更中的至少任一个变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接地特性测量方法,其中,
通过向所述试验用车辆的电子控制部件发送基于预测出的所述车辆特性的指令,来使所述试验用车辆的电子控制部件识别行驶状态。


8.一种轮胎接地特性测量装置,具备:
能够旋转的旋转转鼓;
转鼓用驱动单元,其对所述旋转转鼓进行旋转驱动;
应力测定单元,其被埋设于所述旋转转鼓上,测定施加到与所述旋转转鼓抵接的轮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藏贵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