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83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相同的变速门上形成一个变速挡并且通过简化变速机构的结构来防止变速杆的误操作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包括:指状件,进行选择操作和变速操作,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指叉部;联锁板,与所述指状件一起沿选择操作方向移动,在所述指叉部的两侧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联锁叉部;以及钳口构件,一端固定到变速杆,另一端位于指叉部和联锁叉部面对的任一部分,并且根据指状件的选择移动,钳口构件的另一端的位置变更至指叉部和联锁叉部面对的另一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在相同的变速门上形成一个变速挡以简化变速机构的结构,从而能够防止变速杆的误操作,同时通过简化构件来降低成本。
技术介绍
大型货车中使用的多级变速器包括分离级、主级和量程级,其中分离级和量程级根据设置在变速杆上的开关的操作通过气缸的气压来进行操作,主级通过变速线缆的操作来进行变速。图1示出传统的多级变速器的变速门(shiftgate)模式,该模式为被称为低(LOW)量程区间和高(HIGH)量程区间重叠的被称为单H(SINGLE-H)模式的结构。这种SINGLE-H模式在相同的变速门上形成2个变速挡,从而需要防止驾驶员的变速杆误操作,为此,通过构造由多个电磁阀和气压阀构成的阀体来实现防误操作系统。然而,实现防误操作系统所需的构件昂贵,另外,存在许多系统故障因素,因此,在系统的搭载和维护上消耗很多费用。作为上述
技术介绍
描述的内容仅用于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而不应理解为属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与此相关的现有技术有KR10-2016-0079452A。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在相同的变速门上形成一个变速挡以简化变速机构的结构从而防止变速杆的误操作,同时通过简化构件来降低成本。(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指状件,沿轴方向移动以进行选择操作,以轴为中心旋转以进行变速操作,并且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指叉部;联锁板,与所述指状件一起沿选择操作方向移动,在所述指叉部的两侧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联锁叉部,并且所述联锁叉部的联锁槽部面对指叉部的指状突出部,所述联锁叉部的联锁突出部面对指叉部的指槽部;以及钳口构件,设置有多个,并且一端固定到变速杆,另一端位于指叉部和联锁叉部面对的任一部分,并且根据指状件的选择移动,钳口构件的另一端的位置变更至指叉部和联锁叉部面对的另一位置,根据所述指状件的变速操作,与指状突出部面对的任一钳口构件的另一端移动到与所述指状突出部面对的联锁槽部内,以使变速杆在轴方向上进行变速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变速操作力的控制轴,并且所述指状件结合到控制轴,选择凸耳槽形成在所述指状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以通过所述选择凸耳槽向指状件提供选择操作力。指状件可以以包覆所述控制轴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的形状插入并结合,所述联锁板的两端可以插入控制轴以分别支撑在指状件的两端。所述指叉部可以是指状突出部和指槽部沿着所述指状件的外周表面的轴方向连续地连接而形成,所述联锁叉部可以是联锁突出部和联锁槽部在所述联锁板的两端之间连续地连接而形成,并且所述联锁叉部可以设置在与所述指叉部面对的位置,所述联锁叉部可以以所述指叉部为中心分别设置在两侧。所述变速杆的轴方向可以被设置成与所述指状件的轴方向正交,所述钳口构件的一端可以插入并结合到所述变速杆,在所述钳口构件的另一端面向选择操作方向可以形成有叉形状的变速凸缘部,并且所述变速凸缘部的中央的变速凸耳槽部可以形成为向选择操作方向敞开的形状,以使所述指叉部在所述变速凸耳槽部内沿选择操作方向移动。所述钳口构件可以包括结合到彼此不同的变速杆的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当所述第一钳口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指状突出部和所述联锁槽部之间时,所述第二钳口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指槽部和所述联锁突出部之间,在所述第一钳口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指槽部和所述联锁突出部之间时,所述第二钳口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指状突出部和所述联锁槽部之间。形成在所述指叉部的中央的指状突出部的宽度方向长度可以形成为构成两个阶段的选择操作间隔,在所述指叉部的中央的指状突出部两侧连接的指槽部和指状突出部的宽度方向长度可以形成为构成一个阶段的选择操作间隔,对应于所述指叉部的中央的指状突出部,形成在联锁叉部的中央的联锁槽部的宽度方向长度可以形成为构成两个阶段的选择操作间隔,在所述联锁叉部的中央的联锁槽部的两侧连接的联锁突出部和联锁槽部的宽度方向长度可以形成为构成一个阶段的选择操作间隔,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的另一端的宽度方向长度可以形成为构成一个阶段的选择操作间隔。所述第一钳口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的另一端之间的宽度方向长度可以以配置三个阶段的选择操作间隔而设置。(三)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即在相同的变速门上形成一个变速挡,并且机械地防止两个变速挡齿轮同时紧固的联锁现象,从而可以去除传统的实现防误操作系统所需的昂贵的构件,因此可以通过简化变速机构的结构来降低车辆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传统的变速模式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H(DOUBLE-H)变速模式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机构的整体结构的图。图4是放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指状件、联锁板和钳口构件结合的结构的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钳口构件设置在指状件的下部的结构的图。图6是分开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指状件、联锁板、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的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低量程中根据选择操作的指状件和联锁板的位置变化和能够变速的变速挡的图。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在低量程中根据选择操作的指状件和联锁板的位置变化和能够变速的变速挡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包括指状件10、联锁板20和钳口构件(jawmember)30,优选地,可以应用于具有分离级、主级和量程级的大型货车的手动变速器,还可以应用于具有手动变速机构的自动化的手动变速器车辆。另外,还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双H(DOUBLE-H)变速模式,并且具有通过变速杆的选择操作来切换低量程(rowrange)和高量程(highrange)的结构。参照图3、图4和图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指状件10沿轴方向移动以进行选择操作,以轴为中心旋转以进行变速(shifting)操作,并且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指叉部11。联锁板20与所述指状件10一起沿选择操作方向移动,在所述指叉部11的两侧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联锁叉部21,并且所述联锁叉部21的联锁槽部21a面对指叉部11的指状突出部11a,所述联锁叉部21的联锁突出部21b面对指叉部11的指槽部11b。钳口构件30设置有多个,并且一端固定到变速杆(shiftrail)40,另一端位于指叉部11和联锁叉部21面对的任一部分,并且根据指状件10的选择移动,钳口构件30的另一端的位置变更为指叉部11和联锁叉部21面对的另一位置。另外,根据所述指状件10的变速操作,多个钳口构件30中的与指状突出部11a面对的任一钳口构件30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指状件,沿轴方向移动以进行选择操作,以轴为中心旋转以进行变速操作,并且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指叉部;/n联锁板,与所述指状件一起沿选择操作方向移动,在所述指叉部的两侧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联锁叉部,并且所述联锁叉部的联锁槽部面对指叉部的指状突出部,所述联锁叉部的联锁突出部面对指叉部的指槽部;以及/n钳口构件,设置有多个,并且一端固定到变速杆,另一端位于指叉部和联锁叉部面对的任一部分,并且根据指状件的选择移动,钳口构件的另一端的位置变更至指叉部和联锁叉部面对的另一位置,/n根据所述指状件的变速操作,与指状突出部面对的任一钳口构件的另一端移动到与所述指状突出部面对的联锁槽部内,以使变速杆在轴方向上进行变速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7 KR 10-2018-01703551.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状件,沿轴方向移动以进行选择操作,以轴为中心旋转以进行变速操作,并且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指叉部;
联锁板,与所述指状件一起沿选择操作方向移动,在所述指叉部的两侧面向变速操作方向形成有叉形状的联锁叉部,并且所述联锁叉部的联锁槽部面对指叉部的指状突出部,所述联锁叉部的联锁突出部面对指叉部的指槽部;以及
钳口构件,设置有多个,并且一端固定到变速杆,另一端位于指叉部和联锁叉部面对的任一部分,并且根据指状件的选择移动,钳口构件的另一端的位置变更至指叉部和联锁叉部面对的另一位置,
根据所述指状件的变速操作,与指状突出部面对的任一钳口构件的另一端移动到与所述指状突出部面对的联锁槽部内,以使变速杆在轴方向上进行变速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提供变速操作力的控制轴,
所述指状件结合到控制轴,
选择凸耳槽形成在所述指状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以通过所述选择凸耳槽向指状件提供选择操作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指状件以包覆所述控制轴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的形状插入并结合,
所述联锁板的两端插入控制轴以分别支撑在指状件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叉部是指状突出部和指槽部沿着所述指状件的外周表面的轴方向连续地连接而形成,
所述联锁叉部是联锁突出部和联锁槽部在所述联锁板的两端之间连续地连接而形成,并且所述联锁叉部设置在与所述指叉部面对的位置,
所述联锁叉部以所述指叉部为中心分别设置在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珉锡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