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圈型硅钼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46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圈型硅钼棒,包括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端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弧形端;所述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夹持端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端位于第一弧形端和第二弧形端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端位于第一弧形端和第二弧形端所在平面的上方。通过设置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形成圈形结构状,加热效果较好,满足实际中硅钼棒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圈型硅钼棒
本技术属于发热元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圈型硅钼棒。
技术介绍
硅钼棒阻性电热元件,以二硅化钼为基础制成,耐高温、抗氧化的。在高温氧化性气氛下使用时,表面生成一层光亮致密的石英玻璃膜,能够保护硅钼棒内层不再氧化,硅钼棒元件具有独特的高温抗氧化性。硅钼棒电热元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炼钢、玻璃、陶瓷、耐火材料、晶体、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生产制造等领域,特别是对于高性能精密陶瓷、高等级人工晶体、精密结构金属陶瓷、玻璃纤维、光导纤维及高级合金钢的生产。硅钼棒作为常用的电加热元件,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其形状均有着不同的要求,在硅钼棒使用中,需要用到圈形的硅钼棒,而现有的硅钼棒中没有圈形的,无法满足实际中对硅钼棒多样化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圈型硅钼棒,通过设置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形成圈形结构状,加热效果较好,满足实际中硅钼棒的需要。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圈型硅钼棒,包括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端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弧形端;所述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夹持端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端位于第一弧形端和第二弧形端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端位于第一弧形端和第二弧形端所在平面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端与第二夹持端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端的上端面与第二夹持端的上端面互相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所对应的圆心角为85-95度;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端通过第一变径体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变径体上端与第一夹持端连接,下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端通过第二变径体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变径体上端与第二夹持端连接,下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变径体为倒圆台形结构状,所述第一变径体与第二变径体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所对应的曲率半径不同;所述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连接后形成螺旋结构状。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端的曲率半径大于与第二弧形端的曲率半径。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的表面均设置有涂铝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端和第二弧形端表面均设置有花纹或者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端和第二弧形端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圈型硅钼棒,通过设置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第一弧形端与第二弧形端形成圈形结构状,加热效果较好,满足实际中硅钼棒的需要。(2)本技术一种圈型硅钼棒,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一种圈型硅钼棒,通过设置第一变径体和第二变径体,改善了装置加热过程中热传递性能,加热效果较好。(4)本技术一种圈型硅钼棒,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夹持端与弧形端处于不同的空间平面内,实现了冷端与热端平面分离,便于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夹持端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示意图。图中:1、第一夹持端;2、第一变径体;3、第一连接件;4、第一弧形端;5、第二弧形端;6、第二连接件;7、第二变径体;8、第二夹持端;9、第一固定块;10、第二固定块;11、涂铝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圈型硅钼棒,包括第一夹持端1和第二夹持端8;所述第一夹持端1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5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弧形端4;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端5与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第二夹持端8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端1位于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端8位于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端1与第二夹持端8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端1的上端面与第二夹持端8的上端面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3所对应的圆心角为85-95度;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件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端1通过第一变径体2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第一变径体2上端与第一夹持端1连接,下端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端8通过第二变径体7与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二变径体7上端与第二夹持端8连接,下端与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一变径体2为倒圆台形结构状,所述第一变径体2与第二变径体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所对应的曲率半径不同;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连接后形成螺旋结构状。所述第一弧形端4的曲率半径大于与第二弧形端5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夹持端1和第二夹持端8的表面均设置有涂铝层11。所述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表面均设置有花纹或者凸起。实施例二结合图3所示,一种圈型硅钼棒,包括第一夹持端1和第二夹持端8;所述第一夹持端1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5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弧形端4;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端5与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第二夹持端8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端1位于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端8位于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端1与第二夹持端8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端1的上端面与第二夹持端8的上端面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弧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圈型硅钼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端(1)和第二夹持端(8);所述第一夹持端(1)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3)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弧形端(4);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端(5)与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第二夹持端(8)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端(1)位于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端(8)位于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所在平面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圈型硅钼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端(1)和第二夹持端(8);所述第一夹持端(1)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3)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弧形端(4);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端(5)与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第二夹持端(8)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端(4)与第二弧形端(5)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端(1)位于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端(8)位于第一弧形端(4)和第二弧形端(5)所在平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圈型硅钼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端(1)与第二夹持端(8)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端(1)的上端面与第二夹持端(8)的上端面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圈型硅钼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3)所对应的圆心角为85-95度;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辉陈章有陈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嵩山电热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