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680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和系统。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双极板测漏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第二模具用于与放置于第一模具上的双极板抵接,第一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一容腔,第二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二容腔,第三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三容腔,第一模具与板体部共同形成第四容腔,第二模具与板体部共同形成第五容腔;第一容腔与第一进气通道及与第四容腔连通,第二容腔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三容腔与第三进气通道及与第五容腔连通。该双极板测漏装置能够快速检定双极板的密封性,在降低检测的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和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氢氧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在运行过程中起着传输燃料气、氧化剂和散热的作用,包含氢气、空气和冷却水三个导通部分。其中,冷却水导通部分位于空气导通部分和氢气导通部分的中间,使用时需保证冷却水导通部分和氢气、空气导通部分之间的密封性,否则会造成气体外溢,若氢气和空气混合,则有发生燃烧乃至爆炸的危险。同时双极板氢气、空气和冷却水三个导通部分任意一个部分有漏气也都会直接影响电堆的发电效率、性能及安全性。但现有技术中,检测双极板的密封性装置结构复杂,检测的成本高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和系统,其能够快速检定双极板的密封性,在降低检测的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双极板包括板体部及进气部,进气部开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及第三气道,双极板测漏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第一模具用于放置双极板,第一模具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以及第三进气通道;第二模具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模具的方向运动,并与放置于第一模具上的双极板抵接,第一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一容腔,第二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二容腔,第三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三容腔,第一模具与板体部共同形成第四容腔,第二模具与板体部共同形成第五容腔;第一容腔与第一进气通道及与第四容腔连通,第二容腔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三容腔与第三进气通道及与第五容腔连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双极板测漏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第一模具用于与双极板抵接的面开设有安装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安装槽;第二模具用于与双极板抵接的面开设有安装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安装槽;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均用于与双极板抵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均包括间隔的第一分部、第二分部、第三分部及第四分部;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气道及两个第一分部共同形成第一容腔;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二气道及两个第二分部共同形成第二容腔;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气道及两个第三分部共同形成第三容腔;第一模具、板体及第一密封圈的第四分部共同形成第四容腔;第一模具、板体及第二密封圈的第四分部共同形成第五容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具用于与双极板抵接的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及第三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第二进气口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三进气口与第三进气通道连通;第一进气口位于第一分部正对于第一模具的区域内,第二进气口位于第二分部正对于第一模具的区域内,第三进气口位于第三分部正对于第一模具的区域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具用于与双极板抵接的面设置有与双极板连接的定位凸起。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模具用于与双极板抵接的面设置有容纳定位凸起的定位孔。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极板测漏系统,双极板测漏系统包括外部气源、压力机以及上述的双极板测漏装置;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均与压力机连接,压力机用于驱动第一模具向靠近第二模具的方向运动,或用于驱动第二模具向靠近第一模具的方向运动;外部气源与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及第三进气通道连通,外部气源用于向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及第三容腔输送气体,外部气源用于检测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及第三容腔的气压。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力机包括机架、工作台、活动压板以及加载部;工作台及加载部均与机架连接,活动压板与加载部连接;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分别与工作台及活动压板可拆卸地连接;加载部用于驱动活动压板向靠近或远离工作台的方向运动,以带动第二模具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模具的方向运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部气源包括气源及气压传感器;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及第三进气通道均与气源管路连通,且连通第一进气通道及气源的管路、连通第二进气通道及气源的管路及连通第三进气通道及气源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通断阀;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连通第一进气通道及气源的管路、连通第二进气通道及气源的管路及连通第三进气通道及气源的管路的气压。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及第三进气通道均通过快速接头与气源管路连通。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双极板测漏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其中,第一模具用于放置双极板,第一模具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以及第三进气通道。而第二模具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模具的方向运动,并与放置于第一模具上的双极板抵接时,第一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一容腔,第二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二容腔,第三气道、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三容腔,第一模具与板体部共同形成第四容腔,第二模具与板体部共同形成第五容腔。并且第一容腔与第一进气通道及与第四容腔连通,第二容腔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三容腔与第三进气通道及与第五容腔连通。由此,当通过外部气源向第一进气通道输送气体,第一进气通道中的气体便会进入至第一容腔及第四容腔中,并且在第一容腔及第四容腔完成充气以及保压的步骤后,通过检测第一容腔及第四容腔中的压力变化,便可检测出第一容腔及第四容腔是否存在泄漏的情况;同理,通过外部气源向第二进气通道输送气体,第二进气通道中的气体便会进入至第二容腔中,并且在第二容腔完成充气以及保压的步骤后,通过检测第二容腔中的压力变化,便可检测出第二容腔是否存在泄漏的情况;通过外部气源向第三进气通道输送气体,第三进气通道中的气体便会进入至第三容腔及第五容腔中,并且在第三容腔及第五容腔完成充气以及保压的步骤后,通过检测第三容腔及第五容腔中的压力变化,便可检测出第三容腔及第五容腔是否存在泄漏的情况;由此,通过向第一模具、双极板及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的容腔中输送气体,并对容腔中的气压进行检测的方式,能够判断双极板的连接强度,以及双极板上的胶圈的密封性,从而能够快速检定双极板的密封性,并且这样的检测方式,在降低检测的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极板测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极板测漏装置、活动压板及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极板测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模具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所述双极板包括板体部及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开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及第三气道,其特征在于:/n所述双极板测漏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用于放置所述双极板,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以及第三进气通道;/n所述第二模具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运动,并与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双极板抵接,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二容腔,所述第三气道、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三容腔,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板体部共同形成第四容腔,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板体部共同形成第五容腔;/n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及与所述第四容腔连通,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三容腔与所述第三进气通道及与所述第五容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板测漏装置,所述双极板包括板体部及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开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及第三气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极板测漏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用于放置所述双极板,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以及第三进气通道;
所述第二模具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运动,并与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双极板抵接,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二容腔,所述第三气道、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共同形成第三容腔,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板体部共同形成第四容腔,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板体部共同形成第五容腔;
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及与所述第四容腔连通,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三容腔与所述第三进气通道及与所述第五容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极板测漏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模具用于与所述双极板抵接的面开设有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模具用于与所述双极板抵接的面开设有安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一密封圈及所述第二密封圈均用于与所述双极板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板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圈及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包括间隔的第一分部、第二分部、第三分部及第四分部;
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气道及两个所述第一分部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容腔;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气道及两个所述第二分部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容腔;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所述第三气道及两个所述第三分部共同形成所述第三容腔;所述第一模具、所述板体及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所述第四分部共同形成所述第四容腔;所述第一模具、所述板体及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所述第四分部共同形成所述第五容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板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具用于与所述双极板抵接的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及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三进气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分部正对于所述第一模具的区域内,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平许立阳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