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43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其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中空过滤管、以及设在所述外壳一侧的进风管,进风管的内部设有圆盘状的粗效过滤板,所述外壳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过滤管插接在凹槽中,所述过滤管内部设有中效过滤板和高效过滤板,所述中效过滤板比高效过滤板离进风管更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重过滤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被很好的净化,同时三个过滤板都是可拆卸的,便于清洗或更换过滤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全热交换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全热交换器内部主要结构是由全热交换芯片和管道组成,通过全热交换芯片使得新风和室内空调风在接触的时候可以平衡温度,从而使新风与空调室内温度差距不大,一般的全热交换器只是简单的过滤一下,由于开空调的时候门窗都是封闭着的,所以当室外空气污浊时没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中空过滤管、以及设在所述外壳一侧的进风管,进风管的内部设有圆盘状的粗效过滤板,所述外壳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过滤管插接在凹槽中,所述过滤管内部设有中效过滤板和高效过滤板,所述中效过滤板比高效过滤板离进风管更近。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与进风管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外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一侧设有螺丝,所述螺丝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进风管外壁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丝穿过通孔插入螺孔中,所述螺丝与进风管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管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粗效过滤板一侧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体成型有连接杆,所述滑动杆与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效过滤板开设有插口,所述连接杆与插口插接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管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中效过滤板和高效过滤板上端一体成型有挂板,所述挂板与卡槽卡接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管的上表面两端焊接有提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粘接有降噪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中,通过三重过滤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被很好的净化,同时三个过滤板都是可拆卸的,便于清洗或更换过滤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过滤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进风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螺丝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粗效过滤板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00、外壳;110、进风口;120、通孔;130、螺丝;131、外螺纹;140、凹槽;150、降噪板;200、过滤管;210、提杆;220、中效过滤板;230、高效过滤板;240、挂板;250、卡槽;300、进风管;310、螺孔;320、粗效过滤板;321、插口;322、滑动杆;323、连接杆;330、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包括外壳100、设在外壳100内部的中空过滤管200、以及设在外壳100一侧的进风管300,外壳100的内部是全热交换器的结构,其原理如该领域所周知的那样,全热交换器核心器件是全热交换芯体,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和室外送入的新鲜空气既通过传热板交换温度,同时又通过板上的微孔交换湿度,从而达到既通风换气又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效果,进风管300的内部设有圆盘状的粗效过滤板320,粗效过滤器的滤料一般为无纺布、金属丝网、玻璃丝、尼龙网等,主要作用是隔绝一些空气中的杂物,外壳100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40,过滤管200插接在凹槽140中,过滤管200内部设有中效过滤板220和高效过滤板230,中效过滤板220的滤料主要有玻璃纤维、中细孔聚乙烯泡沫塑料和由涤纶、丙纶、腈纶等制成的合成纤维毡,去除≥1.0μm的尘埃粒子,同时可以保护高效过滤板230,增加其寿命,其滤料为超细玻璃纤维滤纸,可以去除≥0.5μm的尘埃粒子,中效过滤板220比高效过滤板230离进风管300更近。本实施例中,外壳100与进风管300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10,进风口110外壁设有通孔120,通孔120一侧设有螺丝130,螺丝130底部设有外螺纹131,进风管300外壁上开设有螺孔310,螺丝130穿过通孔120插入螺孔310中,螺丝130与进风管300螺纹连接,进风管300可拆卸,便于清洗粗效过滤板320。进一步的,进风管300一侧开设有滑槽330,粗效过滤板320一侧设有滑动杆322,滑动杆322一体成型有连接杆323,滑动杆322与滑槽330滑动连接,因为粗效过滤板320是阻挡杂物赃物的,进风管300里会堆积很多垃圾,通过滑动杆322和滑槽330的配合可以排出进风管300里的垃圾。具体的,粗效过滤板320开设有插口321,连接杆323与插口321插接配合,滑动杆322和粗效过滤板320可拆卸,便于清洗粗效过滤板320。此外,过滤管200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250,中效过滤板220和高效过滤板230上端一体成型有挂板240,挂板240与卡槽250卡接配合。除此之外,过滤管200的上表面两端焊接有提杆210,便于提起过滤管200。具体的,外壳100的外壁上粘接有降噪板150,因为风是在外壳100内部流动,所以会产生噪音,降噪板150采用多孔性结构,声波在空隙内传播时会引起经络间的空气来回运动,与静止的经络相互摩擦,由于空气的粘滞性和空气与经络之间的热传导作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掉,从而起着吸收声能的作用。本实施例的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在具体使用时,将粗效过滤板320放置在进风管300内部,将连接杆323穿过滑槽330与粗效过滤板320上的插口321插接配合,再将进风管300有螺孔310的一侧插接在进风口110中,使螺孔310与通孔120对齐,用螺丝130穿过通孔120与螺孔310螺纹连接,将中效过滤板220和高效过滤板230插接在过滤管200上端的卡槽250中,将过滤管200插接在外壳100上表面的凹槽140中,最后将降噪板150粘接在外壳100表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包括外壳(100)、设在所述外壳(100)内部的中空过滤管(200)、以及设在所述外壳(100)一侧的进风管(300),其特征在于:进风管(300)的内部设有圆盘状的粗效过滤板(320),所述外壳(100)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40),所述过滤管(200)插接在凹槽(140)中,所述过滤管(200)内部设有中效过滤板(220)和高效过滤板(230),所述中效过滤板(220)比高效过滤板(230)离进风管(300)更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包括外壳(100)、设在所述外壳(100)内部的中空过滤管(200)、以及设在所述外壳(100)一侧的进风管(300),其特征在于:进风管(300)的内部设有圆盘状的粗效过滤板(320),所述外壳(100)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40),所述过滤管(200)插接在凹槽(140)中,所述过滤管(200)内部设有中效过滤板(220)和高效过滤板(230),所述中效过滤板(220)比高效过滤板(230)离进风管(300)更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过滤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与进风管(300)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10),所述进风口(110)外壁设有通孔(120),所述通孔(120)一侧设有螺丝(130),所述螺丝(130)底部设有外螺纹(131),所述进风管(300)外壁上开设有螺孔(310),所述螺丝(130)穿过通孔(120)插入螺孔(310)中,所述螺丝(130)与进风管(30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知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