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9822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及包括基材、扩散层和防堵层,所述基材上平面涂布有扩散层,所述基材背面涂布有防堵层,所述扩散层包括颗粒和将颗粒固定到基材上表面的树脂,所述树脂由SK‑07树脂和SK‑08树脂按照1比1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2.5℃,所述颗粒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或聚苯乙烯系塑料PS,其大小为1~30um,所述基材采用PET塑料,所述防堵层材质柔软,防堵层表面设有微凸颗粒。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高树脂Tg温度来防止涂布过程中发生颗粒移位现象,防止因颗粒的大小产生的颗粒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扩散片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扩散片的扩散层是由亚克力树脂(Acrylresin)和分散颗粒(Bead)组成的,扩散片将从背光板射出来的光线扩散的产品,扩散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涂布到扩散片基材上,涂布工艺中,首先通过烘箱时达到90%树脂硬化,然后进行二次硬化,采用60℃进行24h的老化,将达到99%以上树脂硬化,二次硬化是为了全部硬化而进行的老化过程,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一般树脂的情况下,在涂布工艺过程中,受张力的影响,颗粒会顺着张力的方向发生移位;2、由颗粒的大小决定是否发生颗粒移位,例如颗粒大小组合为5um+10um时,不发生颗粒移位,颗粒大小组合为5um+20um时,发生颗粒移位,颗粒越大,其受到的压力就越大,因此,在一次硬化过程中不能完全硬化,导致在二次硬化的过程中发生颗粒的移位。在纸管和PET之间产生较大的张力,这将导致颗粒的移,纸管部位的颗粒移位:结束第一次扩散涂布,在进行二次硬化时发生移位现象较多,在收卷的过程中,随着产品越卷越多,纸管收到的压力越来越大,扩散片的颗粒组合一般为5um+15um,5um和15um发生10um的大小差,这时纸管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树脂黏贴力的时候,颗粒就会发生移位。颗粒的移位:颗粒从原来的位置脱离的现象,发生颗粒移位后,原来的位置成为空穴,而起不到扩散的作用,最终导致在空穴的部分发生闪光的不良现象如图1所示,亚克力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0℃,现有亚克力树脂Tg与各性能关系如图2所示,提升Tg温度的时候,树脂层会更加坚硬,从而防止第一次硬化时颗粒的移位,基于以上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予以改进,设计出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提高树脂Tg温度来防止涂布过程中发生颗粒移位现象,采用组合大小颗粒,防止因颗粒的大小产生的颗粒移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该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包括基材、扩散层和防堵层,所述基材上平面涂布有扩散层,所述基材背面涂布有防堵层,所述扩散层包括颗粒和将颗粒固定到基材上表面的树脂,所述树脂由SK-07树脂和SK-08树脂按照1比1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2.5℃,所述颗粒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或聚苯乙烯系塑料PS,其大小为1~30um,所述基材采用PET塑料,所述防堵层材质柔软,避免基材划伤,防堵层表面设有微凸颗粒,保护放置光学复合膜的产品导光板表面不受刮伤,微凸的颗粒形成一定的空隙,防止光学复合膜黏到导光板上。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扩散层涂布液,将SK-07树脂和SK-08树脂按1∶1比例混合制成树脂溶液,调整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2.5℃~37.5℃,将1~30um的颗粒加入到树脂溶液内,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溶液;b.涂布,一次硬化,将混合溶液涂布于基材1上平面,与此同时,防堵层涂布于基材背面,通过烘箱烘干,达到90%的树脂硬化;c.二次硬化,扩散层置于60℃的环境下老化,时间24小时,达到99%以上树脂硬化;d.出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防止因张力产生的颗粒移位,在纸管和PET之间产生较大的张力,这将导致颗粒的移,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切除涂布初期生产的5~10m的产品。2、防止因颗粒的大小产生的颗粒移位,可以将颗粒的组合多样化,颗粒大小为1~30um,即可以将块头较大的颗粒用于扩散片,可以防止因颗粒移位所产生的不良现象。3、提高树脂Tg为32.5℃,生产时不发生裂纹,附着力较好,不发生颗粒移位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扩散层颗粒移位结构示意图。图2为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变化与其性能关系示意图。图3为树脂Tg温度在37.5℃时涂布表面发生细微的裂图。图4为树脂Tg温度在37.5℃时涂布表面发生小部分附着NG图。图5为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包括基材1、扩散层2和防堵层3,所述基材1上平面涂布有扩散层2,所述基材1背面涂布有防堵层3,所述扩散层2包括颗粒21和将颗粒固定到基材上表面的树脂22,所述树脂22由SK-07树脂和SK-08树脂按照1比1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树脂2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2.5℃,所述颗粒21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或聚苯乙烯系塑料PS,其大小为1~30um,所述基材1采用PET塑料,所述防堵层3材质柔软,避免基材划伤,(基材上有硬点),防堵层3表面设有微凸颗粒,保护放置光学复合膜的产品导光板表面不受刮伤,微凸的颗粒形成一定的空隙,防止光学复合膜黏到导光板上。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扩散层涂布液,将SK-07树脂和SK-08树脂按1∶1比例混合制成树脂溶液,调整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2.5℃,将1~30um的颗粒21加入到树脂溶液内,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溶液;b.涂布,一次硬化,将混合溶液涂布于基材1上平面,与此同时,防堵层3涂布于基材1背面,通过烘箱烘干,达到90%的树脂硬化;c.二次硬化,扩散层置于60℃的环境下老化,时间24小时,达到99%以上树脂硬化;d.出货。SK-07树脂、SK-08树脂属于亚克力系,两种树脂使用的Monomer是同类产品,通过硬质Monomer+软质Monomer的组合可调节其Tg,Tg值过高时,会易碎,提高Tg值会导致其附着性能减弱,最终变得易碎,在SK-07树脂里增加硬质Monomer(MMA-丙烯酸类树脂,其主要成份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量的方式制作SK-08树脂。Tg计算方式:1/Tg=W1/Tg1+W2/Tg2+W3/Tg3,其中W1、W2、W3是各单体Monomer的重量,Tg1,Tg2,Tg3是各单体Monomer的中合体Tg(K),SK-07树脂(Tg20℃)和SK-08树脂(Tg45℃)的区别(参考:上述树脂的Tg是理论上树脂的固有Tg,与硬化剂混合使用时,其Tg会更高)。单独使用SK-07树脂(Tg20℃)情况下,在生产扩散片时不良发生情况,生产4卷规格为250um*1020mm*1000m的扩散膜时,直管部分发生颗粒移位,发生的不良率为10%,如下表一所示。表一:扩散层树脂采用SK-07树脂时颗粒移位试验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该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包括基材、扩散层和防堵层,所述基材上平面涂布有扩散层,所述基材背面涂布有防堵层,所述扩散层包括颗粒和将颗粒固定到基材上表面的树脂,所述树脂由SK-07树脂和SK-08树脂按照1比1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2.5℃,所述颗粒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或聚苯乙烯系塑料PS,其大小为1~30um,所述基材采用PET塑料,所述防堵层材质柔软,避免基材划伤,防堵层表面设有微凸颗粒,保护放置光学复合膜的产品导光板表面不受刮伤,微凸的颗粒形成一定的空隙,防止光学复合膜黏到导光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该种防止颗粒移位的扩散片包括基材、扩散层和防堵层,所述基材上平面涂布有扩散层,所述基材背面涂布有防堵层,所述扩散层包括颗粒和将颗粒固定到基材上表面的树脂,所述树脂由SK-07树脂和SK-08树脂按照1比1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2.5℃,所述颗粒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或聚苯乙烯系塑料PS,其大小为1~30um,所述基材采用PET塑料,所述防堵层材质柔软,避免基材划伤,防堵层表面设有微凸颗粒,保护放置光学复合膜的产品导光板表面不受刮伤,微凸的颗粒形成一定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正植赵成权李在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宝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