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952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涉及协同观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数据控制系统、气象观测系统、水动力观测系统、地形观测系统、RTK地形观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数据控制系统能够汇总整理各个观测系统传输的数据,并快速的加以整理和收集保存,通过设置气象观测系统能够采集海滩实时气象资料,具有很高的准确度,通过设置水动力观测系统可以实时并精准的进行海滩波浪流的水动力观测,具有很高的抗风险能力,通过设置地形观测系统可以形成阵列式布置,形成一个精准的地形观测网,能够高精度、高频率的测定海滩剖面侵蚀淤积变化过程,通过设置RTK地形观测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的,精度极高的三维网状高程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协同观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
技术介绍
气象观测,是研究测量和观察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学科。它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探测和气象卫星探测等。由各种手段组成的气象观测系统,能观测从地面到高层,从局地到全球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水动力学hydrodynamics研究水和其他液体的运动规律及其与边界相互作用的学科,为了研究水流通过局部侵蚀和淤积对水底地形造成的变化,通常需要对水底的地形进行长期观测,尤其是在极端天气下的地形改变,研究价值更高。但是就目前来说,对于在极端天气下海滩的气象-水动力-地形的观测系统是比较复杂而且成本较高的,并且现有的普通观测系统不仅做不到对于极端天气下海滩的气象-水动力-地形协同观测,而且现有的普通观测系统对于极端天气下的应对方法尚有不足,不能保证在极端天气的观测系统安全实时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目前来说,对于在极端天气下海滩的气象-水动力-地形的观测系统是比较复杂而且成本较高的,并且现有的普通观测系统不仅做不到对于极端天气下海滩的气象-水动力-地形协同观测,而且现有的普通观测系统对于极端天气下的应对方法尚有不足,不能保证在极端天气的观测系统安全实时精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包括数据控制系统、气象观测系统、水动力观测系统、地形观测系统、RTK地形观测系统,所述气象观测系统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水动力观测系统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地形观测系统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RTK地形观测系统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输入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数据汇总输出系统、电源,所述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设置在数据汇总输出系统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数据汇总输出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象观测系统包括一体化自动气象站,所述一体化自动气象站设置在滩面上方10m左右,所述一体化自动气象站与滩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地形观测系统包括1#桩点、2#桩点、3#桩点、4#桩点、5#桩点、6#桩点、7#桩点、细钢筋参考桩、高度计,所述1#桩点设置在后滩上,所述1#桩点与后滩固定连接,所述2#桩点设置在滩面下,所述2#桩点与滩面固定连接,所述3#桩点设置在2#桩点的海侧,所述3#桩点与滩面固定连接,所述4#桩点设置在碎波带海床上,所述4#桩点与碎波带海床固定连接,所述5#桩点设置在4#桩点的海侧,所述5#桩点与碎波带海床固定连接,所述6#桩点设置在5#桩点的海侧,所述6#桩点与碎波带海床固定连接,所述7#桩点设置在离岸区下,所述7#桩点与离岸区海床固定连接,所述细钢筋参考桩设置在1#桩点、2#桩点、3#桩点、4#桩点、5#桩点、6#桩点、7#桩点的位置处,所述细钢筋参考桩与1#桩点、2#桩点、3#桩点、4#桩点、5#桩点、6#桩点、7#桩点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计设置在细钢筋参考桩的侧面,所述高度计通过特定支座与海床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动力观测系统包括波浪计、流速计、地下水位计,所述波浪计设置在4#桩点、6#桩点和7#桩点的侧面,所述波浪计通过钢筋与滩面固定连接,所述流速计设置在2#桩点、4#桩点、6#桩点和7#桩点的侧边的海床上,所述流速计与2#桩点、4#桩点、6#桩点和7#桩点侧边的海床固定连接,所述地下水位计埋设在1#桩点、2#桩点的侧面,所述地下水位计与滩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RTK地形观测系统包括基准站、管理控制器、数据通信器,所述基准站设置在后滩上,所述基准站与后滩固定连接,所述管理控制器设置在基准站的输出端,所述管理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基准站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通信器设置在管理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数据通信器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管理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数据控制系统能够汇总整理各个观测系统传输的数据,并快速的加以整理和收集保存,通过设置气象观测系统能够采集海滩实时气象资料,具有很高的准确度,通过设置水动力观测系统可以实时并精准的进行海滩波浪流的水动力观测,具有很高的抗风险能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地形观测系统可以形成阵列式布置,形成一个精准的地形观测网,能够高精度、高频率的测定海滩剖面侵蚀淤积变化过程,通过设置RTK地形观测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的,精度极高的三维网状高程测量。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数据控制系统;101、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2、数据汇总输出系统;103、电源;2、气象观测系统;201、一体化自动气象站;3、水动力观测系统;301、波浪计;302、流速计;303、地下水位计;4、地形观测系统;401、1#桩点;402、2#桩点;403、3#桩点;404、4#桩点;405、5#桩点;406、6#桩点;407、7#桩点;408、细钢筋参考桩;409、高度计;5、RTK地形观测系统;501、基准站;502、管理控制器;503、数据通信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包括数据控制系统1、气象观测系统2、水动力观测系统3、地形观测系统4、RTK地形观测系统5,气象观测系统2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水动力观测系统3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地形观测系统4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输入端电性连接,RTK地形观测系统5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输入端电性连接。数据控制系统1包括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1、数据汇总输出系统102、电源103,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1设置在数据汇总输出系统102的输入端,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1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数据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包括数据控制系统(1)、气象观测系统(2)、水动力观测系统(3)、地形观测系统(4)、RTK地形观测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观测系统(2)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水动力观测系统(3)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地形观测系统(4)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RTK地形观测系统(5)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包括数据控制系统(1)、气象观测系统(2)、水动力观测系统(3)、地形观测系统(4)、RTK地形观测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观测系统(2)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水动力观测系统(3)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地形观测系统(4)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RTK地形观测系统(5)的输出端与数据控制系统(1)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控制系统(1)包括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1)、数据汇总输出系统(102)、电源(103),所述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1)设置在数据汇总输出系统(102)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1)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数据汇总输出系统(1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103)设置在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1)的输入端,所述电源(103)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数据及智能控制中心(10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观测系统(2)包括一体化自动气象站(201),所述一体化自动气象站(201)设置在滩面上方10m左右,所述一体化自动气象站(201)与滩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形观测系统(4)包括1#桩点(401)、2#桩点(402)、3#桩点(403)、4#桩点(404)、5#桩点(405)、6#桩点(406)、7#桩点(407)、细钢筋参考桩(408)、高度计(409),所述1#桩点(401)设置在后滩上,所述1#桩点(401)与后滩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桩点(402)设置在滩面下,所述2#桩点(402)与滩面固定连接,所述3#桩点(403)设置在2#桩点(402)的海侧,所述3#桩点(403)与滩面固定连接,所述4#桩点(404)设置在碎波带海床上,所述4#桩点(404)与碎波带海床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端天气下海滩协同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桩点(405)设置在4#桩点(404)的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华李志强张会领李高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