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952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承托部件、连接于承托部件上的驱动部件、受驱动部件驱动而进行运动的位移部件、连接于位移部件并随其同步运动的接收器、控制驱动部件进行运动并与其电性相连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性相连的轨迹生成模块,且所述接收器与一测量仪器电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驱动部件带动接收器进行运动,通过将接收器采集的数据与接收器运动的运动轨迹曲线进行对比来评判测量仪器的精度;且本装置性能稳定,可控性好,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设备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的逐步提升,不断催生出各种各样高新技术,特别是在动态测量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非凡的成就。由于生产与实践的需求,三维动态测量技术在很多工程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三维动态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主要体现在测量手段、测量仪器以及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现有的三维动态测量仪器品种繁多,功能各异,适用于不同环境的检测与测量,例如管线探测仪、多波束声呐或者频率记录仪等等。在动态测量过程中,往往对接收装置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故测量仪器在投入使用之前,都需要对其进行核准和校验,以保证仪器的测量效果和测量精度,现有对测量装置的检测手段是通过选取多组已知的点位与测量装置所测量的数据值进行对比判断,但是,采用该种方法需要利用被检仪器进行多次测量,检测过程较为繁琐,投入成本较大,耗时耗力;且所测得数据较少,以部分数据很难判断测量装置的精准程度,故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包括承托部件、连接于承托部件上的驱动部件、受驱动部件驱动而进行运动的位移部件、连接于位移部件并随其同步运动的接收器、控制驱动部件进行运动并与其电性相连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性相连的轨迹生成模块,且所述接收器与一测量仪器电性相连;所述驱动部件和位移部件均连接于承托部件上,所述位移部件的输入端连接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所述接收器连接于位移部件上,且该接收器与一测量仪器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与驱动部件电性相连,所述轨迹生成模块电性连接于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部件和位移部件构成曲柄摇杆结构,所述曲柄摇杆结构用于驱动接收器进行简谐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连接座、连接于连接座上的伺服电机、连接于伺服电机输出端的轮盘、端部插设于轮盘上的偏心轴、以及与偏心轴转动相连的连杆,且所述连杆与位移部件相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轴距轮盘中心处的距离与连杆的长度之比小于1/9。进一步地,所述轮盘自其圆心至边缘的方向均匀开设有多组装配孔,所述偏心轴固定插设于其中一组装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位移部件包括直线滑轨和滑块,所述直线滑轨连接于承托部件上,所述滑块相配合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上,且该滑块与接收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部件设置为第一底座,所述驱动部件和位移部件均与第一底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长水平仪,所述长水平仪用于检测第一底座的平面度。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部件包括第二底座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底座与支撑框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框架分别与驱动部件和位移部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水准泡,所述水准泡用于检测支撑框架的平面度和直线度。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部件上还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底座和支撑框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铰接于第二底座上,所述承托部件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铰接于第二底座上,其活塞杆输出端铰接于支撑框架上,由所述伸缩杆对支撑框架进行稳定加固和倾角调节。一种利用上述任意一项检测平台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启动本装置,由驱动部件带动连接于位移部件上的接收器进行运动;步骤二:由接收器对被检目标进行测量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测量仪器;控制器对带动接收器进行运动的驱动部件进行信息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反馈给轨迹生成模块,由轨迹生成模块得出接收器的运动轨迹曲线;步骤三:将测量仪器上记录的数据与接收器的运动曲线轨迹进行对比,通过测量仪器记录的数据与运动轨迹曲线的偏差程度来对测量仪器的动态测量精度进行判断分析。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驱动部件的运动过程如下: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进行旋转,由伺服电机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轮盘进行转动,转动的轮盘带动偏心轴进行转动,由偏心轴带动与其转动相连的连杆进行运动,再由连杆带动与其端部相铰接的位移部件进行简谐运动;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接收器的运动过程如下:滑动设置于直线滑轨上的滑块在连杆的带动下进行往复的简谐运动,使得与滑块相连接的接收器随滑块一同进行简谐运动。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稳定可靠,驱动部件与位移部件之间构成曲柄摇杆结构,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滑块和连接于滑块上的接收器沿直线滑轨进行简谐运动,利用轨迹生成模块得到连接于滑块上接收器的运动轨迹曲线;并利用随滑块进行简谐运动的接收器对被检目标进行数据采集,同时将采集的数据反馈给测量仪器进行记录,通过将接收器采集的数据与接收器运动的运动轨迹曲线进行对比,来评判测量仪器的动态测量精度,若两者之间的偏差越小,则测量仪器的精准度越高;若两者之间偏差越大,则精准度越差;且本装置性能稳定,可控性好,可一次性采集大量数据,极大的节省了检测时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检测成本,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本装置能够提供充足的数据,对比性较好,便于对实测数据与真实数据进行比较,因此检测的准确度较高;(2)通过在承托部件上长水平仪和水准泡,能够在检测之前对本装置进行校准,保证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在水平状态上的平面度,确保支撑框架能够处于竖直状态,降低因装置自身平面度和垂直度对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干扰与影响,提高设备检测的精准度;(3)通过于轮盘圆心至边缘的方向均匀开设有多组装配孔,方便偏心轴的安装,同时也便于对偏心轴距轮盘中心的距离进行调节,使轮盘能够提供不同长度的旋转半径,进而使得装置能够模拟不同振幅的简谐运动,提高其实用性;(4)通过调节伸缩杆的活塞杆的长度,能够调节铰接于第二底座上的支撑框架的倾斜角度,扩大了装置的检测范围,使接收器能够在不同倾角的的状态下对被测目标进行数据测量,以提高对测量仪器测量水平的检测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中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中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滑块进行简谐运动的原理示意图;图6是滑块的运动轨迹曲线示意图;图7是伺服电机和轨迹生成模块与控制器之间的电性控制关系框图;图8是接收器与测量仪器之间的电性控制关系框图。图中:2、驱动部件;21、连接座;22、伺服电机;23、轮盘;24、偏心轴;25、连杆;26、装配孔;3、位移部件;31、直线滑轨;32、滑块;4、接收器;5、控制器;6、轨迹生成模块;71、第一底座;72、长水平仪;81、第二底座;82、支撑框架;83、水准泡;84、支撑杆;9、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部件、连接于承托部件上的驱动部件(2)、受驱动部件(2)驱动而进行运动的位移部件(3)、连接于位移部件(3)并随其同步运动的接收器(4)、控制驱动部件(2)进行运动并与其电性相连的控制器(5)、以及与控制器(5)电性相连的轨迹生成模块(6),且所述接收器(4)与一测量仪器电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部件、连接于承托部件上的驱动部件(2)、受驱动部件(2)驱动而进行运动的位移部件(3)、连接于位移部件(3)并随其同步运动的接收器(4)、控制驱动部件(2)进行运动并与其电性相连的控制器(5)、以及与控制器(5)电性相连的轨迹生成模块(6),且所述接收器(4)与一测量仪器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件(2)和位移部件(3)构成曲柄摇杆结构,所述曲柄摇杆结构用于驱动接收器(5)进行简谐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包括连接座(21)、连接于连接座(21)上的伺服电机(22)、连接于伺服电机(22)输出端的轮盘(23)、端部插设于轮盘(23)上的偏心轴(24)、以及与偏心轴(24)转动相连的连杆(25),且所述连杆(25)与位移部件(3)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24)距轮盘(23)中心处的距离与连杆(25)的长度之比小于1/9。


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23)自其圆心至边缘的方向均匀开设有多组装配孔(26),所述偏心轴(24)固定插设于其中一组装配孔(2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动态测量设备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部件(3)包括直线滑轨(31)和滑块(32),所述直线滑轨(31)连接于承托部件上,所述滑块(32)相配合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31)上,且该滑块(32)与接收器(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志熊指南叶作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天津市陆海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