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949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包括监管计算机和与所述监管计算机相连的数据库、仓库管理计算机、总装管理计算机,以及多个电子标签,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都分别连接有阅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具有耐高温、抗金属、防污等多特性的电子标签,对零部件生命周期的跟踪和追溯,通过手持扫描阅读器写入汽车信息代码及校验装配的正确性,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精确度和速度,提高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在企业内外迅速有效传递各种质量信息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对生产过程的指挥全面提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 技术背景汽车产业链可简单划分为零件制造、整车装配与售后服务三个基 本环节。汽车零件制造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且制造流程多,涵盖了 铸造、锻造、冲压、机械加工及热处理等多种工序,零件数量众多; 整车装配过程也包括零件冲压、焊接、喷漆、部件或总成组装,整车 装配等诸多环节;无论是零件生产厂还是整车装配厂,仅由人工管理 数量庞大的零、部件和复杂、众多的制造流程,往往容易出错并无法 从源头上快速提高各流程的运作效率与效益。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 面生产管理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因装配各种不同类型的工程车, 必然要求操作人员手工登记各类型汽车的各个组成零件。这种需要人 工目视进行纸笔记录的工作,错误的几率较大,还需要耗费一定的劳 动力成本。仓库管理各种汽车的零部件多,摆放在效大的仓库里,如要对 零件进行对帐和盘存,耗时耗力,影响生产。产品管理为了便于了解成品车的质量状况方便厂家的跟踪,维 修,为今后业务的开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就要对各个零件进行追溯, 查询它的生产厂家、制造时间、使用期限、批次,维修记录等相关信 息如按传统手段是非常困难的。考虑到现阶段汽车产品管理的不规范、使用及维修的不规范、假冒零部件大量存在、维修记录的不完整 等因素,具体到出现问题的车辆,难免会出现各方推卸责任的情况。 而目前一些汽车生产厂家采用了条形码技术,对汽车生产所需的 零部件进行标识和管理,例如在汽车的装配线上,布置着关键工序的 情息采集点每道工序完成后,通过工化上的条码阅读器读入相关零部 件的条码标签、工号甚至故障条码等有关信息.操作人员把每道工序 的生产信息送入对应的数据采集点,再传到整个生产处的通讯主机, 由此计划和管理部门就能及时了解流过各关键工序的汽车装配状况 和整个生产流水线的运行情况,并可以整理出一系列统计文件,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配置灵活、系 统成本较低,但由于零件信息都存储在PLC或PMC数据库里,所以,对网络通信的速率,可靠性等要求很高,要求有高性能的PLC、大容 量的数据库和高速度的PMC主机。同时条形码技术识别方式还存在如下缺陷难以克服1. 扫描速度慢, 一次只能扫描一个条码,影响零部件出入口的物流速度。2. 标签形式单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标签尺寸大小和形状受限制。3. 不可重复记录,条码标签印刷上去,就不能更改,只能记录初 始数据。4. 安全性能低,因为内容全都记录在标签表面,标签制造技术含 量低,易于伪造。5. 数量容量少,不能记录太多产品及生产过程中的信息。6. 对网络环境依赖程度高,大多的生产数据记录在后台数据库,需要较高的网络配置开销。7. 读取性能低,只能在可视距离下读取,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 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8. 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差,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 受到污染,印刷上去的条码因外部环境因素,其使用寿命很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高效的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包括监管计算机和与所述监管计算机相连的 数据库、仓库管理计算机、总装管理计算机,以及多个电子标签,所 述仓库管理计算机都分别连接有阅读器。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或/和总装管理计算机可连接有标签打印机。所述与仓库管理计算机连接的阅读器可包括手持扫描阅读器或/ 和门禁扫描阅读器,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 互联。所述监管计算机还可连接有运输管理计算机,所述运输管理计算 机通过Internet网或者局域网与所述监管计算机互联,并通过无线网 络连接有一个作业指令接收器。所述监管计算机还可连接有售后管理计算机,所述售后管理计算 机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有手持扫描阅读器。所述电子标签可为吊牌式,采用PBC封装,并设置有塑料扎带。所述电子标签可为粘贴式,涂覆有耐高温丙烯酸胶。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和总装管理计算机可通过Internet网或者局 域网与所述监管计算机互联。所述售后管理计算机可通过Internet网与所述监管计算机互联。本技术通过具有耐高温、抗金属、防污等多特性的电子标签, 适应各种恶劣的生产环境,对零部件生命周期的跟踪和追溯,通过手 持扫描阅读器写入汽车信息代码及校验装配的正确性,可以减轻劳动 强度,提高精确度和速度,提高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在企业内外迅速 有效传递各种质量信息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对生产过 程的指挥全面提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对于复杂产品 和客户化产品,可以及时进行数据信息维护,取消人工纸笔工作。产 品或者加工过程完毕,系统自动通知中心数据库,及时进行数据更新, 按照订单实现批次管理。育英总装管理计算机,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利 用RFID标签系统定义产品参数、制造信息、版本号等,及时完成工 艺反馈校正,縮短工艺纠正周期。利用仓库管理计算机对库存、配件 和半成品的自动跟踪、管理和出入库的自动记帐。所述电子标签可以 重复多次读取,最多可达10万次,可被阅读器稳定读取,错误率低, 使生产全过程和主系统连接成为一体,生产效益大大提高。完成质量 信息采集与质量分析,为质量追溯和产品维护提供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在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尽描述之前,对本技术涉 及的相关技术加以介绍。RFID基本相i念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感应式电子芯片或是近接卡、感 应卡、非接触卡等等,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RFID技术 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 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机器识别。RFID系统构成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1) 电子标签(RFID标签)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 一般情况下,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依据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 tag)和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tag)。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 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2) 阅读器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 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此外,许多阅读器还有附加的接口(RS232、 RS485、以太网接口等),以便将所获得的数据传向应用系统或从应用 系统接收命令。RFID工作原理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 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 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 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 型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监控计算机和分别与所述监 控计算机相连的数据库、仓库数据单元、总装数据单元、运输数据单 元、售后数据单元及多个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生产线中的RFID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管计算机和与所述监管计算机相连的数据库、仓库管理计算机、总装管理计算机,以及多个电子标签,所述仓库管理计算机都分别连接有阅读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盛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赵华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