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491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导管上方的承料斗、集料斗和设置在集料斗内的自浮杆组件,利用自浮杆组件的钢丝绳的长度来控制首封方量,随着集料斗内部混凝土高度增加,自浮杆组件的嵌头在集料斗的上端内侧壁上滑动,自浮杆组件整体上升,直至升至集料斗的顶部,自浮杆组件的嵌头完全弹出并搁置在集料斗的顶部,替代原有在沉井顶部安置汽车吊实现混凝土拔塞的方式,使得混凝土在浇筑至设计方量时能够自行拔塞实现水下混凝土的首封浇筑,摒弃了以往需要设置集料斗平台、汽车吊配合拔塞等工序,节约了人工和设备周转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对水下混凝土浇筑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表面涂装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
技术介绍
在桥梁施工领域,采用沉井作为桥梁基础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跨江或跨海的超大跨径桥梁,沉井基础因其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卓越的承载能力和对复杂地质条件较强的适用能力成为主墩或锚碇基础的首选。水中沉井基础首节多为钢沉井,制造完成后采用封底的助浮措施从船坞浮运至施工现场,沉井着床以后,在井壁腔格内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传统的浇筑方式是利用导管法,导管的下端伸入至水下,并且需要在沉井上布置集料斗平台,集料斗平台上的集料斗中的混凝土通过溜槽进入承料斗,承料斗的出料口对准导管内,结合沉井上汽车吊拔塞方式实现沉井水下混凝土的首封。施工工序复杂,需要人员和设备较多,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为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水下混凝土浇筑方式进行升级,以满足沉井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功效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沉井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功效低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包括:集料斗,其底部具有卸料口,集料斗的上端的内侧壁竖向设置;承料斗,其设置在卸料口的下方,承料斗的底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正对沉井内部;自浮杆组件,其包括设置在集料斗内的浮箱、浮杆、混凝土塞,浮杆水平固定在浮箱上,浮杆具有中空结构,浮杆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嵌头,嵌头的外端伸出至浮杆外且与对应侧的集料斗的上端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弹簧的自由伸长量大于集料斗的内径,混凝土塞与卸料口配合设置,混凝土塞的顶部与浮箱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长度小于集料斗的深度。优选的是,所述集料斗具有双层结构且所述集料斗的上端为圆柱形结构、下端为圆锥形结构,所述集料斗的外侧壁向上延伸,内侧壁的顶部与外侧壁水平连接形成台阶面。优选的是,所述集料斗的外侧设置有托架,托架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梁和水平设置的方形框架,支撑梁沿所述集料斗的圆周对称分布且上端与所述集料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下端与方形框架固定连接,方形框架与沉井井壁的上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集料斗的一侧设置有爬梯。优选的是,所述爬梯的两侧设置有护栏。优选的是,所述浮箱采用塑料板材质制成。优选的是,所述集料斗、承料斗的外侧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吊耳。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集料斗作为待浇筑的混凝土的盛放容器,通过承料斗与沉井内安装的导管连通便于浇筑水下混凝土,集料斗内的自浮杆组件两端的嵌头通过弹簧连接,浮箱的下端与混凝土塞通过钢丝绳连接,利用钢丝绳的长度来控制首封方量,随着集料斗内部混凝土高度增加,嵌头在集料斗的上端内侧壁上滑动,自浮杆组件在浮箱受到混凝土给予的浮力作用下能够自行上升,替代原有在沉井顶部安置汽车吊实现混凝土拔塞的方式,使得混凝土在浇筑至设计方量时能够自行拔塞实现水下混凝土的首封浇筑,本装置在满足水下混凝土浇筑首封的前提下,摒弃以往需要设置集料斗平台、汽车吊配合拔塞等工序,节约人工和设备周转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了整个用于水下混凝土浇筑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自浮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集料斗,2、卸料口,3、承料斗,4、出料口,5、浮箱,6、浮杆,7、混凝土塞,8、弹簧,9、嵌头,10、钢丝绳,11、台阶面,12、支撑梁,13、方形框架,14、爬梯,15、护栏,16、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包括:集料斗1,其底部具有卸料口2,集料斗1的上端的内侧壁竖向设置;承料斗3,其设置在卸料口2的下方,承料斗3的底部具有出料口4,出料口4正对沉井内部;自浮杆6组件,其包括设置在集料斗1内的浮箱5、浮杆6、混凝土塞7,浮杆6水平固定在浮箱5上,浮杆6具有中空结构,浮杆6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嵌头9,嵌头9的外端伸出至浮杆6外且与对应侧的集料斗1的上端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弹簧8的自由伸长量大于集料斗1的内径,混凝土塞7与卸料口2配合设置,混凝土塞7的顶部与浮箱5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长度小于集料斗1的深度。本技术的沉井自开式集料斗1装置,安装于沉井井壁的顶部,具体使用步骤如下:步骤一:完成沉井顶面水下混凝土设备布置,将沉井顶面布料机、活动式挡板夹具、导管安装完毕后,用浮吊将承料斗3的出料口4插入到导管中,随后用浮吊将集料斗1的卸料口2嵌入到承料斗3中,确保集料斗1、承料斗3、导管的中心保持一致。步骤二:根据集料斗1的大小及集料斗1内待加入的物料的密度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浮杆6、弹簧8、浮箱5、混凝土塞7,使浮杆6的长度略小于集料斗1的内径、弹簧8的自由伸长量略大于集料斗1的内径,保证浮杆6能顺利上下运动,浮箱5放置在集料斗1内的物料表面如混凝土的拌合物,所受到的浮力须大于自浮杆6组件整体的重力,保证自浮杆6组件能随着集料斗1内的物料增多而顺利浮起上升,混凝土塞7则与卸料口2形状匹配,保证在集料斗1内物料加入的初期堵住卸料口2使物料不下漏,钢丝绳10的长度应结合集料斗1内壁的高度来确定,当自浮杆6搁置在集料斗1的顶部时,混凝土塞7与集料斗1的出口保持一定的距离,组装好自浮杆6组件后,首先将浮杆6嵌头9压缩在浮杆6内部,然后将自浮杆6组件下放至集料斗1内,使浮杆6两端的嵌头9在弹簧8的作用下抵触在集料斗1上端的内侧壁上,混凝土塞7堵住卸料口2。步骤三:向集料斗1内通过布料机加入混凝土,加入混凝土时应避免把混凝土浇筑至浮杆6、浮箱5上。步骤四:随着集料斗1内部混凝土高度的增加,浮箱5带着浮杆6随之上升,升至集料斗1顶部时,浮杆6内部的弹簧8将嵌头9弹出,浮杆6搁置在集料斗1的顶部,由于钢丝绳10的长度小于集料斗1的深度,此时混凝土塞7被钢丝绳10拉起使卸料口2处于开启状态,混凝土开始从集料斗1进入承料斗3再进入导管内。替代原有在沉井顶部安置汽车吊实现混凝土拔塞的方式,使得混凝土在浇筑至设计方量时能够自行拔塞实现水下混凝土的首封浇筑。步骤五:当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集料斗,其底部具有卸料口,集料斗的上端的内侧壁竖向设置;/n承料斗,其设置在卸料口的下方,承料斗的底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正对沉井内部;/n自浮杆组件,其包括设置在集料斗内的浮箱、浮杆、混凝土塞,浮杆水平固定在浮箱上,浮杆具有中空结构,浮杆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嵌头,嵌头的外端伸出至浮杆外且与对应侧的集料斗的上端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弹簧的自由伸长量大于集料斗的内径,混凝土塞与卸料口配合设置,混凝土塞的顶部与浮箱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长度小于集料斗的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料斗,其底部具有卸料口,集料斗的上端的内侧壁竖向设置;
承料斗,其设置在卸料口的下方,承料斗的底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正对沉井内部;
自浮杆组件,其包括设置在集料斗内的浮箱、浮杆、混凝土塞,浮杆水平固定在浮箱上,浮杆具有中空结构,浮杆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嵌头,嵌头的外端伸出至浮杆外且与对应侧的集料斗的上端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弹簧的自由伸长量大于集料斗的内径,混凝土塞与卸料口配合设置,混凝土塞的顶部与浮箱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长度小于集料斗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自开式集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具有双层结构且所述集料斗的上端为圆柱形结构、下端为圆锥形结构,所述集料斗的外侧壁向上延伸,内侧壁的顶部与外侧壁水平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桂林冯先导吴启和陈建荣韩鹏鹏赵东梁张磊万猛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