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32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淬火油槽,通过在油槽的液面下方布置多排喷嘴,将油槽内的淬火油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到进入淬油槽内的高温工件上,以增强对工件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对工件的淬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油槽
本技术涉及淬火油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淬火油槽。
技术介绍
淬火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及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还可以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工业中。在将需要淬火的工件放置到淬火油内进行工艺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工件的局部温度太高会使得油温升高,进而影响淬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淬火油槽,通过在淬火油槽的液面下方10~15cm的位置增设一排喷嘴,利用喷嘴对工件进行冷却,进而增强淬火效果,提高工件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淬火油槽,包括油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沿液体的高度方向布置多个喷嘴,所述喷嘴通过油泵连通所述油槽本体。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包括沿液体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第三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布置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15~25cm的位置,所述第二喷嘴布置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95~105cm的位置,所述第三喷嘴布置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175~185cm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由液面朝向所述油槽本体的底部倾斜15°设置。进一步的,位于同一高度上的相邻两个喷嘴之间的间隔≤3cm。进一步的,所述油泵的功率≥2.2kW。进一步的,所述油槽本体连通输送网带实现工件的进料,位于同一高度的多个喷嘴沿所述输送网带的宽度方向布置于所述油槽本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淬油槽内增设多个喷嘴,将油槽内的淬火油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到高温工件上,增强对工件的冷却效果,提高淬火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设备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淬火油槽,其包括:油槽本体1,油槽本体1的液面下方沿高度方向布置第一喷嘴3、第二喷嘴4、第三喷嘴5,第一喷嘴3、第二喷嘴4和第三喷嘴5分别通过油泵2连通油槽本体1,油泵2将油槽本体1内的淬火油泵入各个喷嘴内,再高速喷出。第一喷嘴3布置于油槽本体1液面下方20cm的位置,第二喷嘴4布置于油槽本体1液面下方100cm的位置,第三喷嘴5布置于油槽本体1液面下方180cm的位置,且第一喷嘴3、第二喷嘴4和第三喷嘴5均由液面朝向油槽本体1的槽底倾斜15°设置。油槽本体1连通输送网带6实现工件的输送,第一喷嘴3、第二喷嘴4和第三喷嘴5均包括沿输送网带6宽度布置的多个喷嘴,位于同一高度上的相邻两个喷嘴之间间隔3cm布置,通过上述布置,增强工件在油槽本体1内的冷却、淬火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于工业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淬火油槽,包括油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沿液体的高度方向布置多个喷嘴,所述喷嘴通过油泵连通所述油槽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油槽,包括油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沿液体的高度方向布置多个喷嘴,所述喷嘴通过油泵连通所述油槽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沿液体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第三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布置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15~25cm的位置,所述第二喷嘴布置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95~105cm的位置,所述第三喷嘴布置于所述油槽本体的液面下方175~185cm的位置。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品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