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925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属于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处理单元和中水处理单元:冷却水处理单元包括:冷却水收集池,输入端与冷却水收集池相连通的第一提升泵,输入端与第一提升泵的输出端相连通,反洗排污口与中水处理单元相连通的第一过滤部件,输入端与第一过滤部件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净水部件,以及输入端与第一净水单元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冷却水管线相连通的第一清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减少冷却能、节省能耗、回水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循环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冷藏厂用水量较大,主要包括冷却水、车间生产污水及生活污水等,中大型的冷藏厂每日合计用水达到1000-2000m3,若将其直接排放,浪费极大且不符合当下水资源紧张状态下的环保要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实现循环使用;冷藏厂每日用水中有20%左右为冷却用水,使用后温度较低,若将冷却水与车间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等进行相同的处理转变为回用水时,再次作为冷却水使用时,需要再次对其进行降温,造成冷却能量浪费。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冷却能、节省能耗、回水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的冷藏厂水循环系统。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其中,包括冷却水处理单元和中水处理单元:所述冷却水处理单元包括:冷却水收集池,设置为地下式,无需占用地表空间,与冷却水线的排水端相连通,对冷藏厂内已使用的冷却水进行收集,且冷却水在冷却水收集池内进行短时间停留;第一提升泵,输入端与所述冷却水收集池相连通;第一过滤部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提升泵的输出端相连通,反洗排污口与所述中水处理单元相连通;净水部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输出端相连通;以及第一清水池,输入端与所述净水部件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冷却水管线相连通。使用时,由第一提升泵将车间内通过自流等方式进入冷却水收集池内、短时间停留的水抽出,依次通过第一过滤部件进行过滤及净水部件进行净化,使其达到冷却水使用要求,并输出至第一清水池内备用,由冷却水管线循环回流至冷却水线中,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在处理过程中冷却水升温较少,在回流至冷却水线中再次作为冷却水循环使用,可以减少冷却能,节省能耗。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两个第一多介质过滤器,两个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提升泵的输出端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净水部件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一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主体、无烟煤/石英砂滤料及配套管道阀门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体中悬浮物、胶体微粒、腐殖质等杂质,降低水的浊度,提高水的澄清度,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逐渐在滤层表面积累使第一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口、出水口压差逐渐增大,当其压力差达到一定值(一般在0.03-0.05MPa)或出水SDI大于4时,则需退出运行进行反洗,优选的,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过程主要包括PLC程序控制器,气动蝶阀及配套管道;当其中一个第一多介质过滤器需要进行反洗时(时间控制或压差控制),备用的另一个第一多介质过滤器自动投运,该过滤器退出运行,自动进入反洗程序,当反洗结束后自动转为运行状态。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两个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清水池相连通,由第一清水池注入反洗进水口对第一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反洗,可以减小反洗用水与设备之间的温度差,进而避免第一多介质过滤器发生不必要的温升。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净水部件设置为微滤净水器,微滤又称微孔过滤,是以多孔膜(微孔滤膜)为过滤介质,在0.1-0.3MPa的压力推动下,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微滤属于精密过滤,能够过滤掉溶液中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中水处理单元包括:污水收集池,主要收集厂区内车间污水、生活污水及冷却水处理单元中的反洗污水;第二提升泵,输入端与所述污水收集池相连通;第二过滤部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提升泵的输出端相连通;RO反渗透净水器,去除水体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杂质,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输出端相连通,RO反渗透净水器最佳处理温度为25℃(温度控制范围20-35℃),由于冷却水由冷却水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中水处理单元中处理原水主要为生化系统出水,温度满足系统温控范围,无需新增温度调节装置,节省能耗,优选的,RO反渗透净水器的各段给水、产水及浓水进出水管上均设有接口及阀门,以便清洗时与清洗液进出口管相连;RO反渗透净水器的净水管上装设防爆破膜;RO反渗透净水器的净水管道上和浓水管道上均设取样点,其取样点的数量和位置要便于诊断或确定系统的缺陷;RO反渗透净水器的反渗透浓水排放装流量控制阀(稳流阀),以控制RO的回收率;RO反渗透净水器的膜组件安装在组合架上,组合架上配备全部管道及接头,还包括所有的支架、紧固件、夹具及其它附件;RO反渗透净水器所配仪器、仪表的性能、配置点及数量等满足本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之需要。优选的,RO反渗透净水器的反渗透膜选用世韩聚酰胺低压复合反渗透膜,该膜属于苦咸水膜,其最大的优点是脱盐率高,操作压力低、抗污染,适合在原水质较差的情况下使用;为防止RO反渗透净水器在停运时反渗透膜浸泡在浓水中,造成膜的污染,本RO反渗透净水器设有停机浓水置换装置,在每次停机前,用原水自动置换反渗透膜周围及管道内的浓水,使反渗透膜在停运时完全浸泡在低浓水中,以延长膜的寿命。第二清水池,输入端与所述RO反渗透净水器的净水出水口相连通,输出端与通用水线相连通;浓水池,输入端与所述RO反渗透净水器的浓水出水口相连通;高级氧化池,输入端与所述浓水池的输出端相连通;脱气池,输入端与所述高级氧化池的输出端相连通;以及MBR生化处理池,输入端与所述脱气池的输出端相连通,净水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清水池相连通,污水出水口与排污管线相连通。中水处理单元将厂区内污水进行处理,使其部分实现循环回用另一部分达到排放标准(COD≤50mg/L)并排入排污管线。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浓水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浓水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浓水池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级氧化池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由于中水经过过滤、RO反渗透净水器后,提净比例为70%左右,将收集的浓水多次经过第二过滤部件及RO反渗透净水器,可使中水的提净比例大幅度提高,进而提高中水回用率,同时减少后续处理的能耗,当需要将浓水池内的浓水通过第二过滤部件及RO反渗透净水器时,关闭第二阀门并开启第一阀门,当需要将浓水池内的浓水通过高级氧化池时,关闭第一阀门并开启第二阀门,操作简单。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第二过滤部件包括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提升泵的输出端相连通的第二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出水口与所述RO反渗透净水器的进水口相连通的保安过滤器,第二多介质过滤器与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类似,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反洗,优选的,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进水口与第二清水池相连通,反洗排污口与污水收集池相连通;保安过滤器由不锈钢外壳及熔喷滤芯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去处理水中通过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处理单元和中水处理单元:所述冷却水处理单元包括:/n冷却水收集池(1);/n第一提升泵(2),输入端与所述冷却水收集池(1)相连通;/n第一过滤部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提升泵(2)的输出端相连通,反洗排污口与所述中水处理单元相连通;/n净水部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输出端相连通;/n以及第一清水池(5),输入端与所述净水部件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冷却水管线(16)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处理单元和中水处理单元:所述冷却水处理单元包括:
冷却水收集池(1);
第一提升泵(2),输入端与所述冷却水收集池(1)相连通;
第一过滤部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提升泵(2)的输出端相连通,反洗排污口与所述中水处理单元相连通;
净水部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输出端相连通;
以及第一清水池(5),输入端与所述净水部件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冷却水管线(1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两个第一多介质过滤器(3),两个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3)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提升泵(2)的输出端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3)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净水部件的输入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3)的反洗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清水池(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部件设置为微滤净水器(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处理单元包括:
污水收集池(6);
第二提升泵(7),输入端与所述污水收集池(6)相连通;
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阅吴玉兴许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利津和顺北京鸭养殖有限公司高密六和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