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96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围堰回填加固地基,涉及围堰加固技术领域,包括钢板桩、砾石集水层、导水管、若干个排水板以及管桩;钢板桩下部延伸至软土地基中以形成围堰;砾石集水层设置于围堰内;导水管设置于砾石集水层的底部;排水板分布于围堰内,且连接有真空抽提设备;管桩设置于围堰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利用钢板桩形成封闭的围堰,在软土地基的底层设置管桩,增强了软土地基的底部支撑强度,砾石集水层铺设在软土地基的表层,具有良好的集水作用,借助贯穿围堰设置的导水管将泥水导送至围堰的外部,再利用排水板和真空抽提设备的共同作用,实现软土地基内部水分的真空抽提,最大限度地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率,提高地基的受力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围堰加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及用于制作上述围堰回填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围海造地项目越来越多。由于海边的地基为软土,所以需要设置围堰结构进行降水后,才能进行地基的加固。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在施工中,近海地区需要从水中施工转化为陆地施工,钢板桩围堰以其施工速度快、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日益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施工过程中,仅通过围堰进行区域的分界很难达到有效的降水作用,所以目前通过围堰和回填结合的方式难以对近海区域的地基进行有效加固,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近海区域降水作用不明显,回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包括钢板桩,砾石集水层、导水管、若干个排水板以及管桩:钢板桩下部延伸至软土地基中以形成围堰;砾石集水层设置于围堰内,且位于软土地基的上部;导水管设置于砾石集水层的底部,用于向围堰外导送泥水,导水管连接有抽水设备;排水板沿上下方向分布于围堰内,且连接有真空抽提设备,用于抽取围堰内的泥水;管桩埋设于软土地基的底部,且位于围堰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排水板在所述软土地基上设有若干排,相邻两排排水板之间设有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通过排水总管与所述真空抽提设备相连。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导水管在围堰的周向上设有至少四个,四个导水管分别贯穿钢板桩设置,且与钢板桩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围堰回填加固地基还包括铺装于砾石集水层上的回填土层以及设置于回填土层上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设有钢筋网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管桩为钢管桩,管桩向上延伸至凸出于砾石集水层,钢筋网架与管桩的上端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围堰回填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打设管桩至软土地基内以形成围堰;铺设导水管至软土地基的外缘处,导水管贯穿钢板桩;铺设砾石集水层至软土地基上以使泥水流至导水管内,并经抽水设备排至围堰外部;打设排水板至软土地基内,并连接排水板的上口至真空抽提设备上;开启真空抽提设备,真空抽吸软土地基内的泥水。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铺设砾石集水层至软土地基上前,下压软土地基的外沿使软土地基自中心至外周向下倾斜;导水管的倾斜角度与软土地基的倾斜角度一致。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开启真空抽提设备,真空抽吸软土地基内的泥水后,铺设回填土层至砾石集水层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回填土层包括碎石土层和灰土层,碎石土层设置于砾石集水层上,且碎石土层的厚度小于砾石集水层的厚度;灰土层设置于碎石土层上,且灰土层的厚度大于碎石土层的厚度。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铺设回填土层至砾石集水层上后,铺设钢筋网架至回填土层上,并浇筑混凝土至钢筋网架上形成混凝土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利用钢板桩形成封闭的围堰,在软土地基的底层设置管桩,增强了软土地基的底部支撑强度,砾石集水层铺设在软土地基的表层,具有良好的集水作用,借助贯穿围堰设置的导水管将泥水导送至围堰的外部,再利用排水板和真空抽提设备的共同作用,实现软土地基内部水分的真空抽提,最大限度地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率,提高地基的受力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施工过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施工过程中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提供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加固完成后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围堰;11、钢板桩;2、砾石集水层;3、导水管;31、抽水设备;4、排水板;41、真空抽提设备;42、排水总管;43、排水支管;5、回填土层;51、碎石土层;52、灰土层;6、混凝土层;61、钢筋网架;7、软土地基;71、管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及施工方法进行说明。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包括钢板桩11,砾石集水层2、导水管3、若干个排水板4以及管桩71:钢板桩11向下延伸入软土地基7中并形成围堰1;砾石集水层2设置于围堰1内,且位于软土地基7的上部;导水管3设置于砾石集水层2的底部,用于向围堰1外导送泥水,导水管3连接有抽水设备31;排水板4沿上下方向分布于围堰1内,且连接有真空抽提设备41,用于抽取围堰1内的泥水;管桩71埋设于软土地基7的底部,且位于围堰1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围堰回填加固地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利用钢板桩11形成封闭的围堰1,在软土地基7的底层设置管桩71,增强了软土地基7的底部支撑强度,砾石集水层2铺设在软土地基7的表层,具有良好的集水作用,借助贯穿围堰1设置的导水管3将泥水导送至围堰1的外部,再利用排水板4和真空抽提设备41的共同作用,实现软土地基7内部水分的真空抽提,最大限度地降低软土地基7的含水率,提高地基的受力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排水板4在软土地基7上设有若干排,相邻两排排水板4之间设有排水支管43,排水支管43通过排水总管42与真空抽提设备41相连。本实施例中,排水板4为平行设置的若干排,排水板4自上而下向软土地基7的底部延伸,排水板4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在真空抽提设备41的抽提作用下,软土地基7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板桩,下部延伸至软土地基中以形成围堰;/n砾石集水层,设置于所述围堰内,且位于所述软土地基的上部;/n导水管,设置于所述砾石集水层的底部,用于向所述围堰外导送泥水,所述导水管连接有抽水设备;/n若干个排水板,沿上下方向分布于所述围堰内,且连接有真空抽提设备,用于抽取所述围堰内的泥水;/n管桩,埋设于所述软土地基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围堰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板桩,下部延伸至软土地基中以形成围堰;
砾石集水层,设置于所述围堰内,且位于所述软土地基的上部;
导水管,设置于所述砾石集水层的底部,用于向所述围堰外导送泥水,所述导水管连接有抽水设备;
若干个排水板,沿上下方向分布于所述围堰内,且连接有真空抽提设备,用于抽取所述围堰内的泥水;
管桩,埋设于所述软土地基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围堰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在所述软土地基上设有若干排,相邻两排排水板之间设有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通过排水总管与所述真空抽提设备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在所述围堰的周向上设有至少四个,四个所述导水管分别贯穿所述钢板桩设置,且与所述钢板桩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回填加固地基还包括铺装于所述砾石集水层上的回填土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回填土层上的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钢筋网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堰回填加固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为钢管桩,所述管桩向上延伸至凸出于所述砾石集水层,所述钢筋网架与所述管桩的上端相连。


6.一种围堰回填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法,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5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岩李文斐李剑锋李征靳伟陈秦超王光远李泽卿王浩王伟于辉王云改白丙波张瑞峰王硕范彦伟田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