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包覆丝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包覆丝的内衣面料技术

技术编号:293887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2
本申请涉及纺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氨纶包覆丝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包覆丝的内衣面料。所述氨纶包覆丝包括氨纶芯丝和包覆于氨纶芯丝表面的功能性层,所述功能性层由包含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混合涂覆得到:抗静电剂:2~4份;抗菌剂:1~3份;纳米金属氧化物:9~17份;纳米纤维素:6~13份;苯基三甲氧基硅烷:10~20份;水:50~70份。本申请制备得到的内衣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与抗静电性能,且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能够保持抗菌作用与抗静电性能的长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纶包覆丝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包覆丝的内衣面料
本申请涉及纺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氨纶包覆丝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包覆丝的内衣面料。
技术介绍
氨纶纤维可与棉纤维等进行混纺制备内衣面料,以增加内衣的保暖性能。然而,氨纶纤维导电性能较差,容易积聚电荷产生静电,刺激皮肤使皮肤干燥、起皮。为改善氨纶面料的抗静电性能,相关技术中通过在面料上附着抗静电剂,如申请号为CN201220632474.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氨纶面料,该氨纶面料由100D/36F的平针线圈和100D/144F的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平针线圈的每股纱线中设有1根氨纶单丝,所述单根氨纶单丝被多根涤纶单丝包覆起来,氨纶面料上附着有抗静电剂。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通过在氨纶面料附着抗静电剂,提高面料的导电性,从而减少静电荷的积聚。专利技术人认为,抗静电剂在水洗后容易脱落,耐水洗性能较差。申请内容为了改善氨纶面料的抗静电性能,并提高抗静电剂的耐水洗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氨纶包覆丝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包覆丝的内衣面料。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氨纶包覆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氨纶包覆丝,所述氨纶包覆丝包括氨纶芯丝和包覆于氨纶芯丝表面的功能性层,所述功能性层由包含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混合涂覆得到:抗静电剂:2~4份;抗菌剂:1~3份;纳米金属氧化物:9~17份;纳米纤维素:6~13份;苯基三甲氧基硅烷:10~20份;水:50~7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纳米纤维素与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将抗静电剂与抗菌剂充分负载于氨纶表面的同时,能够在氨纶芯丝表面形成致密的具有抗菌及抗静电作用的功能性层,且具有更为优异的耐水洗性能。纳米纤维素表面含有大量羟基,能够相互键合形成氢键,并产生三维网络结构,使得抗菌剂、抗静电剂与金属氧化物充分负载于氨纶芯丝表面。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经水解后可得到大量硅醇基团,一方面能够自身缩合形成聚合物,另一方面,能够与纳米纤维素表面的羟基发生醚化反应形成化学连接,促使功能性层与氨纶芯丝粘连更为致密牢固,提高氨纶面料的耐水洗性能。优选的,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所述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S101:将纳米氧化锌粉体和壳聚糖加入浓度为25~3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30~60min,充分分散,加水稀释,制得悬浊液,将悬浊液置于170~200℃下恒温反应1~2d,制得沉淀物;S102:将沉淀物水洗至中性,再经醇洗,50~65℃干燥8~10h,制得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聚糖分子插入纳米氧化锌的晶格结构中,制备得到的复合颗粒不仅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还具有抗菌作用。氧化锌一方面具有导电作用,能够减少氨纶表面静电荷的积聚,提高其抗静电性能;另一方面,其与壳聚糖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具有抑菌杀菌效果。复合颗粒中,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带有较多的胺基,因此带有正电,能够快速吸附细菌,配合以氧化锌的催化杀菌作用,有效提高氨纶丝或面料的抗菌效果。优选的,步骤S101中,所述纳米氧化锌粉体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障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去抗菌性能。优选的,步骤S10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还添加有占纳米氧化锌与壳聚糖总质量的1~2%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沉淀物的反应中,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壳聚糖与纳米氧化锌的分散,促进粒径更小,混合更为均匀的复合颗粒地形成,从而提高抗菌与抗静电效果。优选的,步骤S101中,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9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乙酰度提高,可增加壳聚糖分子结构中胺基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复合颗粒的抗菌性能。优选的,所述功能性层的原料还包括有1.5~3份的分散剂,所述分散剂采用硅烷偶联剂、聚乙二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分散剂能够提高复合颗粒的分散性能,减少团聚现象的产生,促进复合颗粒在氨纶织物表面性能的发挥;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复合颗粒与氨纶织物表面的附着力,提高功能性层的耐水洗性能。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氨纶包覆丝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氨纶包覆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201:将抗菌剂、抗静电剂加入水中,然后加入将纳米氧化物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再依次加入分散剂、纳米纤维素与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充分混合,制得整理剂;S202:将氨纶芯丝置于整理剂中浸渍1~2h,取出静置晾干0.5~1h,再置于73~85℃下恒温烘干2~3h,得到氨纶包覆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浸渍整理,能够将抗菌剂、抗静电剂以及纳米氧化物充分附着在氨纶芯丝表面,经烘干干燥后形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功能性膜层,其具有更为优异的耐水洗性能,不易脱落。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衣面料,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氨纶包覆丝编织得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抗静电性能以及耐水洗性能。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纳米纤维素与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能够与氨纶面料织物形成粘连更为致密的功能性层,在提高织物抗菌与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其耐水性能,使得功能性层不易脱落。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在保障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织物的抗菌性能。3、本申请中采用硅烷偶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作为分散剂,促进了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与氨纶织物的界面粘合力,提高了面料织物的耐水性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S101:在搅拌条件下,将10g纳米氧化锌粉体加入150ml浓度为2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再依次加入50g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以及1.2g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30min,充分分散,加150ml水稀释,制得悬浊液,将悬浊液置于185℃下恒温反应1d,过滤得到沉淀物;S102:将沉淀物水洗3次至中性,除去残余的氢氧化钠,再用无水乙醇醇洗2次,置于60℃的温度下干燥10h,制得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制备例2,一种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101中,壳聚糖的添加量为20g,使得纳米氧化锌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2。制备例3,一种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101中,壳聚糖的添加量为70g,使得纳米氧化锌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7。制备例4,一种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101中,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替代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纶包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包覆丝包括氨纶芯丝和包覆于氨纶芯丝表面的功能性层,所述功能性层由包含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混合涂覆得到:/n抗静电剂:2~4份;/n抗菌剂:1~3份;/n纳米金属氧化物:9~17份;/n纳米纤维素:6~13份;/n苯基三甲氧基硅烷:10~20份;/n水:50~7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纶包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包覆丝包括氨纶芯丝和包覆于氨纶芯丝表面的功能性层,所述功能性层由包含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混合涂覆得到:
抗静电剂:2~4份;
抗菌剂:1~3份;
纳米金属氧化物:9~17份;
纳米纤维素:6~13份;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10~20份;
水:50~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包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所述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01:将纳米氧化锌粉体和壳聚糖加入浓度为25~3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30~60min,充分分散,加水稀释,制得悬浊液,将悬浊液置于170~200℃下恒温反应1~2d,制得沉淀物;
S102:将沉淀物水洗至中性,再经醇洗,50~65℃干燥8~10h,制得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复合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纶包覆丝,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所述纳米氧化锌粉体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漏荣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争好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