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机构及爬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67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包括基架、履带和动力部;基架下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履带包括环形带和至少两个爬楼齿;所述环形带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架上;所述爬楼齿间隔地设置在环形带上;所述滚轮的圆心至靠近楼梯一侧的爬楼齿的端面的距离大于滚轮半径;所述环形带的底端位置高于滚轮的底端位置;动力部设置在基架上并通过传动组件与环形带连接,从而驱使爬楼齿周转。本机构具有结构精简、使用轻便的特点。通过将用于爬楼一侧的爬楼齿外伸出滚轮,从而可利用爬楼齿进行爬楼。而且,由于相邻的爬楼齿之间为间隔设置,通过将两个爬楼齿调节在滚轮与地面的接触位置的两侧,以及将环形带的底端位置高于此接触位置,即可实现在地面上平稳地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机构及爬楼设备
本技术涉及搬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及爬楼设备。
技术介绍
爬楼机是新型的载物(载人)爬楼工具,它利用本身配备的驱动机构来实现上下楼作业。它广泛适用于物流、送水、搬家等行业,以及工厂、办公室、居民楼等具有楼梯或台阶的场所。按照驱动原理,爬楼机主要分为履带式爬楼机、推臂式爬楼机、星轮式爬楼机、支腿式爬楼机。可参考现有技术(申请号201920361334.X),它公开了一种现阶段比较广泛使用的履带式爬楼机。在这类爬楼机中,常设有升降机构,履带则安装在升降机构上,随升降机构一同动作。在需要爬楼时,通过调节升降机构,将履带驱使至滚轮的下方,利用履带进行爬楼动作;而在平地行走时,则通过调节升降机构,将履带提升至滚轮的上方,避免履带接触到底面,仅利用滚轮进行移动。可见,上述的这种履带式爬楼机由于设有升降机构,因此其重量较大、结构较复杂,亟需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重量大、结构复杂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架,基架下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n履带,包括环形带和至少两个爬楼齿;所述环形带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架上;所述爬楼齿间隔地设置在环形带上;所述滚轮的圆心至靠近楼梯一侧的爬楼齿的端面的距离大于滚轮半径;所述环形带的底端位置高于滚轮的底端位置;/n动力部,设置在基架上并通过传动组件与环形带连接,从而驱使爬楼齿周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基架下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
履带,包括环形带和至少两个爬楼齿;所述环形带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架上;所述爬楼齿间隔地设置在环形带上;所述滚轮的圆心至靠近楼梯一侧的爬楼齿的端面的距离大于滚轮半径;所述环形带的底端位置高于滚轮的底端位置;
动力部,设置在基架上并通过传动组件与环形带连接,从而驱使爬楼齿周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爬楼齿之间的环形带长度大于或等于滚轮周长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带上等间距地设有5个爬楼齿;每一所述爬楼齿的截面均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中设有两个平行且相同的履带;两个所述履带上的爬楼齿一一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基架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环形带套设在主动轮及从动轮上;所述动力部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从而驱使环形带转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兆祥赵勇阮柳建姚永斌梁国寿符庆刘新波伍希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小神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