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67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属于搬运车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主体梁和横梁,所述主体梁底端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梁安装在所述主体梁顶端,所述横梁下方安装有用于抓取油桶的卡爪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主体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横梁上下运动的液压缸,通过电器开关控制,使油桶搬运车上半部分上下垂直升降,再经过用于使抓取勾下表面沿油桶外沿向抓取勾自由端滑动靠近的滑动面和用于使油桶外沿滑入抓取勾内的过渡面,实现了油桶搬运车对油桶的自动抓取和搬运,即通过油桶的自重使卡爪卡住油桶并提起油桶,达到快捷装卸、搬运的功能,不仅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
本技术属于搬运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各个领域的工作现场,均需使用大量的汽油、柴油等作为动力保证,这些油料一般都储存在圆柱形油桶中,油桶搬运车则是专门为油桶或者是圆柱形货物的搬运而设计生产的。目前搬运油桶主要采用如下几种工具,一是叉车,该设备结构庞大,但驾驶室空间狭小,驾驶员在狭小空间内操作极度不便;二是液压提升车,该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并且液压提升部分容易损坏,提升过程相当缓慢、工作耗时;三是人工搬运,由于油桶体积大、质量重,在人工搬运时耗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第四,用传统的手推车搬运,由于油桶多为圆柱形,从而造成搬运时不稳定,易于出现滚动现象,而且在油桶装卸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对工人造成磕碰等伤害。现有技术中油桶搬运车存在操作起来较为僵硬、非常不灵活、工作耗时和油桶装卸过程中容易对工人造成磕碰等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油桶搬运车存在操作起来较为僵硬、非常不灵活、工作耗时和油桶装卸过程中容易对工人造成磕碰等伤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包括底座、主体梁和横梁,所述主体梁底端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梁安装在所述主体梁顶端,所述横梁下方安装有用于抓取油桶的卡爪组件。优选地,所述卡爪组件包括3个以上卡爪设置在所述卡爪中间的支撑圆环,所述卡爪顶端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支撑圆环外沿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卡爪中间部位铰接,更优选地,所述卡爪的个数为4个。优选地,所述支撑圆环水平设置且所述卡爪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圆环圆周方向上。优选地,所述卡爪自由端形成有向所述支撑圆环方向内凹的抓取勾。优选地,所述抓取勾自由端向所述第二旋转轴方向下表面至少有一段呈外凸的弧形。优选地,所述抓取勾自由端向所述第二旋转轴方向下表面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抓取勾下表面沿油桶外沿向抓取勾自由端滑动靠近的滑动面和用于使油桶外沿滑入抓取勾内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位于所述滑动面与所述抓取勾自由端之间过渡位置处。优选地,所述卡爪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所述抓取勾,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抓取勾,所述支撑圆环通过第二旋转轴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处。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杆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且所述第一连接杆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杆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20~160°。优选地,所述横梁下方挂设有抓取悬臂,所述卡爪顶端通过第一旋转轴铰接在所述抓取悬臂底端。优选地,所述抓取悬臂底端安装有沿抓取悬臂长度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卡爪安装块,所述卡爪顶端通过第一旋转轴铰接在所述卡爪安装块上,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搬运的油桶大小对卡爪进行快速更换,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油桶进行装卸与搬运,故只需本技术的油桶搬运车就可解决不同大小的油桶装卸与搬运问题。优选地,所述主体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横梁上下运动的液压缸,通过电器开关控制,使油桶搬运车上半部分上下垂直升降,再经过用于使抓取勾下表面沿油桶外沿向抓取勾自由端滑动靠近的滑动面和用于使油桶外沿滑入抓取勾内的过渡面,实现了油桶搬运车对油桶的自动抓取和搬运,即通过油桶的自重使卡爪卡住油桶并提起油桶,达到快捷装卸、搬运的功能,不仅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底座为U型支架,所述主体梁底端竖直安装在所述U型支架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U型支架下表面带有三个万向滑轮,三个所述万向滑轮分别安装在所述U型支架的三边下表面上,通过安装万向滑轮使得油桶搬运车能够在任何方向上移动,有效的提高了油桶搬运车操作的顺畅性和灵活性。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主体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横梁上下运动的液压缸,通过电器开关控制,使油桶搬运车上半部分上下垂直升降,再经过用于使抓取勾下表面沿油桶外沿向抓取勾自由端滑动靠近的滑动面和用于使油桶外沿滑入抓取勾内的过渡面,实现了油桶搬运车对油桶的自动抓取和搬运,即通过油桶的自重使卡爪卡住油桶并提起油桶,达到快捷装卸、搬运的功能,不仅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2)可以根据需要搬运的油桶大小对卡爪进行快速更换,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油桶进行装卸与搬运,故只需本技术的油桶搬运车就可解决不同大小的油桶装卸与搬运问题。(3)通过安装万向滑轮使得油桶搬运车能够在任何方向上移动,有效的提高了油桶搬运车操作的顺畅性和灵活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油桶搬运车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油桶搬运车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油桶搬运车剖视图。图中:1-底座;2-主体梁;3-横梁;4-卡爪组件;41-卡爪;411-抓取勾;412-第一连接杆;413-第二连接杆;42-支撑圆环;5-抓取勾自由端;6-滑动面;7-过渡面;8-第一旋转轴;9-第二旋转轴;10-抓取悬臂;11-卡爪安装块;12-液压缸;13-万向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包括底座1、主体梁2和横梁3,所述主体梁2底端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横梁3安装在所述主体梁2顶端,所述横梁3下方安装有用于抓取油桶的卡爪组件4。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卡爪组件4包括3个以上卡爪41设置在所述卡爪41中间的支撑圆环42,所述卡爪41顶端通过第一旋转轴8与所述横梁3铰接,所述支撑圆环42外沿通过第二旋转轴9与所述卡爪41中间部位铰接,作为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卡爪41的个数为4个。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圆环42水平设置且所述卡爪41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圆环42圆周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梁和横梁,所述主体梁底端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梁安装在所述主体梁顶端,所述横梁下方安装有用于抓取油桶的卡爪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梁和横梁,所述主体梁底端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梁安装在所述主体梁顶端,所述横梁下方安装有用于抓取油桶的卡爪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组件包括3个以上卡爪设置在所述卡爪中间的支撑圆环,所述卡爪顶端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支撑圆环外沿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卡爪中间部位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环水平设置且所述卡爪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圆环圆周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自由端形成有向所述支撑圆环方向内凹的抓取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勾自由端向所述第二旋转轴方向下表面至少有一段呈外凸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勾自由端向所述第二旋转轴方向下表面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抓取勾下表面沿油桶外沿向抓取勾自由端滑动靠近的滑动面和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朝阳李斌巫仕炎翁超王宝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