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更具体地,涉及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轨电车发展迅速,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研究和发展有轨电车系统。从目前国内已开通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来看,有轨电车多分布于城市核心区,为提升客流吸引力,车站间距设置相对较小,车辆均采用站站停的运行模式,使得车辆从出站加速运行较短距离后就需减速制动,到达下一车站,车辆的平均旅行速度相对较低。并且不同车站的客流量不一样,在站站停的运行模式下,客流量大的车站易受行车间隔的影响,降低车站服务品质。同时,有轨电车故障停车轨道多设置在邻近车站的区间,当出现故障列车时,需要由工程救援车将故障车推送至车站处清客后,再将故障车推送至停车轨道,对有轨电车的通行能力带来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以提高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实现快慢车运行模式,解决出现故障车辆时,影响区间通过能力的问题,提高车辆运行速度,提升服务品质。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行轨道、下行轨道、上行轨道站台和下行轨道站台,其中:/n所述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均位于所述上行轨道站台和所述下行轨道站台之间;/n所述上行轨道包括上行主轨道、上行越行轨道、上行到发轨道、上行连接轨道和上行安全轨道,所述上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并且所述上行越行轨道和上行到发轨道均位于所述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之间,所述站前主轨道Ⅰ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道岔来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到发轨道的第一端实现连接,所述上行到发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道岔来与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行轨道、下行轨道、上行轨道站台和下行轨道站台,其中:
所述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均位于所述上行轨道站台和所述下行轨道站台之间;
所述上行轨道包括上行主轨道、上行越行轨道、上行到发轨道、上行连接轨道和上行安全轨道,所述上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并且所述上行越行轨道和上行到发轨道均位于所述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之间,所述站前主轨道Ⅰ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道岔来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到发轨道的第一端实现连接,所述上行到发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道岔来与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安全轨道的第一端分别实现连接,所述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上行越行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道岔分别来与所述站后主轨道Ⅰ的一端实现连接;此外,所述上行到发轨道位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和所述上行轨道站台之间;
所述下行轨道包括下行主轨道、下行越行轨道、下行到发轨道、下行连接轨道和下行安全轨道,所述下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Ⅱ和站后主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荣,贺捷,周宇冠,孙春光,杨晓宇,张嘉峻,刘洋,袁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新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