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63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筒,圆筒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孔壁活动连接有插杆,插杆的杆壁活动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壁与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的外壁开设有多个与插杆相配合的移动孔,插杆的杆壁固定套接有圆环,插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环的下表面和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汽车C立柱内饰板安装结构的安装效率和便捷性,同时提高了汽车C立柱内饰板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因汽车C立柱内饰板晃动产生异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C立柱位于车身的后部,属于车身,对车身顶盖和后门以及行李箱起支撑作用,由于C立柱均是钣金件,因此在C立柱上安装塑料装饰件进行装饰,即汽车C立柱内饰板。汽车C立柱内饰板是装配在车身上的一种装饰件,起到装饰和隔音降噪的作用。现有的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过程较为不便,影响汽车C立柱内饰板安装的便捷性和效率,且汽车C立柱内饰板与C立柱之间安装缝隙较大,导致汽车C立柱内饰板松动,从而导致汽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异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过程较为不便,影响汽车C立柱内饰板安装的便捷性和效率,且汽车C立柱内饰板与C立柱之间安装缝隙较大,导致汽车C立柱内饰板松动,从而导致汽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异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所述汽车C立柱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筒(2),所述圆筒(2)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孔壁活动连接有插杆(3),所述插杆(3)的杆壁活动连接有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的外壁与圆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与插杆(3)相配合的移动孔,所述插杆(3)的杆壁固定套接有圆环(5),所述插杆(3)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圆环(5)的下表面和圆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0),汽车C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筒(2),所述圆筒(2)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孔壁活动连接有插杆(3),所述插杆(3)的杆壁活动连接有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的外壁与圆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与插杆(3)相配合的移动孔,所述插杆(3)的杆壁固定套接有圆环(5),所述插杆(3)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圆环(5)的下表面和圆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0),汽车C立柱内饰板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11),所述滚动轴承(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C立柱内饰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与滚动轴承(11)内壁固定连接的空心块(81),所述空心块(81)的下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孔壁活动连接有方杆(82),所述方杆(8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83),所述空心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千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