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洪舟专利>正文

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47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多元醇60~75份、扩链剂10~15份、泡沫稳定剂2~5份、催化剂1~3份、发泡剂15~20份、水1~3份、抗氧剂0.1~0.3份。其中,聚醚多元醇为棕榈油多元醇与高EO含量多元醇的复合物,棕榈油多元醇与高EO含量多元醇的质量比为2~4:1。扩链剂主要包括3,4‑二氨基苯乙酸、18‑冠‑6、极性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聚氨酯塑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隔热性能、抗压缩强度;可广泛应用到冰箱、太阳能、热水器、建筑、管道、集装箱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为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上流通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分为有机泡沫保温隔热材料和无机泡沫保温隔热材料。有机泡沫保温隔热材料主要包括酚醛泡沫、聚氨酯塑料、聚苯乙烯等为主的有机泡沫保温隔热材料;无机泡沫保温隔热材料主要包括泡沫混凝土、岩面、玻璃棉、海泡石棉、珍珠岩、岩棉为主的无机泡沫保温隔热材料。无机泡沫保温隔热材料大多为不可燃材料,安全性能高,但其保温效果较差、密度大、吸水率高、施工不便等缺点。而有机泡沫保温隔热材料具有质量轻、密度小、吸水率低、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效果良好的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聚氨酯塑料更是由于其优异的保温性能,备受市场的关注。聚氨酯塑料也称为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由羟基化合物和异氰酸酯聚合形成聚氨酯预聚体,聚氨酯预聚体再经发泡剂发泡得到。聚氨酯塑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同时还具备优越的加工性、化学稳定性好、耐许多溶剂和油类、耐磨性等,因此广泛应用于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建筑、管道、集装箱等领域。现有公开专利中,多使用聚酯多元醇来制备聚氨酯塑料;普通聚酯多元醇中苯环含量低,对发泡后的泡沫抗压缩强度提升效果不大,耐热性能达不到预期;普通聚酯多元醇的粘度相对较低,因此导致泡沫的脱模性能差、发泡初期容易造成泡沫破裂,降低泡沫强度和泡沫制品的表观质量。因此,需要寻找更优的聚酯多元醇组合或聚醚多元醇组合,用于提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所述聚氨酯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多元醇60~75份、扩链剂10~15份、泡沫稳定剂2~5份、催化剂1~3份、发泡剂15~20份、水1~3份、抗氧剂0.1~0.3份。进一步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棕榈油多元醇与高EO含量多元醇的复合物;所述棕榈油多元醇与高EO含量多元醇的质量比为2~4:1。进一步的,所述扩链剂主要包括3,4-二氨基苯乙酸、18-冠-6、极性溶剂。其中极性溶剂可以为乙醇、甲醇、石油醚、己烷、环己烷、甲苯、二甲苯、丙酮、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高EO含量多元醇中E0的含量为73~75%;所述高EO含量多元醇羟值为40~44mgKOH/g。进一步的,所述棕榈油多元醇羟值为380~440mgKOH/g,粘度为5000~8000mPa·s(25℃)。进一步的,所述泡沫稳定剂为泡沫稳定剂AK8801、泡沫稳定剂AK8805、泡沫稳定剂B8870、泡沫稳定剂L695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三亚乙基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发泡剂为环戊烷、正戊烷、异戊烷、己烷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8-冠-6溶于极性溶剂中,加入3,4-二氨基苯乙酸,搅拌均匀,得到扩链剂;(2)混配得到聚醚多元醇,加入异氰酸酯、催化剂,升温反应,反应完成后,滴加扩链剂,滴加完毕后,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3)将聚氨酯预聚体与泡沫稳定剂、抗氧剂、水、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发泡剂,搅拌,倒入发泡模具中,发泡,熟化,制得聚氨酯塑料。进一步的,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8-冠-6溶于极性溶剂中,加入3,4-二氨基苯乙酸,搅拌均匀,得到扩链剂;(2)取棕榈油多元醇与高EO含量多元醇,以质量比为2~4:1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聚醚多元醇,降温至20~25℃,加入异氰酸酯、催化剂,氮封保护条件下,升温至80~90℃,反应1~2h,降温至60~70℃;滴加步骤(1)制得的扩链剂,滴加完毕后,氮封保护条件下,反应2~3h,旋蒸去除极性溶剂,得到聚氨酯预聚体;(3)将步骤(2)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与泡沫稳定剂、抗氧剂、水、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发泡剂,搅拌7~10s,搅拌速度为1000~1200r/min,倒入发泡模具中,发泡,熟化,制得聚氨酯塑料。进一步的,所述棕榈油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棕榈油、甘油、白砂糖混合,升温至95~105℃,氮封条件下,加入二甲胺、固体氢氧化钾,搅拌10~15min;滴加环氧丙烷,反应10~12h,升温至115~125℃,保温老化0.5~1h,真空脱水,酸洗,静制,得到棕榈油多元醇。进一步的,所述高EO含量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甘油、固体氢氧化钾混合,氮封条件下,升温至115~125℃,滴加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EO混合物,反应10~12h,保温老化0.5~1h,降温至110~115℃;滴加环氧乙烷EO,反应4~6h,真空脱水,保温老化0.5~1h,真空脱水,酸洗,静制,得到高EO含量多元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塑料的制备方法,选择棕榈油多元醇与高EO含量多元醇以2~4: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的聚醚多元醇,其中棕榈油多元醇,是以棕榈油、少量的白砂糖和甘油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形成;白砂糖分子含有羟基,可在多元醇分子链上引入大量的羟基,制备得到的多元醇官能度高、羟值高,羟值含量高可促进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充分反应,且大量的羟基可提高其他助剂在反应体系中的相容性;生产分布均匀细密的泡孔,同时因白砂糖和棕榈油为可再生资源,从而减少了石油资源的消耗。但由于棕榈油多元醇的粘度较高,在发泡初期会因泡孔壁的弹性较强,产生闭孔,连续闭孔会导致泡孔收缩;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添加了高EO含量多元醇,该多元醇粘度较低,可适当中和聚醚多元醇混合物的粘度,减少泡孔收缩;高EO含量多元醇,其EO含量高达73~75%,伯羟基含量高故反应活性较高,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快,短时间内热量聚集,使发泡充分,泡孔表层和芯部密度接近;从而弥补了棕榈油聚醚因粘度大而导致的闭孔现象;另外,由于高EO含量多元醇不饱和度低、分子质量分布窄,带来的副反应少,发泡得到的聚氨酯塑料绵密度高、均匀性好,隔热效果良好。尽管棕榈油多元醇和高EO含量多元醇均从不同方面提高了,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和反应程度,但体系中依然会存在少量未参与反应的异氰酸酯,此时再加入扩链剂,扩链剂中3,4-二氨基苯乙酸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活性胺基,胺基可快速与异氰酸根反应,清除少量未参与反应的异氰酸酯;3,4-二氨基苯乙酸与异氰酸酯反应后,裸露出一个羧基,提高其与反应体系的相容性;另外,3,4-二氨基苯乙酸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的苯环结构,与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的线型结构相比,不但不会降低聚氨酯塑料的强度和耐热性,反而会提高聚氨酯塑料的强度和耐热性。由于聚醚多元醇中通常会含有钾离子,尤其是棕榈油多元醇由于粘度较大,后处理难度大,导致其产品中钾离子含量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多元醇60~75份、扩链剂10~15份、泡沫稳定剂2~5份、催化剂1~3份、发泡剂15~20份、水1~3份、抗氧剂0.1~0.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多元醇60~75份、扩链剂10~15份、泡沫稳定剂2~5份、催化剂1~3份、发泡剂15~20份、水1~3份、抗氧剂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棕榈油多元醇与高EO含量多元醇的复合物;所述棕榈油多元醇与高EO含量多元醇的质量比为2~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主要包括3,4-二氨基苯乙酸、18-冠-6、极性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EO含量多元醇中E0的含量为73~75%;所述高EO含量多元醇羟值为40~44mgKOH/g。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油多元醇羟值为380~440mgKOH/g,粘度为5000~8000mPa·s(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稳定剂为泡沫稳定剂AK8801、泡沫稳定剂AK8805、泡沫稳定剂B8870、泡沫稳定剂L695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三亚乙基二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发泡剂为环戊烷、正戊烷、异戊烷、己烷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7.一种保温隔热型聚氨酯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8-冠-6溶于极性溶剂中,加入3,4-二氨基苯乙酸,搅拌均匀,得到扩链剂;
(2)混配得到聚醚多元醇,加入异氰酸酯、催化剂,升温反应,反应完成后,滴加扩链剂,滴加完毕后,反应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舟
申请(专利权)人:徐洪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