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420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包括单片机、IC卡卡座、调制解调器、指示电路、天线。单片机分别与IC卡座的数据脚和复位脚、调制解调器的数据地址口、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连接,调制解调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和模拟信号输入端经天线驱动反馈电路接天线,指示电路的输入接单片机。它将两种不同形式的IC卡功能结合成一体。既可使用接触式IC卡又可使用非接触式IC卡。(*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适用于公交车载机、路边停车咪表、IC卡燃气表、IC卡水表、IC卡冷水表、IC卡热力表等。目前,市场上的的IC卡读写器都是单界面的,或是接触式IC卡读写器或是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接触式IC卡读写器由单片机和IC卡座构成,而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则由单片机、调制解调器、天线构成。例如电表中使用的接触式IC卡,公交车载机使用非接触式IC卡。很难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得使用同一张IC卡就能满足各种使用场合的需求。由于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的使用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各有优缺点,市场也很难对这两种IC卡做出唯一选择。鉴于上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既可使用接触式IC卡又可使用非接触式IC卡的双界面IC卡读写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包括单片机和智能卡卡座,单片机的两个数据端分别与智能卡卡座的数据脚和复位脚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调制解调器、天线、指示电路,其中单片机的一个数据口接调制解调器的数据地址口,单片机的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分别接调制解调器的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调制解调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和模拟信号输入端经天线驱动反馈电路接天线;指示电路的输入接单片机的一个数据端。在本技术的实施措施中所述单片机的两个数据端连接安全存取模块,该两个数据端分别接安全存取模块的数据端和复位端。所述指示电路为指示灯、蜂鸣器之一。所述单片机的串行口接有串行接口。所述单片机的一个数据口接有数据存储器。当接触式智能卡插入智能卡卡座时,单片机便通过此卡座与接触式智能卡完成命令的传送和数据的读写。当非接触式智能卡靠近天线时,单片机向调制解调器发送命令和数据,经调制后通过天线发送给非接触式智能卡,非接触式智能卡发出的数据同样通过天线送到调制解调器,经解调后由单片机接收。对智能卡的操作结果,单片机通过指示电路给出指示信号。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装有智能卡卡座和调制解调器,故可结合接触式IC卡的操作和非接触式IC卡的操作特点,使得这两种不同形式的IC卡功能成为一体,它既支持符合ISO-7816的接触式IC卡,也支持符合ISO-14443的Type A协议或Type B协议的非接触式IC卡;2.由于装有安全存取模块,因此可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由于装有串行接口,故可与上位计算机通信。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的原理方框图;图2为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的电路图。请参阅图1本技术包括单片机1、电源2、智能卡(IC卡)卡座6、调制解调器7、指示电路8、天线9。单片机1的两个数据端分别与智能卡卡座6的数据脚和复位脚连接,单片机1的一个数据口接调制解调器7的数据地址口,单片机1的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分别接调制解调器7的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调制解调器7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和模拟信号输入端经天线驱动反馈电路接天线9,指示电路8的输入接单片机1的一个数据端。上述电路可装在外壳内。当接触式智能卡10插入智能卡卡座6时,单片机1自动检测到智能卡10的插入,单片机1按照ISO7816-3的通信协议通过IC卡座6与智能卡10完成命令的传送和数据的读写。当非接触式智能卡10靠近天线9的感应场时,单片机1自动识别智能卡10的类型是符合ISO14443协议的Type A卡片还是Type B卡片,单片机1根据智能卡10的类型分别按照ISO14443协议的Type A或Type B协议向调制解调器7发送命令和数据,调制解调器7完成数据的调制功能,并通过天线9发送到智能卡10;智能卡10发送出的数据同样通过天线9接收,经调制解调器7解调后,由单片机1接收。对智能卡的操作结果,单片机1通过指示电路8给出指示信号。图2是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的电路图,图中U1为单片机、U2为非接触式IC卡专用调制解调器、U3为接触式IC卡卡座。其中单片机U1的两个数据端P11、P10分别与IC卡卡座U3的数据脚SIO和复位脚RST连接,U3的电源端和时钟端分别接有插卡检测上电电路和时钟电路发生器(图中未示)。当单片机U1检测到IC卡插入卡座U3后,自动给IC卡提供电源VIC,同时提供给IC卡工作的时钟信号CLK和把数据端P11置位高电平,并通过数据端P10对IC卡做复位处理。单片机U1对IC卡发送的命令和数据以及从IC卡接收数据都是通过P11线完成的。U2是一个支持Type A和Type B协议的读写芯片,单片机U1的P0口与U2的数据地址口AD0-AD7连接,单片机U1的读端RD、写端WR、地址锁存端ALE分别与U2的RD、WR、ALE连接,U2的模拟信号输出端TRF经驱动反馈电路放大后与天线连接,天线经驱动反馈电路接U2的模拟信号输入端RXD。当单片机U1向IC卡发送命令和数据时,其WR信号线有效,同时数据线上的数据有效,U2的地址由ALE信号从P0端口输出的地址信号自动锁存,这些数据经U2调制成模拟量,经驱动反馈电路放大后由天线发送给IC卡片;从IC卡片送回的数据,也是通过天线经驱动反馈电路放大后反馈到U2,由U2解调成数字信号,这时单片机U1使其RD信号有效,数据出现在数据线上,单片机U1就可以读回数据。上述接触式IC卡卡座U3的外围电路、非接触式IC卡专用调制解调器U2的驱动反馈电路均为公知技术,故不再赘述。单片机U1的一个数据端接有指示电路(图中未示),该指示电路可由一晶体管及受该晶体管驱动的指示灯或蜂鸣器组成。对智能卡的操作结果,单片机U1通过该指示电路给出光或声告警信号,给使用者提示操作结果的状态,如正确、错误的操作,卡片列入黑名单等。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包括型号为MOCS01的安全存取模块U4(即图1中标号3者),单片机U1的两个数据端P14和P13分别接U4的数据端SIO和复位端RST。U4的时钟端CLK接时钟电路。U4对数据的加密和解密都是在模块内部自动进行的,U4由其SIO端接收单片机U1的P14端送来的数据后,对该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从其SIO端回送至单片机U1。这样,单片机U1无论是通过IC卡座U3还是通过天线9发送给智能卡10的数据都必须通过安全存取模块U4对数据先进行加密后才能传送,反之单片机U1从智能卡10接收的加密数据也需先通过安全存取模块U4进行解密。囿于单片机中数据存储器的容量限制,可在单片机的一个数据口连接数据存储器5。考虑与上位计算机通信,可在单片机的串行口连接RS232串行接口U5(即图1中标号4者)。单片机接收到的智能卡数据可以保存到读写器的存储器5中,也可以通过RS232串行接口4传送给上位计算机或终端。在图2中,位于左端中部的插座用于连接上位计算机或终端,位于右上角的插座用于和天线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包括单片机和智能卡卡座,单片机的两个数据端分别与智能卡卡座的数据脚和复位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制解调器、天线、指示电路,其中单片机的一个数据口接调制解调器数据地址口,单片机的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分别接调制解调器的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调制解调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和模拟信号输入端经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包括单片机和智能卡卡座,单片机的两个数据端分别与智能卡卡座的数据脚和复位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制解调器、天线、指示电路,其中:单片机的一个数据口接调制解调器的数据地址口,单片机的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分别接调制解调器的读端、写端、地址锁存端;调制解调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和模拟信号输入端经天线驱动反馈电路接天线;指示电路的输入接单片机的一个数据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兵余海泉高荔陈京德敬滨汤爱敏赵永频段起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