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出行工具减震车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出行工具减震车轮结构。
技术介绍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例如摩托车是现代人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两轮摩托车按照其使用用途可以分为越野车、街车、太子车等,以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行驶路况条件下的驾乘需求,摩托车车架离地间隙的高低对车辆通过性能及舒适性有着决定性影响,例如越野车离地间隙较大,通过性好,适合在非公路等路面状况较差地区行驶,街车、太子车离地间隙较低,在舒适度和操控性能方面相对具有优势。受车架结构的限制,现有的摩托车离地间隙通常是固定的,同一车型在不同路况条件下,并不能根据行驶需要对车辆离地间隙进行调整,使其使用范围受限,如若需要在不同地形的道路上行驶,骑行爱好者还需要购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的出行工具减震车轮结构,包括车身以及两组固定在车身上的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上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2),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伸缩杆(3),两侧所述伸缩杆(3)相互对称,两侧所述伸缩杆(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三角架(4),所述三角架(4)的一端与减震装置(2)转动连接,所述三角架(4)远离减震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带动杆(5),所述带动杆(5)的一端与安装架(1)转动连接,两侧所述带动杆(5)之间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车轮本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出行工具减震车轮结构,包括车身以及两组固定在车身上的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上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2),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伸缩杆(3),两侧所述伸缩杆(3)相互对称,两侧所述伸缩杆(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三角架(4),所述三角架(4)的一端与减震装置(2)转动连接,所述三角架(4)远离减震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带动杆(5),所述带动杆(5)的一端与安装架(1)转动连接,两侧所述带动杆(5)之间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车轮本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出行工具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三角架(4)与带动杆(5)之间均设置有连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出行工具减震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红,金俸奭,吴成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迷你摩托斯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