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93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所述的卷收器包括动轴、定轴、预紧轮、支架、限力杆;所述的动轴一端安装在定轴上,所述的定轴上安装有预紧轮;所述的预紧轮一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的外周支撑在支架上;所述的定轴外端安装有承载轮;所述的承载轮的径向支撑有罩盖;所述的支撑环和定轴是一体式设计的;所述的支撑环一端和预紧轮形成对接,另一端和动轴形成对接。其优点表现在:采用支撑环和定轴一体式设计,使得支撑环不会因预紧轮的转动而移位,从而更好的对支架进行径向支撑;使得支撑环不会因预紧轮的转动而移位,从而更好的对支架进行径向支撑,使得限力阶段的力值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卷收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
技术介绍
预紧限力式安全带使用日益广泛,主机厂对预紧、限力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保证限力值平稳,主要体现在:1)、预紧功能结束限力功能开启时(即预紧、限力切换时)的“过冲”不能过高;2)、预紧力衰减尽量小;3)、限力阶段的力值波动区间不得过大,且要一致性好(见图6)。为了确保卷收器的限力值平稳,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技术方案有: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的解方案是:60A卷收器,预紧时,“动轴”(白色衬套装配在“动轴”上)支撑在“支架”上。此结构的好处:“动轴”与“预紧轮”分开,避免了预紧、限力切换时因克服气压造成的“过冲”。此结构的问题:预紧时,预紧力作用于“预紧轮”球凹,并传递给“动轴”,“动轴”支撑在“支架”的上。问题在于,预紧力持续存在且没有减弱的趋势,当限力起作用时,“动轴”会被缠绕在其上的织带带动旋转,但预紧力却将其挤压在“支架”上。即“动轴”在开始旋转前,需要先克服掉因预紧力对“动轴”造成的摩擦力才能启动旋转,由于“动轴”旋转需要克服这个摩擦力,所以最终在预紧、限力切换时产生新的“过冲”,该过冲值随预紧力大小而跟随变化。最终仍然出现了“过冲”。没有真正彻底解决问题。Autoliv的解决方案是:在专利文献CN200980147579.1中,可解决因限力造成成的弯矩,主要方式是在“定轴”与“动轴”的重叠区域增加“轴承环”。但该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有:虽然“轴承环”有利于减小弯矩,但是不能更完全地消除弯矩,在遇到更大的预紧力时,弯矩依然会影响限力值的平稳性,因此其结构仍有可改善的空间。其次,轴承环容易产生轴向移位。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保持平衡,消除弯矩,能防止轴向移位,从而保证限力值平稳的卷收器,而关于这种卷收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平衡,消除弯矩,能防止轴向移位,从而保证限力值平稳的卷收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所述的卷收器包括动轴、定轴、预紧轮、支架、限力杆;所述的动轴一端安装在定轴上;所述的定轴上安装有预紧轮;所述的预紧轮一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的外周支撑在支架上;所述的定轴外端安装有承载轮;所述的承载轮的径向支撑有罩盖;所述的支撑环和定轴是一体式设计的;所述的支撑环一端和预紧轮形成对接,另一端和动轴形成对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限力杆一端和动轴建立连接,另一端和定轴建立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紧轮的外侧安装有管道;所述的管道内设置有驱动球;所述的驱动轮的一端安装有承载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环的外径大于预紧轮的外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承载轮和定轴之间的连接为花键式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环的两侧在定轴上形成轴肩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罩盖上还设置有支撑管道的缓冲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定轴靠近动轴的一端设置侧圆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承载环上设置外齿,该外齿受力后支撑在支架上;所述的承载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延伸凸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承载轮和定轴之间是采用分体式连接的。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将支撑环和定轴一体式设计,一方面在预紧力阶段时,预紧力更大,在限力阶段时,限力功能不受预紧力的影响,避免力值过冲;另一方面,采用支撑环和定轴一体式设计,使得支撑环不会因预紧轮的转动而移位,从而更好的对支架进行径向支撑;使得支撑环不会因预紧轮的转动而移位,从而更好的对支架进行径向支撑,使得限力阶段的力值保持稳定。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的爆炸示意图。附图3是定轴和支撑环的一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定轴和支撑环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承载轮的结构表示图。附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卷收器的限力值分布走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动轴2.定轴3.预紧轮4.支架5.限力杆6.承载轮7.罩盖8.管道9.缺口10.侧圆环11.限力杆12.缓冲块13.支撑环14.外齿15.延伸凸缘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的爆炸示意图。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所述的卷收器包括动轴1、定轴2、预紧轮3、支架4、限力杆115;所述的动轴1一端安装在定轴2上;所述的定轴2上安装有预紧轮3;所述的预紧轮3一端设置有支撑环13;所述的支撑环13的外周支撑在支架4上;所述的定轴2外端安装有承载轮6;所述的承载轮6的径向支撑有罩盖7。所述的限力杆115一端和动轴1建立连接,另一端和定轴2建立连接。所述预紧轮3的外侧安装有管道8;所述的管道8内设置有驱动球;所述的驱动轮的一端安装有承载轮6。所述的支撑环13一端面对接预紧轮3,另一端面对接安装动轴1。请参照图3和图4,图3是定轴2和支撑环13的一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轴2和支撑环13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支撑环13和定轴2是一体式设计的;所述的定轴2靠近动轴1的一端设置侧圆环10。请参照图5,图5是承载轮6的结构表示图。所述的承载轮6上设置有缺口9,缺口9用于布置棘爪;所述的承载轮6上设置有内花键,内花键套在定轴2上;所述的承载环上设置外齿,该外齿受力后支撑在支架4上;所述的承载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延伸凸缘。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预紧轮3一端设置有支撑环13;所述的支撑环13的外周支撑在支架4上;所述的定轴2外端安装有承载轮6;所述的承载轮6的径向支撑有罩盖7。该设计的效果是:支撑环13和支架4之间建立了径向支撑点,承载轮6和罩盖7之间建立了径向支撑点,预紧功能起作用时,“驱动球”推动“预紧轮3”转动,此时,因“预紧轮3”、“定轴2”组成的组件有两个稳定的支撑,所以在预紧力F的驱动下,不需要“动轴1”的参与即可保持平衡,避免了弯矩的出现,预紧时受力更平衡,则需要克服的摩擦力降低,同样火药量时,预紧力将更大。其次,“预紧轮3”的转动传递给“限力杆115”,“限力杆115”带动“动轴1”转动,“动轴1”上缠绕的织带被收紧,实现预紧功能。织带收紧后迫使“动轴1”芯部挤压“定轴2”或者“动轴1”外圆部位挤压“预紧轮3”支撑环13内侧,进而让“预紧轮3”挤压在“支架4”上。关键好处在于:是“预紧轮3”挤压在“支架4”上,而非“动轴1”挤压在“支架4”上。如果动轴1挤压在支架4上,则在限力功能启动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收器包括动轴、定轴、预紧轮、支架、限力杆;所述的动轴一端安装在定轴上,;所述的定轴上安装有预紧轮;所述的预紧轮一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的外周支撑在支架上;所述的定轴外端安装有承载轮;所述的承载轮的径向支撑有罩盖;所述的支撑环和定轴是一体式设计的;所述的支撑环一端和预紧轮形成对接,另一端和动轴形成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预紧限力式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收器包括动轴、定轴、预紧轮、支架、限力杆;所述的动轴一端安装在定轴上,;所述的定轴上安装有预紧轮;所述的预紧轮一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的外周支撑在支架上;所述的定轴外端安装有承载轮;所述的承载轮的径向支撑有罩盖;所述的支撑环和定轴是一体式设计的;所述的支撑环一端和预紧轮形成对接,另一端和动轴形成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力式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力杆一端和动轴建立连接,另一端和定轴建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力式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轮的外侧安装有管道;所述的管道内设置有驱动球;所述的驱动轮的一端安装有承载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力式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环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阳蒲志华雷于杨周芝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