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829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制作装置包括保温箱、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保温箱的左侧板外壁设有原料架,右侧板外壁设有成品架,第一隔热管的内部设有浸渍盒和预冷盒,第二隔热管的内部设有冷却盒;保温箱的内腔设有上热压辊、下热压辊、上牵引辊、下牵引辊、上导向辊组、下导向辊组;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二隔热管、成品架之间设有开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基材膜卷、上铜箔卷、下铜箔卷通过牵引热压形成有粘合剂的双面覆铜板,利用一条辊压线来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简化操作流程,同时使设备采购成本降低,降低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将电子玻纤布或其它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之为覆铜板,覆铜板作为印制电路板制造中的基板材料,对印制电路板主要起互连导通、绝缘和支撑的作用,伴随电子信息、通讯业的发展,覆铜板的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和进步,且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强劲,对覆铜板也不断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从而促进了高频高速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但现在大多数的覆铜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散热性较差的问题,且现在的覆铜板大多采用多层材质胶合压制而成,在现实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在覆铜板的内部进行持续积累,导致覆铜板的温度上升,进而影响覆铜板的传输效果,影响产品的使用,且现有的覆铜板在多层材质相互胶合压制时,大多采用胶合剂进行粘合,然后经过热辊压制而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使得不同材质之间相互脱离,进而影响覆铜板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产品质量,不便于使用。为此,公开号为CN211942401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的双面挠性覆铜板,包括第一铜箔层,所述第一铜箔层的下表面粘贴固定安装有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的下表面粘贴固定安装有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层,所述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层的下表面设有低介电常数层,所述低介电常数层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层,所述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层的下表面粘贴固定安装有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二胶粘层的下表面粘贴安装有第二铜箔层,所述第一铜箔层与所述第二铜箔层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铜箔层与所述第二铜箔层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层、所述低介电常数层、所述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层和所述第二胶粘层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镶嵌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铜箔层与所述第二铜箔层上表面的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层、所述低介电常数层、所述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层和所述第二胶粘层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均匀开设有第二散热孔。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高效生产这种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装置,传统的制作装置存在生产效率低下、胶粘层的介电常数不能根据需求进行定制、不能快速开设散热孔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至少一个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包括保温箱和位于其内且并排分布的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所述保温箱的左侧板外壁设有三个分别放置基材膜卷、上铜箔卷、下铜箔卷用的原料架,右侧板外壁设有一个收纳成品卷用的成品架,所述上铜箔卷的放置位置位于基材膜卷的放置位置上方,所述下铜箔卷的放置位置位于基材膜卷的放置位置下方,所述第一隔热管靠近保温箱的左侧板设置,所述第一隔热管的内部设有浸渍盒和预冷盒,所述第二隔热管的内部设有冷却盒;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之间设有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所述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之间区域作为热压通道,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二隔热管的两侧各自对称设有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的上方设有将上铜箔卷引导至热压通道用的上导向辊组,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的下方设有将下铜箔卷引导至热压通道用的下导向辊组;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二隔热管、成品架之间设有开孔机构。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中,所述开孔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压辊和位于下方的支撑辊,所述压辊和支撑辊同步相对旋转,所述压辊的实心辊体外侧均布有若干排凸齿,所述支撑辊包括空心辊体,所述空心辊体的外侧均布有若干凸齿套,所述凸齿套的外端部开设有便于凸齿进入的压槽,所述凸齿套位于压槽的下方开设有与空心辊体内腔连通的落料通道。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中,所述支撑辊的下方设有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除杂筒,所述除杂筒的上部设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输入端设有引风罩,输出端经进风软管、旋转密封连接件与空心辊体的一端部连通,所述空心辊体的另一端部经旋转密封连接件、导风软管与除杂筒的内腔连通,所述除杂筒设有贯穿保温箱的排风管,且排风管中内置有拦杂网。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中,所述除杂筒的底部设有贯穿保温箱的清掏管,所述清掏管的外端安装有能够打开的封套门。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中,所述引风罩的内部安装有净化有害挥发物的净化器。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中,所述保温箱、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浸渍盒、预冷盒和冷却盒各自开设有便于带体穿过的条形进口和条形出口。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中,所述浸渍盒中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向内补胶用的补胶管,所述浸渍盒的内壁固定有能够对内部粘合剂进行加热的加热块。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中,所述上导向辊组包括第一上导辊、第二上导辊、第三上导辊和第四上导辊,所述第一上导辊、第三上导辊和第四上导辊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二上导辊位于第一上导辊的上方。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中,所述下导向辊组包括第一下导辊、第二下导辊、第三下导辊和第四下上导辊,所述第一下导辊、第三下导辊和第四下导辊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二下导辊位于第一下导辊的下方。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材膜卷、上铜箔卷、下铜箔卷分别放置在保温箱的三个原料架上,基材膜卷牵引出的带体浸渍粘合剂后,经预冷盒预冷在两侧形成介电层,再与上铜箔卷、下铜箔卷牵引出的带体一同进入热压通道,经上热压辊、下热压辊的高温压合得到双面挠性覆铜板半成品,所述双面挠性覆铜板半成品经过冷却成型、开孔机构处理后得到双面挠性覆铜板成品,所述双面挠性覆铜板成品经保温箱的出口输出并由成品架收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基材膜卷、上铜箔卷、下铜箔卷通过牵引后热压为一体结构,形成有粘合剂的双面覆铜板,利用一条辊压线来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简化操作流程,同时使设备采购成本降低,降低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成本。2、本专利技术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制作的双面挠性覆铜板成品由上至下分为第一铜箔层、第一介电层、基材膜、第二介电层和第二铜箔层,其中第一介电层、第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可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只需更换浸渍盒粘合剂即可,满足定制化需求。3、本专利技术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利用开孔机构对半成品进行散热孔的成型加工,散热孔可以增加内部材质与外部的接触面积,提高内部的散热效果,避免在长时间使用热量在内部积累,使得制得的双面挠性覆铜板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且良好的传输效果。4、本专利技术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利用除杂机构对开孔机构产生的碎料进行收集,避免碎料粘附在产品表面,影响后续加工情况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和位于其内且并排分布的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所述保温箱的左侧板外壁设有三个分别放置基材膜卷、上铜箔卷、下铜箔卷用的原料架,右侧板外壁设有一个收纳成品卷用的成品架,所述上铜箔卷的放置位置位于基材膜卷的放置位置上方,所述下铜箔卷的放置位置位于基材膜卷的放置位置下方,所述第一隔热管靠近保温箱的左侧板设置,所述第一隔热管的内部设有浸渍盒和预冷盒,所述第二隔热管的内部设有冷却盒;/n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之间设有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所述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之间区域作为热压通道,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二隔热管的两侧各自对称设有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的上方设有将上铜箔卷引导至热压通道用的上导向辊组,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的下方设有将下铜箔卷引导至热压通道用的下导向辊组;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二隔热管、成品架之间设有开孔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和位于其内且并排分布的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所述保温箱的左侧板外壁设有三个分别放置基材膜卷、上铜箔卷、下铜箔卷用的原料架,右侧板外壁设有一个收纳成品卷用的成品架,所述上铜箔卷的放置位置位于基材膜卷的放置位置上方,所述下铜箔卷的放置位置位于基材膜卷的放置位置下方,所述第一隔热管靠近保温箱的左侧板设置,所述第一隔热管的内部设有浸渍盒和预冷盒,所述第二隔热管的内部设有冷却盒;
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之间设有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所述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之间区域作为热压通道,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二隔热管的两侧各自对称设有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的上方设有将上铜箔卷引导至热压通道用的上导向辊组,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一隔热管的下方设有将下铜箔卷引导至热压通道用的下导向辊组;所述保温箱的内腔位于第二隔热管、成品架之间设有开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压辊和位于下方的支撑辊,所述压辊和支撑辊同步相对旋转,所述压辊的实心辊体外侧均布有若干排凸齿,所述支撑辊包括空心辊体,所述空心辊体的外侧均布有若干凸齿套,所述凸齿套的外端部开设有便于凸齿进入的压槽,所述凸齿套位于压槽的下方开设有与空心辊体内腔连通的落料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挠性覆铜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的下方设有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除杂筒,所述除杂筒的上部设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输入端设有引风罩,输出端经进风软管、旋转密封连接件与空心辊体的一端部连通,所述空心辊体的另一端部经旋转密封连接件、导风软管与除杂筒的内腔连通,所述除杂筒设有贯穿保温箱的排风管,且排风管中内置有拦杂网。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祖弟李诚雨徐秀闫健生曹天林陈亚军袁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林州市诚雨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