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23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9
本申请涉及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涉及气体干燥技术领域,其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冷干箱;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储存冷媒的储存罐,储存罐与冷干箱相连通;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冷风组件和用于回流冷媒的回流管,回流管设置在冷风组件的出风端处;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冷干箱相连通,回流管远离冷干箱的一端与储存罐相连通。本申请具有便于对冷干机进行移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
本申请涉及气体干燥
,尤其是涉及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
技术介绍
冷冻式干燥机是根据冷冻除湿原理,将压缩空气强制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而降温,使压缩空气中气态的水和油经过等压冷却,凝结成液态的水和油,并夹带尘埃,通过自动排水器排出机外,从而获得清洁的压缩空气的一种机器。潮湿高温的压缩空气流入前置冷却器(高温型专用)散热后流入热交换器与从蒸发器排出来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使进入蒸发器的压缩空气的温度降低。换热后的压缩空气流入蒸发器通过蒸发器的换热功能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空气中的热量被制冷剂带走,压缩空气迅速冷却,潮湿空气中的水份达到饱和温度迅速冷凝,冷凝后的水分经凝聚后形成水滴,经过独特气水分离器高速旋转,水分因离心力的作用与空气分离,分离后水从自动排水阀处排出。目前,冷干机在使用过程中,冷干机各部分采用的是分体式设置,在需要对冷干机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需要对冷干机的各部分进行拆卸搬运,导致不便对冷干机进行移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冷干机不便进行移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冷干机在使用过程中所占空间较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本申请提供的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冷干箱;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储存冷媒的储存罐;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冷风组件和用于回流冷媒的回流管,回流管设置在冷风组件的出风端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干箱、储存罐、回流管及冷风组件都设置在机架上,通过移动机架进而对冷干机进行移动,进而有利于对冷干机进行搬运。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回流箱及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在回流箱上;所述冷风组件连通设置在回流箱上,回流管设置在回流箱内,冷干箱设置在支撑杆上,储存罐设置在底座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干机运行时,各结构设置在机架上的相应位置,进而便于各结构之间相互配合运作。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放置板和支撑板,支撑杆设置在放置板上;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支撑板之间,放置板的两端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与放置板之间形成有搬运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冷干机进行搬运时,通过放置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的搬运槽对冷干机进行搬运,进而有利于对冷干机进行搬运。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用于限位底座的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冷干机进行固定时,通过放置槽内的限位孔对机架进行固定,进而有利于提高冷干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可拆卸设置在底座和回流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机架上的物件进行更换时,将支撑杆从底座和回流箱上拆卸下来,进而有利于对机架上的物件进行更换。优选的,所述回流管在回流箱内循环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冷媒进行回流时,循环的回流管提高了对冷媒的冷却效果,进而有利于使储存罐内的冷媒的量保持稳定。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部分嵌设在回流箱的一侧壁上,回流管所嵌设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放置槽,回流管位于回流箱外的部分位于放置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干机运行过程中,通过位于回流箱外面的部分回流管,可观察回流管对冷媒的回流效果,放置槽对回流管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冷风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冷风组件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干机进行固定时,通过固定件对冷风组件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冷风组件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储存罐的压力的测压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干机运行过程中,测压件测量储存罐内的压力,进而判断储存罐内的冷媒的量是否稳定,进而有利于保证储存罐内的冷媒量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机架,冷干箱、储存罐、回流管及冷风组件都设置在机架上,进而有利于对冷干机进行搬运;通过设置放置板和支撑板,放置板设置在支撑板之间,放置板的两端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与放置板之间形成有搬运槽,进而便于对冷干机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为突出显示测压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底座;111、放置板;112、支撑板;12、回流箱;13、支撑杆;2、冷干箱;3、冷风组件;4、回流管;5、储存罐;6、搬运槽;7、放置槽;8、固定件;9、限位槽;10、限位孔;14、测压件;15、进气口管;16、出气口管;17、冷媒介质进口管;18、冷媒介质出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参照图1和图2,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底座11、回流箱12及多个支撑杆13,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13的个数可以为四个,底座11和回流箱12呈长方体状,支撑杆13呈L型。支撑杆13竖直设置在底座11顶部侧壁的四个端角处,支撑杆13远离底座11的一端设置在回流箱12底部侧壁的四个端角处。回流箱12的顶部侧壁上连通设置有圆柱状的冷风组件3,本实施例中的冷风组件3可以为冷风机,回流箱12内循环设置有回流管4,回流管4的回流截面为圆形,回流管4设置在冷风组件3的出风端处,进而有利于对回流管4进行冷却。冷风组件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冷风组件3的固定件8,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8可以为抱箍,进而便于对冷风组件3进行固定。回流管4部分嵌设在回流箱12的一侧壁上,进而有利于观察回流管4内的回流情况。回流管4所嵌设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放置槽7,回流管4位于回流箱12外的部分位于放置槽7内,进而有利于对回流管4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底座11的顶部侧壁上设置有圆柱状的储存罐5。支撑杆13上设置有冷干箱2,冷干箱2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管15、出气口管16、冷媒介质进口管17及冷媒介质出口管18,进气口管15、出气口管16、冷媒介质进口管17及冷媒介质出口管18都呈圆筒状,进而便于各部分之间的连通。底座11包括放置板111和多个支撑板112,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板112的个数可以为两个,放置板111和支撑板112都呈长方体状。放置板111水平设置在支撑板112之间,放置板111的两端设置在支撑板112上,放置板111和支撑板112之间形成有长方体状的搬运槽6,进而有利于对机架1进行搬运。支撑板112相互靠近的两侧壁上设置有长方体状的限位槽9,限位槽9远离放置板111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圆形的限位孔10,进而有利于对机架1进行固定。支撑杆13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储存罐5的压力的测压件14,本实施例中的测压件14可以为测压计,进而判断储存罐5内的冷媒的量是否稳定,进而有利于保证储存罐5内的冷媒量保持稳定。本申请实施例空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冷干箱(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储存冷媒的储存罐(5);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冷风组件(3)和用于回流冷媒的回流管(4),回流管(4)设置在冷风组件(3)的出风端处;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1)、回流箱(12)及多个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一端设置在底座(11)上,支撑杆(13)远离底座(11)的一端设置在回流箱(12)上;所述冷风组件(3)连通设置在回流箱(12)上,回流管(4)设置在回流箱(12)内,冷干箱(2)设置在支撑杆(13)上,储存罐(5)设置在底座(11)靠近支撑杆(13)的一侧壁上;所述底座(11)包括放置板(111)和支撑板(112),支撑杆(13)设置在放置板(111)上;放置板(111)设置在支撑板(112)之间,放置板(111)的两端设置在支撑板(112)上,支撑板(112)与放置板(111)之间形成有搬运槽(6)。/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冷干箱(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储存冷媒的储存罐(5);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冷风组件(3)和用于回流冷媒的回流管(4),回流管(4)设置在冷风组件(3)的出风端处;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1)、回流箱(12)及多个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一端设置在底座(11)上,支撑杆(13)远离底座(11)的一端设置在回流箱(12)上;所述冷风组件(3)连通设置在回流箱(12)上,回流管(4)设置在回流箱(12)内,冷干箱(2)设置在支撑杆(13)上,储存罐(5)设置在底座(11)靠近支撑杆(13)的一侧壁上;所述底座(11)包括放置板(111)和支撑板(112),支撑杆(13)设置在放置板(111)上;放置板(111)设置在支撑板(112)之间,放置板(111)的两端设置在支撑板(112)上,支撑板(112)与放置板(111)之间形成有搬运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内部集成冷干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